第45章 旭日新政二

武官體系的介紹大概是這樣子,那些細節的條規會下到各地駐軍手裡,木千羽看了就不關心了,這輩子都不會涉及到軍務吧,瞭解太多也沒用。

文官體系之前木千羽就知道了細節方面,文官大體的框架基本還是按原來的那套走,只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些調整,對於像南境的望州,青州,部分的邊遠縣城,在任官員要六年起才能調任,除個別申請外,可三年一調,意思說如果有人願意來頂替你,你做滿三年就可以撤了,要不就待滿六年,補充說明如果該官員在此地方政績平平,可以做到退休。

這是要鼓勵搞政績,還是把人往死裡整,木千羽就不相信除了邊境,帝國的中心縣城那麼多官員個個都政績斐然,如果那些搞政績那麼好的,為什麼不直接調到邊境這裡,把邊境的政績搞好,這不是更好嗎?讓一個本就平庸的官員待在原來的地方,那個地方能有什麼展,一輩子都那樣子了。

該不會告訴所有的官員,如果你搞不好,只能待在那種地方,還不如干脆撤掉算了。對哦,刑律裡面對貪官,或者違法犯罪的官員有懲罰,對庸官沒有明確規定的,吏治府也沒有對那些懶政之類的官員有什麼懲罰措施,就是不能調任而已。妥妥的鐵飯碗,能做到退休那種。

變相的鼓勵某些官員擺爛,該不會是什麼強幹弱支的計謀?怕邊境展太好威脅朝廷中樞?這條規定針對的就是邊境。

這條規定也方便一些朝廷大佬整自己的政敵時候,扔到邊境去,就讓政敵在那老死。

民生方面有大的調整,尤其是關於人口增長方面的政策。

男女年滿十四歲就可以婚配嫁娶了,最遲推到十六歲,過了十六歲,凡是沒有進行婚配嫁娶的,一律按人頭徵稅,多一歲就徵多一倍。

沒錢償稅者,統統強制婚配,如有隱瞞,對抗等行為,全家流放南境,此規定適用於旭日所有人,包括朝廷各位官員子女。

嬰兒出生到到成長到一歲納入各州府官員的政績考核,該地區如出現人口負增長,地方主官撤職查辦。

木千羽差點心臟都給嚇出來了,自己的縣就是出現負增長,後面看到實行時間是從定康二年正月十五開始,心情才平復下來。自己夠倒黴的,真來這一會,自己真的可以提前領飯盒了。

朝廷對於人口密集的州府縣,進行強制遷移。古代不同現代,如果沒有饑荒和戰爭,沒有什麼人願意離鄉背井的,只能用強制的手段才可以迫使人們離開自己的家鄉,移居它處。當然,像木千羽這種朝廷官員,都不用強迫,都要乖乖去外地任職。

木千羽看到這裡,認真翻了翻,看看退休的時候,那些官員是回自己老家還是自己挑一個地方的。看電視全部的官員都是回自己老家養老的,沒有人在退休那個地方待完餘生的。

旭日的繼承方式裡面有說明的,普通人家,長子需要參軍,幼子在家伺候兩老。長子參軍回來到所在地報到,然後該地方官員會把他分配到鄰村,到時候可以方便回家探望父母。長子為國盡忠,幼子為家盡孝。

如果一家出現多子的情況下,除了幼子均需參軍,參軍回來後繼續贍養父母,獨子家庭不用參軍。除了幼子可以繼承父母的財產,長子需要軍功獲得土地,根據軍功大小分配土地大小。

如果幼子不贍養父母,就等同於放棄繼承父母的財產,官府沒收同時,該幼子將被判流放。

在沒戰打的時候,長子參軍,幼子負擔重,如果戰時,長子會有陣亡風險,幼子安全很多。這種繼承的方法,木千羽說不上好與壞,在這個時期可能有用吧。

新政還說明,搬到城裡的戶口只允許城裡只有一套房子,農村的土地不變,可以出租給別人,但必須交稅。

這些都是針對平民的,木千羽不在此列中。

新政提到,無論文官和武官體系的家中,長子也是需要參軍的,其政策一樣,不過稍微有點不同,文官體系的長子需要到軍中參軍,武官體系的長子要到各州的縣任職,幼子可以陪伴父母,既不用參軍,但又不能當官,簡直是啃老典範,只不過是後半生是要回饋父母的。文官體系的長子退伍後,可安排地方任職。獨子家庭政策一樣,不用參軍,可繼承父母的財產,如想入仕必須經過吏治府同意,如想參軍必須經過太尉府同意。

長子自己父親同朝為官的,父親致仕之後回到自己的出身地,出身地會保留當官前的土地房屋,離世後幼子繼承財產,長子致仕後,父母尚在人間,分配到鄰村,如在城裡,沒有地方限制,可在任意能購買房子的地方購買一套的房子。

如果長子致仕後,父母已不在人間,可以向朝廷申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過退休的生活。

木千羽是有哥哥的,只不過後來對外說已經不在世了,參軍名額在他哥哥身上,可他哥沒了。那麼木千羽就應該待在父母身邊,可他是知府的兒子,加上開國初期需要大量官員,吏治府決定徵求木千羽父親的意見,木千羽老爹是非常同意的,為國為民,大好事一件,只不過結果出乎意料而已。

木千羽看到這裡,想到原來自己可以做個二世祖的,想不到做了個開荒者。

新政指出對於荒地的開墾,先是向當地官府申請,第一年免稅,第二年成為良田後徵稅,五年之後該田地屬於開墾者所有。

木千羽現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漏洞,裡面沒有說到土地不可以轉讓和售賣,朝廷怎麼會沒想到呢?該不會是學宋朝的時候,鼓勵土地買賣吧?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很繁榮,經濟很達,同時宋朝可是歷史上土地兼併是最厲害的,宋朝是鼓勵土地買賣的,有的人越來越多土地,有的人一無所有。

木千羽不知道新政上根本就沒提到,現有的皇田,官田等等有多少,都還沒來得及統計。

新政上還有比較多的細節,木千羽看到頭都大了,先放放,先關注自己方面的,以後有機會再慢慢研究。

最後新政提到,所有政策實行之後,會根據帝國的實際情況再進行修正,一直到適合帝國展為止。也就是說,政策是會做出調整,就是看什麼時間。

木千羽想到,政策要是定下來,以後想改都難了,中國的古代歷史那些有名的改革名臣,都是倒在想改變原來的政策下。什麼舊黨,新黨,各種利益團隊弄個你死我活。

或許旭日不一樣,這個皇帝是個有魄力的,隱藏的問題都會被他一一解決掉。

不在其位不某其政,木千羽現在關心的是那兩百勞動力什麼時候到。

喜歡穿越從開荒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