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御前會議(二)

御前會議還在繼續,皇帝又丟擲第二個議題。

“陝西今年已經出現乾旱,在今後的一二十年裡,陝西的乾旱將會越來越嚴重,朝廷如何應對?”

幾位重臣面面相覷,咱們這位萬歲爺怎麼總是語出驚人,今後一二十年的事情,你咋知道的?

前一陣子預言明年京師會大水,黃淮江淮地區先旱後澇,為此不惜投入巨資大搞水利工程,他們沒有阻攔,一是因為搞水利工程總是惠及萬民的好事,二是皇帝沒用國庫的錢,他花自己的錢,幫國家、百姓做事,誰會阻攔?

現在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大夥都不敢相信,就算你是真龍天子,管管近一二年的雨水咱們也信了,一二十年?龍王爺上面還有玉皇大帝呢,你怎能私自作主?

儒家雖然瞧不起科學,但你這種神龍擺尾的事情更不可信啊,子不語怪力亂神,神神鬼鬼的事情只是隨便說說罷了,不能當真的。

次輔朱延禧覺得自己身為皇帝的老師,這個事情必須提醒一下皇帝。

“皇上,今後一二十年,陝西乾旱會日趨嚴重,如何為證?”

天啟皇帝微微一頓,隨即反問“老師,如何斷定陝西今後一二十年沒有乾旱?”

這?朱延禧愣了下,隨即反應過來,你這是強辯啊,誰也沒法斷定陝西以後沒有旱災,你先說的,就該你先舉證吧。

皇帝沒有繼續耍無賴,又開口問道“陝西有多少人口?”

眾人看向戶部尚書施鳳來,後者思索一下答道“陝西戶籍過兩百萬戶,人口當在千萬左右。”

“那咱們就不說今後一二十年的事,假設陝西連續兩三年出現乾旱,這一千萬人口受災,朝廷可有辦法應對?”

這下眾人臉色又變得凝重了,這可不是開玩笑,如果上千萬人口受災,以大明朝廷如今這點家底,恐怕真不好應對。

再想想陝西民風剽悍,只要有點火星子,很容易變成燎原之勢,如此大規模民亂,朝廷如何鎮壓?再想到京營目前的腐化虛弱,這些朝廷重臣不由得額頭冒汗。

丁紹軾有過一次經驗,暗想這難道又是太祖託夢於皇上?

整個大殿裡氣氛變得相當凝重,大明王朝的核心人物們正在苦思冥想如何破局。

天啟皇帝突然覺得心裡輕鬆了許多,他把壓在自己身上的重擔分給了這些朝廷重臣,今後還要分給更多有能力有抱負的大臣小官,集眾人之力,這大明王朝才有的救。

靠一己之力,就是神仙也救不了。

王永光先開口“皇上,此次整頓京營,載汰老弱,京營只剩十萬多兵力,太過虛弱,臣覺得可以從陝西招募十萬新兵,充實京營,亦可減少陝西青壯,另外遼東等九邊重鎮,亦可從陝西招募十萬青壯,充實北方邊鎮兵力,以後屯田管理歸屬兵部,兵部將在北方邊鎮衛所重新規劃分配邊軍屯田,務使邊鎮衛所人心穩定,軍心穩定。”

‘王愛卿所言極是,京營如此腐化,邊鎮肯定有過之無不及,必須下重手整頓,對於那些眼中只有私利,沒有朝廷沒有國家的將領,該調防的調防,該抓的抓,朕會讓錦衣衛配合兵部的,另外,招募剽悍的陝西青壯充實軍隊,亦可釜底抽薪,實乃一舉兩得之良策,很好!’

讓王永光先中頭彩,五位閣老有點臉上無光,顧秉謙馬上接著開口‘皇上,臣覺得皇上讓工部搞的生產建設兵團很好,可以讓楊漣在陝西也搞一個,招募個十幾萬人,既可加快陝西水利建設,也能讓這些人有事可做,有酬勞可得,養活家人。’

“顧愛卿跟朕想到一起了,朕為什麼舉薦楊漣做這個山陝總督,一是楊漣此人心中還是以國事為重,願意做實事,二是他正年富力強,又有施政經驗,方有精力應付山陝兩省接下來的嚴峻考驗,但靠楊漣一人是無法應對如此規模的天災的,朕只求他能端正兩省官場風氣,能讓朝廷清楚瞭解兩省的實際情況就行。”

“至於讓楊漣招募生產建設兵團,朕已經給他送去了四十萬兩銀子,讓他著手去辦了。”

幾位重臣互相對了下眼神,皇上又拿出這麼多銀子?

他們心裡寬慰了許多,至少皇帝知道體恤百姓,沒有花天酒地亂花錢,比以前的幾位要好多了,這讓大夥的壓力小了許多。

一個國家,一個朝廷,不能光靠皇帝,也不能光靠大臣,君臣齊心方能振興國家。

皇帝當然不會說出這筆銀子是從錢謙益那裡騙來的,反正錢謙益他們也不會想到騙他們銀子的主犯是皇帝,他們只會把仇恨加在魏忠賢頭上。

魏公公嘿嘿冷笑咱家天天被你們罵,怕個鳥?呃,不對,咱家鳥都麼得,怕個鬼?

丁紹軾原先跟楊漣關係不錯,屬於志趣相投的型別,所以他也力挺楊漣“皇上此舉大善,若陝西有大規模災情生,楊漣手上必須有大批可靠人馬,一來可以幫助賑災,即使組織災民以工代賑也需要軍隊維持秩序,二來萬一有民亂爆,他手上有足夠實力,是剿是撫方能應對自如。”

王永光馬上提出疑問“丁閣老的意思是,揚總督除了招募生產建設兵團外,還可以組建一支真正的軍隊?”

“正是此意,皇上,臣以為,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舉,楊漣手上如果沒有一定實力,如何壓服兩省地方上的那些實力派,兩省光邊鎮就有六個,另有衛所十幾個,這些兵頭在地方上都是一方豪強,楊漣如果是個空頭總督,他們來個陽奉陰違又能如何?”

想到大明軍隊的腐朽,眾人不禁點頭表示贊同,朱延禧也開口支援。

“皇上,臣覺得丁大人所言極是,既然皇上認為陝西將來會有連年乾旱,為防患於未然,楊漣手上確實該掌握一定兵力,況且楊漣此人忠心可靠,為人又素來公正,他手上有實力也能更好端正兩省官場風氣,只有讓百姓知道朝廷心中有他們,官員也能體恤百姓,那民亂就不會生,歷來的民亂大多是官逼民反,只要地方官員們做得正,只要百姓日子能過得下去,是不會叛亂的。”

朱延禧果真是老成謀國,想得總是更深一層,之前提出政商關係要和諧,商人才會更加願意交稅,現在提出官民關係要和諧,如果官愛民,民愛官,哪裡會有造反?

意識形態才是真正高階的政治之道,堂堂正正的陽謀。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