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掙錢嘛,不寒磣(1 / 2)

收了顧秉謙這個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當小弟,朱效文心裡有點飄啊。

皇帝為什麼喜歡用奸臣,他今天現場體驗了一把,確實爽啊。

奸臣會說話,腦子聰明,做人做事靈活機敏,沒有自己一定要堅持的信念,交給他辦的事想盡辦法給你辦好,這樣的奸臣,誰不喜歡?

有如此聽話的小弟,夫復何求?

所謂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後人看到的歷史,也不一定是事實,這裡面還關乎站在什麼角度看問題。

大明朝的文官,從太祖皇帝開始,一直在跟皇權默默地做鬥爭,想把皇帝的權力關進籠子裡,這是全體文官的集體意識,因為關係到文官的集體利益。

主要是朱元璋不把他們當回事,想殺就殺,剝皮萱草都弄出來了,而且給他們定的俸祿特別低,不能讓他們維持體面的生活。

朱元璋做過乞丐,做過和尚,是真正吃過苦的,所以他平時生活很節儉,就算當了皇帝,也是非常自律,對自己的身邊人也是嚴格要求。

他對這些文官看得很輕,在他看來,天下想當官的人多的是,是我讓你當上這個官的,你就應該感恩戴德,還要什麼腳踏車?

時間一長,文官們不樂意了,你這個老闆不尊重他們,還特別摳,這對立情緒漸漸上來了。

朱元璋確實缺乏遠見,他沒想到,自己的後代皇帝們哪可能都像他一樣強勢,像他一樣勤奮?事實證明不可能,這後來的幾個皇帝連上早朝都不幹了。

皇帝強勢,文官集團就弱勢,皇帝弱勢,文官集團就強勢,這符合邏輯。

朱元璋要是知道他的後代會變得如此軟弱懶惰,被文官們各種欺負,恐怕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天啟皇帝現在頭疼的是,國庫裡的銀子不夠用。

大明朝的後期確實顯示出一些王朝末路的特徵,第一個就是國庫總是沒錢。

一個國家,中央政府沒錢,許多政策就沒辦法落實執行,地方上的求援得不到支援,時間長了,這中央政府的威信就會漸漸衰退,地方上就會冒出來一些野心家,他們也想登臺唱戲做主角。

造成國庫沒錢的原因很多,有的原因在現代人看來特別奇葩。

按說明朝建國已經兩百多年,國家經濟展漸漸成熟,工商業相對達,民間財富日漸增多,中央政府怎麼會沒錢呢?

這是因為奇葩的稅收政策造成的。

明朝的稅收主要由田稅,人口稅,商稅組成。稅率不高,田稅是十三稅一,就是耕地上產出的8%不到一點;人口稅主要是勞役,就是每年成年男人要幫官府義務勞動十幾天,這也不過分是吧;商稅更低了,只有三十稅一,就是營業額的3。3%,不到4%,確實很低。

剛才說過,皇帝強勢,文官就弱勢,皇帝弱勢,文官就強勢。到了明朝中期,文官集團日漸強勢,出臺了一項有利於他們集體利益的稅收制度凡是考取功名的讀書人不用交稅!

具體就是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名下的田產不用交田稅,本人不用服勞役,就是人口稅也不用交,但是不免商稅,因為封建社會的階級等級是士農工商,讀書人要是去經商太丟臉了,很少有人會去自己幹這種事。

這是造成明朝中後期貧富差距快拉大的根本原因。

到了明朝後期,國庫沒錢,邊關要打仗,各地災害頻政府要救災,這些錢都是不能省必須要花的錢,於是朝廷只能加稅。

可是這加稅卻只加田稅,不加商稅,很奇怪吧?

因為商人生意要想做大,難免會官商勾結,不勾結很難做大,就算你做大了,也有可能會被官員殺肥羊吃掉,破家的知縣,滅門的知府可不是說說而已。

所以明朝後期官和商其實是一體的,許多官員讀書人自己不經商,但是可以入股啊,要是加商稅,損害的是官商共同的利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