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親朋加鄉黨

教導營的第一任教導員,天啟皇帝看中的史可法,來了。

接到皇帝密函的左光斗,馬上給他的這位學生修書一封,讓手下親兵迅送到史可法手中。

左光斗這人很有趣,從東林黨骨幹變成天啟皇帝的鐵桿,僅僅用了一個月,現在的他,已經是天啟朝十八重臣之一,手裡有權、有錢、有兵,他這個河南總督的官位又在河南巡撫之上,加上他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還是個實幹家。

現在的他,已經掌控了整個河南的官場,河南的巡撫和布政使,根本不敢跟他對抗,唯有協助他修建好黃淮地區綜合水利工程,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優先種植他帶來的農作物種子。

當然,這也得益於皇帝抄掉了福王的家產,震懾了河南的地方勢力,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否則河南這麼大,民風素來彪悍,他想完全掌控談何容易。

事業成功的左光斗意氣風,也更加堅定的站在皇帝這邊,對於皇帝要栽培他的學生,當然更是歡喜。

史可法現在還是個小萌新,正在京師備考,準備參加下個月的會試。

收到老師的急信,他也猶豫了兩天,畢竟讀書人心中的終極目標就是科舉,可老師信中讓他去武官學院報到,說皇帝直接點名讓他擔任新成立的教導營教導員。

據說這個教導員跟營長一樣,也是教導營的主官,只不過營長負責訓練和作戰,他負責全營官兵的思想教育。作風紀律、軍功考核等政治方面的事務。

說實話,他對這個從未出現過的軍中職務並不瞭解,可就是莫名的喜歡,彷彿這個職務對他有種乎尋常的吸引力。

身為一個大明讀書人,對於大明軍隊中的一些陋習也有耳聞,皇帝陛下現在設定這樣一個職務,他猜想就是用來消除那些軍中惡習的,他如果能幹這樣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夫復何求?

再加上師命難違,他這個老師可是非常嚴厲的,而且他也相信,老師絕不會耽誤他的前程。

果然,他去了武官學院後,見到了他的搭檔盧象升,也見到了武官學院的總教官熊廷弼大人,他們告訴他,來教導營任職,仍舊可以去參加會試,根本不衝突。

更令他驚喜的是,這個教導營,是由天啟皇帝直接制定訓練計劃,而且由皇帝親自帶領大家一起訓練,讓他眼界大開,還有這種事的嗎?

可熊廷弼和盧象升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因為他們看了皇帝制定的訓練計劃,也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如何著手開始工作,但他們都很肯定,這是一份極其優越的訓練計劃。

皇帝的這份步兵訓練計劃並不複雜,甚至跟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相比要簡單得多,這樣的訓練計劃能練出精兵?

至少熊廷弼和盧象升是帶著懷疑的。

要從冷兵器時代過度到熱兵器時代,肯定會有許多不適應,就算是熊廷弼和盧象升,這兩位都算得上是大明最優秀的軍官,仍舊不能理解和明白其中奧妙。

其實熱兵器時代的練兵更簡單,有其特殊性,要求士兵絕對服從命令,這樣指揮官能打出最大的火力密度,大量射殺衝到陣地前的敵軍騎兵,勝利就唾手可得。

但如果士兵們手忙腳亂,拿著槍亂打一氣,看著熱鬧,卻不能有效擊殺敵人,很容易被敵軍騎兵衝進陣地,那就敗了。

所以訓練熱兵器部隊就是要讓士兵不厭其煩的重複動作,逐漸把他們訓練成服從命令的機械人,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將來仗打得多了,他們自然會設計出許多戰術,只是在最初的過渡階段,這樣的訓練模式最保險。

另外,天啟皇帝還有一張王牌——炮兵,火炮可是被稱為6軍之王的,密集的·炮火不僅能大量殺傷敵軍,還能摧毀敵軍的戰鬥意志。

天啟皇帝雖然沒有大口徑的榴彈炮,但迫擊炮的射度是榴彈炮望塵莫及的,最快射可以到達一分鐘十五,而榴彈炮只能做到一分鐘一,小口徑的射炮做到一分鐘兩就很好了。

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模式就是喜歡搞密集衝鋒,尤其是在準備出前,大量聚集在一起,如果此時遭到迫擊炮的集中轟炸,其結果可想而知。

炮兵在6軍中算是技術兵種,要求有一定的數學基礎,而這卻是大明的痛點,所以這炮兵除了皇帝親自訓練,在現在的大明是沒人知道該怎麼練的。

在熊廷弼、盧象升、史可法的努力下,教導營的兵員全部募集到位,最困難的問題,所有的軍官招募,居然也完成了。

原因在於他們三人放出風聲,教導營由皇帝陛下親自訓練,編制級別定在正三品,雖然大明的武官品級在文官眼中不算什麼,但對那些尚未考中進士的秀才舉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熊廷弼是湖廣人,他把自己兩個兒子拉進了教導營,擔任排級軍官,算是開後門,但也沒有給他們高位,其人品可見一斑。

在他的宣傳下,不少湖廣籍的秀才舉人來走他的門路,他對這些人進行面試一番後,基本上都給進了。

盧象升是南直隸宜興人,當然也有許多鄉黨、親朋好友什麼的,皇帝陛下已經允諾他們舉賢不避親,他自然也拉了不少人進來。

史可法最晚報到,他是河南人,這是一個比較尚武的省份,何況他還有一個當河南總督的老師,在他們師生的影響力之下,許多河南生員和武舉都來報名。史可法是教導員,本身管著作風紀律,自己更不能帶頭違反,所有他拉來的人大多為班排級軍官。

所以第一期教導營的軍官來自湖廣、南直隸、河南,沒有其它省份的。

這在大明時代很正常,親朋好友加鄉黨,基本上是武將控制軍隊的不二法則。

丁守中訓練的十萬新軍,其軍官就有很多來自四川,就算丁守中這麼古板的人,一樣逃不過這個法則。

當然,他的十萬新軍是歸兵部管的,高層軍官都是兵部派遣或任命的,只是丁守中就是從兵部出來的,兵部尚書王永光還是很照顧他的。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