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老太監看病

卻說王象乾這邊,因為開了新聞佈會,坐實了建奴意圖刺殺科爾沁人的無恥,林丹汗對大明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友好了。

雙方聯合對抗後金的統一戰線已經確定,於是林丹汗決定趁熱打鐵,召集漠南蒙古的十幾個部落一起聚會,揭露後金意圖吞併蒙古的險惡用心,搞一個歃血為盟,團結起來對抗後金。

作為蒙古黃金家族的嫡系後人,林丹汗自然成了天然的盟主。

王象乾都覺得這個傢伙打仗不行,怎麼搞陰謀詭計突然厲害了,這幾招合縱連橫直接擊中了努爾哈赤的要害。

事情展得太快,努爾哈赤還沒收到訊息,不知道當他得知詳情後,會是一副什麼表情?

王象乾自然不會在這邊等候蒙古部落的聚會,他跟林丹汗約定,大明一定會派出大臣出席這場盛會,他自己因為身體抱恙,可能會回京休養一陣子。

原本第二天就要回去的大明接親隊伍,又多休息了一天,才踏上歸程,林丹汗這回沒再搞什麼小動作,送了一千頭牛,兩千匹馬,三千頭羊給大明作為賀禮,給足了大明和科爾沁部落的面子。

王象乾跟蒙古人打交道幾十年,這還是頭一回白得了這麼多牛羊馬匹,不禁感嘆時勢易變,現在的大明反過來成了蒙古人的後方依靠,皇帝的這招明蒙聯姻真是天來之招,大明的局勢一下改觀了許多。

天啟皇帝在張家口等了三天,終於等來了王象乾的歸來。

雙方隊伍會合,大明這邊自有人安排鞭炮炸響,樂隊鼓樂奏響,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按照正規的禮儀,隆重接待吳克善海蘭珠一行。

科爾沁人畢竟久處化外之地,哪經歷過這種場面,海蘭珠呆在馬車內不便露面,所有禮儀都需吳克善來出面完成,搞得他手忙腳亂暈頭轉向,卻又歎服漢人禮儀的規模弘大,場面隆重,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海蘭珠是個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本就喜歡熱鬧,礙於禮儀不能露面,又想探出頭來觀看外面的熱鬧喜慶,這樣的場面草原上根本看不到,急得在馬車內坐立不安 ,心裡大罵漢人禮儀的麻煩,這要是在草原上,她早就象一匹歡快的小馬駒滿場歡騰了。

不管是曾經統治中原的蒙古人,還是尚未完全統治中原的女真人,在文化上都是極為仰慕漢文化的,這些遊牧民族在社會展上依然處於奴隸制社會,相對野蠻粗俗,沒有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來引領整個社會。

所以漢人王朝往往對這些遊牧民族嗤之以鼻,稱之為蠻夷。

因為在漢人王朝,儒家文化已經深入社會和民心,不管是讀書人還是普通百姓,言語行為都有一套完整的規範,階級等級早就整得明明白白,當然,上升通道只有一條科舉。

這樣的社會很容易被統治階級統治,當然受統治階級歡迎,所以遊牧民族也想來統治一下,統治時間長了,他們自己也會樂在其中,被同化了。

在冷兵器時代,儒家文化倡導的文化禮教肯定是打不過奴隸制社會的遊牧民族,這些漢人讀書人誤以為讀聖賢書定能戰勝蠻夷,然而現實一次次的教育他們要認清現實。

直到西方進入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冷兵器時代淘汰,進入熱兵器時代,鉅艦大炮打醒了東方文化,可儒家文化的深入人心依然延續著巨大的慣性,東方民族在一次次的血淚教訓中終於拋棄了只讀聖賢書的良好習慣,建立了一所所的理工學院、理工大學。

西方的工業革命到東方的工業革命,這中間隔了多久?

三百年!

不僅如此,西方的工業革命是主動的,東方的工業革命是被動的,當我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娛自樂時,被人家打蒙了,打醒了,可要完全拋棄舊的文化制度科舉制度談何容易?

這一耽擱就是上百年的血淚史,就是數千萬人被屠殺,無數財富被掠奪。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儒家文化也是,明白了這些道理,誰還敢說儒家文化是無與倫比的文化?

你倡導仁義禮智信,這本身沒錯,可當人家跟你講叢林法則時,你還在講仁義禮智信,那就是迂腐,是傻逼,是害了全民族的大傻逼,是罪人!

現在是天啟朝的1625年,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早就建成了,他們已經開始研究自然科學,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即將興起。

其實在宋明兩朝,為了對抗戰鬥力強大的遊牧民族,早就有熱兵器興起的跡象,可因為沒有文化和教育的支撐,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展,而且因為官辦企業的腐朽,產品質量時好時壞,產量也有限,不能成為主流的作戰武器。

槍炮在中原國家搞了五百年、七百年,還是那個只能在作戰前響一陣的玩意兒,沒能實戰化,可笑吧。

現代世界的隨便一個燒友,自己折騰個十天半個月,就能做出一把土槍,當然,這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可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搞了幾百年都沒能搞出來一把像樣的槍、一門像樣的炮,這總歸談不上厲害吧。

原因就是一個,主流文化看不上,這是奇淫技巧,是下等人玩的。

主流文化玩什麼,讀聖賢書,考科舉,當官!

一直到現在,這種文化基因還在延續它的慣性。

當官就是最高目標,當官就有了一切!

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流行這樣的文化時,什麼貪汙受賄,什麼腐敗惡習,自然會隨之而來,因為人性的自私是無法杜絕的,而自私和惡劣卻是相伴相隨的。

呃,有點扯遠了,當天啟皇帝和王象乾君臣相見、相談甚歡時,皇帝請隨伺在旁的老太監張勇幫王象乾檢查一下身體。

雖然王象乾自己也懂點醫理,可皇帝的一番好意,哪能拒絕,隨即伸出手臂,請張勇為他把脈。

老太監細細打量了王象乾的神色,又凝神把脈,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王總督體質優於常人許多,此番只是疲勞過度,好好調理一番,很快就能康復。”

王象乾被釣起了興致“多謝張大人為老朽解惑,我還以為自己是大限將至,過不了這個坎了,哈哈,依張大人所言,老朽還能蹦躂幾年嘍”。

張勇似乎沒聽出王象乾的戲言,一本正經的說道“如無意外,王總督還有五年陽壽。”

這下連天啟皇帝都來了興趣,看來這個張老太監是個高人啊,因為他知道,王象乾活到了163o年,可不還有五年嘛。

王象乾也好奇,他在大明當了五十多年的官,也算是帶兵的官,可就是跟這位同樣帶兵的御馬監提督太監不熟。

按說兩人同朝為官,又都是帶兵的,區別只是一個帶把一個不帶把,兩人卻沒打過什麼交道,只是互相知道對方而已。

可見張勇這個老太監有多特別。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