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朝堂對抗

“很好,忠賢啊,朕看到你的忠心了,這樣,你也不用給一百萬兩銀子,給八十萬兩就行,另外把你收集的古董書畫,前朝的官窯陶瓷,好木料做成的傢俱交給我,這些東西也不值多少錢,只是我非常喜歡”。

魏忠賢心想還好,皇上還是念舊情的,還退還我二十萬兩銀子,至於什麼書畫陶瓷傢俱之類的,確實不值什麼錢,看來皇上還是沒怎麼變,還是喜歡玩手工工藝之類的東西,那以後咱家可要留心,幫皇上多找一些這類玩意兒。

他的心情不再忐忑,皇上還念著我,還用得著我這個老奴,就比什麼都強!

宮裡的人現,魏公公來的時候步履沉重,陰沉著一張老臉,怎麼出去的時候臉上笑眯眯的,走路步伐彷佛輕快了幾分,難道皇上又要重用魏公公了?

看來以後得小心點,不能得罪魏公公。

宮裡的太監宮女大多是人精,紫禁城內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引來關注,何況近期處於風口浪尖的魏公公。

沒多久,魏公公好!給魏公公請安了!這種悅耳動聽的聲音又充斥在魏公公周圍。

這八十萬兩銀子花得值啊!魏忠賢抬頭看看紫禁城陽光燦爛的天空,心情十分愉悅。看來以後銀子撈得多了,再給皇上貢獻一些,皇上的日子也不好過啊,這幫讀書人有幾個是好東西?一天天的逼著皇上幹這幹那,缺錢了就讓皇上掏內庫的老底子。

這些銀子弄出去,恐怕大半會被他們貪了!

他們如此忌恨老奴,還不是因為我搶了原本屬於他們的撈錢機會?

你還別說,魏忠賢雖然是個半文盲,但這眼光絕對毒辣,把這些事情看得透透的。

單這份眼光,就比崇禎強了許多。

其實皇帝和太監之間這種特殊的主僕關係,很難一言而論。象正德和劉瑾,天啟和魏忠賢,慈禧和李蓮英,這些太監權勢再大,對自己的主子始終忠心耿耿。

當然李蓮英不太一樣,他在清朝末期,還讀書明史,所以懂得收斂自己,得了一個善終。

原本歷史上的天啟皇帝,臨死時還跟弟弟崇禎皇帝說,魏忠賢是個好太監,讓崇禎好好對待他,好好用他。

在看懂人性這方面,木匠皇帝比弟弟崇禎強。

這些日子,京師的文武百官以為魏忠賢要失勢了,許多人盯上了閹黨成員佔據的官位,御史言官們都是卯足了勁寫奏章,準備集中火力一起彈劾閹黨,要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攻擊。

可是很快各個渠道的訊息傳來,魏忠賢似乎重得聖寵了。

這他孃的多難受!費了好大的力氣,拉開一張強弓,已經瞄準了準備射,突然不讓射,這誰能忍?

所以好多御史言官還是把彈劾閹黨的奏章出去了,雖然規模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大,但足以稱得上聲勢浩大了。

這些日子天啟皇帝為了顯示自己很勤政,一改過去不上早朝的習慣,給內閣了通知,以後三天上一次早朝。

於是今天的早朝上就熱鬧了,那些御史言官們跟商量好似的(其實就是),一個個的現場彈劾閹黨成員,言辭激烈,神情憤慨,聲色俱厲,就差捶胸頓足了!

閹黨成員再次被弄得人心惶惶,心情忐忑不安,蓋因這火力太強大了。

龍椅上的天啟帝神色肅穆,讓人猜不透他的心思,其實他心中暗喜,你們這些言官對閹黨攻擊得越猛烈,他們就越會緊緊地團結在朕的身邊,成為我的臂助。

朕是不是該給你們寫一封感謝信,或者對你們說一聲謝謝啊!(範偉的配音)

朕現在很快活,享受了一次操控朝政的快樂。

但是朝堂上不全是御史言官這樣容易衝動的熱血青年,心思深沉的老陰比有的是,他們嗅出了幾分味道。

按照慣常的模式,這些御史言官們先開火,然後在朝堂上激烈爭論,他們這些身居高位份量十足的大佬在關鍵時刻聲說話,有人認可某些觀點,有人支援某些言論,有人出來蓋棺定論,朝堂局勢很快被他們掌控,然後他們集體跪下,逼迫皇帝同意他們的決定!

群情洶洶之下,就算是皇帝,也很難擋得住!

這就是文官們慣用的集團攻擊模式,試問天下誰人可擋?

在大明朝,類似這樣的事情不知道生了多少次,皇帝就是被他們這樣一步步的逼成了弱勢,那些不上朝的皇帝大概是怕了這些事情,惹不起躲得起吧。

成功的把皇帝的權力關進籠子裡,嚐到甜頭的文官們把這種模式運用得越成熟,一次次的得逞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展到後來,你要是不加入這個群體大機率會受到孤立甚至排擠。

所以那些內閣大佬要在皇權面前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不然你就當不了帶頭大哥,那些熱血青年就不認你了!

而且現在的文官集團,還完善了善後措施,萬一有人因為集團利益跟皇帝硬抗,惹怒了皇帝,被當場打廷杖,下獄甚至處死,他們會求情的求情,營救的營救,料理後事照顧家人都能幫你辦好。

這樣一來,會有更多的熱血青年願意替文官集團衝鋒陷陣,他們甚至以此為榮,自以為有一身錚錚鐵骨!

而背叛文官集團的人,會被他們集體排擠打壓,最後就算不死也會落個淒涼下場。

這樣具有集體意識的文官集團怎麼抵抗?

所以明朝中後期的皇權被他們壓制得很厲害,玩不過他們的皇帝只能用不上朝來逃避。

那個自以為聰明的崇禎就這樣被他們玩死了。

要是朱元璋地下有知,他的後世皇帝被文官們這麼欺負,會不會從明孝陵裡跳出來?

而今天的朝會上,那些大佬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幾個眼神交流之後,沒有人站出來支援熱血青年,於是這場面就有點尷尬了。

御史言官們有點懵逼,咋回事?說好的大家一起上,你們咋不上呢?

龍椅上的天啟帝說話了“各位御史,雖然你們可以風聞奏事,但如果你們總是這樣靠風聞臆測,任意揮來彈劾朝廷大臣,有失偏頗,各位都是讀書人,透過科考步入大明朝廷的,如果寫一篇文章言之無物,空洞蒼白,肯定不是一篇好文章,那麼奏章又何嘗不是?”

皇帝的意思很清楚,沒有證據的事不要亂講,事情不是憑你們叫得響鬧得兇就能定性的。

你們送上來的奏章我都看了,根本沒當回事。

熱血青年們再次懵逼,畫風不對啊!這皇上的嘴巴怎麼這麼會講?

這樣我們不好辯駁啊!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