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東林密謀(1 / 2)

東林黨人這兩天一直在密謀,大家都是在京師和朝堂上廝混的,對政治自然都是敏感的。

這次皇帝在早朝時有點說嗨了,信口開河,不但要辦那麼多部辦學院,而且要給學院畢業生舉人功名。

舉人是什麼?是老爺,大明凡是有讀書人取得舉人功名,民間社會就稱呼他為老爺。

舉人可以直接做官的,大名鼎鼎的海瑞海剛峰,就是個舉人,他並沒有考中進士,照樣在大明官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聲名顯赫。

皇帝此舉可謂開歷史之先河,改變了中國千餘年來選拔人才的制度,必將在朝野上下激起一番動盪,而他們這些當初歷盡艱險方才考中的人,自然看不慣這種功名可以輕鬆獲得政策。

套用一句時髦話風浪越大魚越貴,科舉考試難度越大,他們這些已經考中的才越珍貴,要是真讓皇帝辦了那麼多學院,將來每年都有一批批的畢業生出來,這些人同樣可以進入這個官僚階層,人多了,不稀奇了,也就沒那麼珍貴了。

再說官帽子就這麼多,競爭對手一下子多出許多,憑空增加了許多競爭壓力,這對現有的官僚階層來說都是不利的。

人嘛,趨利避害是本能,官也一樣啊。

當了這麼久的官,享受到了人間尊榮富貴,誰也不肯放棄的,如果說吸食毒品會上癮,那麼當官更會上癮,其上癮程度一點不比吸食毒品弱。

所以天啟皇帝問顧秉謙對這個政策的直接印象,顧秉謙說了實話不喜。

這是對整個既得利益團體的利益挑戰,雖然沒有直接侵犯他們的利益,但間接影響是相當大的。

因為這項政策是天啟皇帝提出來的,將來那些學院畢業生自然會得到他的關注甚至重用,久而久之,那些府學縣學的生員,國子監的監生,廕生,官生,貢生們,將會對那些部辦學院趨之若鶩,而原本朝廷選拔官員的唯一通道--科考將會受到極大的挑戰,選拔舉人的鄉試會漸漸冷落。

這是上好下效的典型表現。

實際上,這也是朱效文這個天啟皇帝的暗中佈局,他希望以此來改變朝廷選拔人才的單一性,通道的單一,人才的單一,都是學四書五經的人才,沒有國家展急需的實用型人才,沒有過渡到工業革命的理工科人才。

可惜朱效文不是老謀深算的政客,他的暗中佈局早被朝堂上的官員們看透了,只是因為他是君,他們是臣,沒辦法直接否決掉而已。

實際上朱效文還有後續政策沒有提出,將來他準備出臺以後的會試,具有部辦學院學歷的,將優先錄取;以後的殿試,狀元,榜眼,探花前三甲必須擁有學院學歷;以後的內閣成員,必須擁有學院學歷。

就像現在的內閣閣老們,必須是在翰林院呆過的,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這是得到大家認可的慣例。

當然,如果朱效文現在就提出這些後續政策,那就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大機率是通不過的,而且會引起國家震盪,殊為不智。

朱效文雖然政治經驗不豐富,但也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吃,步子太大要扯蛋,溫水煮青蛙才有可能成功。

可皇帝的這次信口開河還是讓有心人看到了機會,能讓東林黨重振輝煌的機會,因為此刻的東林黨已經被皇帝弄得七零八落的。

東林黨唯一健在的創始人高攀龍被貶去了柳州,前幾天東林黨的另一位領袖錢謙益被貶去了崖州,跟他一同被貶的還有周朝瑞和顧大章兩位東林骨幹。

原來的東林黨核心人物楊漣和左光斗升官了,可他們升官的原因是當眾反對錢謙益的言論,似乎算是與東林黨決裂了。

在這之前,東林黨的一位大佬,前吏部尚書趙南星早已被閹黨整倒,被遣送到山西代州戊邊。

群龍無!京師的眾多東林黨人現在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局面。

可關鍵是,現在又是東林黨聚集人心捲土重來的絕佳時機。

讓誰來當這個帶頭大哥呢?

正當他們一籌莫展時,有人得到訊息有路子可以讓錢謙益改貶至南直隸。

要真能成功,南直隸可是東林黨的大本營,錢謙益完全可以在那裡坐陣指揮,安排各路人馬,齊心協力的掀起一陣浩大聲勢,東林黨必將重回巔峰。

都察院御史房可壯皺著眉頭提出懷疑“怎麼可能?這事是早朝上皇上當眾宣佈的,怎麼可能更改?”

大理寺少卿惠世揚答道“不好說,這話是從倪文煥處傳過來的,他背後是誰大夥都清楚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