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分享權力

皇帝看著朝堂上的紛紛擾擾,心想要是東林黨那幫嘴炮還在,今天這事估計不能善了。

還好,還好,這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現在徹底成了散裝貨,雖然還有影響力,但已經形不成合力。

現在這種狀態很好,皇帝也沒有把他們徹底消滅的想法,過猶不及嘛。

一個健康的社會,可以包容各種思想,但若有人想以此謀利或結黨營私,那就要打擊。

現在朝堂上的這些文武百官,實際上已經是各種利益團體的代言人,道義之爭肯定會有,但既然已經進入利益圈子,終究還是利益這邊的砝碼更重一些,相信他們最終的選擇也跳不出這個圈子。

畢竟,擋了天下千千萬萬的學子進入官場的路,在民間和士林的名聲肯定會臭,誰也不想螳臂當車。

天啟皇帝的目的,就是要讓天下學子開始增加理工科類知識的學習,可這種事情以前只有極少極少的讀書人會去做,這麼做的人,純粹是個人愛好,譬如徐光啟、孫元化、宋應星等人。

這些人研究理工科,不僅不能增加在官場中的分量,反而會遭受排斥,若非熱愛,誰願意啊。

可現在皇帝從官方層面鼓勵更多的學子進入這個圈子,並且給他們開設了一條上升通道,這相當於是第二條科舉之路,那麼喜歡理工科的學子大機率會進入這條通道。

不要問為什麼,大家都是聰明人,這條通道剛開出來,沒有一大堆人排在前面,很容易就能進去啊。

而另一邊會有多少人等著考中舉人進士,難度有多大,誰都知道滴。

天啟皇帝也是想了很久,才想出這一招,這個比單純靠六部開辦各種學院更靠譜。

因為辦學院,不說學生,單是老師,都沒辦法配全,哪有那麼多理工科人才啊。

只有靠這種模式,要不了十年,大明就會有成千上萬的理工科人才,並且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新人。

這種改革只能從上而下,沒有政策支援,沒有上升通道,這事就成不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的學子也是如此啊。

原本的歷史,中國的教育,直到民國,都不重視理工科類專業,清朝兩百多年,更是倒退,所以才會被列強隨便欺負。

大明從現在開始搞科學技術的研究,實際上並沒有比歐洲早,但是·歐洲人在科學這條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被神學壓制了許多年,一直到工業革命開始,才進入快車道。

天啟皇帝還很年輕,並且會很長壽,只要他堅持大力支援科學教育研究,以大明的人口基數和中國人的聰明,過歐洲一點也不難。

果然,朝堂上的爭論出了結果,最後還是透過了皇帝的提議,大明皇家工程院得以成立,院士的政治待遇也透過了,只是院士的任命程式還沒有結論。

朝廷大佬們都是人精,這個院士任命權可是個香餑餑,含金量十足,可不能讓皇帝一個人都拿走,今天我們透過了你的提議,那麼好處不能你一個人獨享,大夥兒也得有份。

皇帝心想自己也不能做得太過,自己吃肉,總得給下面人喝點湯,政治嘛,妥協的藝術。

商討了半天,最後皇帝同意,院士每兩年推選一次,由各省和六部分別推舉人選,報給內閣,然後皇帝和內閣稽核其中確實有真才實學,並且做出突出貢獻的,任命為院士。

這條上升通道跟科舉考試不同,採用的是推選制,而不是考試製,這裡面的活動餘地就很大了,朝廷大臣們都很高興,他們手裡的權力又大了幾分啊。

這塊蛋糕足夠大,大夥都能從中分潤一點,絕對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剛開始大夥的反對是不是很傻?

也不一定哦,如果不是一開始的反對,這院士的任命權可能會被皇帝獨吞,看來鬥爭還是要有的,不然哪來的好處?

皇帝的讓步也是沒有辦法的,從無到有已經很不容易了,至於這個任命權,將來有的是機會慢慢變革。

時間長了,有很多人從學習研究理工科中受益,這條通道就再也不能關閉了,到時候朝中的這些大佬們退休致仕了,皇帝想怎麼改誰能阻擋?

這次大明皇家工程院的成立,內閣、六部、各省都獲得了權力,權力就是好處,所以執行力槓槓滴,大明邸報也明詳細政策,一下子成了全國各地討論的熱點,沒有之一。

大明建國已經兩百多年,朱元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那些功勳武將,現在武將吃不開了,讀書人是這個時代的統治階級。

底下的讀書人,跟朝堂上的文官不一樣,進入官場的人,肯定更看重利益,但下面堅持只讀聖賢書的死腦筋可不在少數。

當然也有不少開明人士認為,給天下讀書人更多的選擇,也不錯。

反正整個大明,關於道義之爭的廣度深度以及激烈程度,肯定要出朝堂上許多。

但是又能如何?

皇帝已經頒下聖旨,讀書人都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大家吵歸吵,該怎麼做心裡都有一本賬。

思想歸思想,身體很誠實,許多高門大戶、大家族都會給家裡的學子更多的選擇,實在是科舉之路太難走了,說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為過,現在多一條路,對這些大家族總是有好處的。

所以道義之爭在紛紛鬧鬧中,居然沒鬧出什麼亂子,實際上已經有許多喜歡理工科類的學子做出了選擇,大家都想搶在賽道前面。

最終還是利益戰勝了道義,半年以後,這場爭論居然自己平息了,朝廷根本沒做任何動作,天下人就是這麼現實。

當然,那些始終堅持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還是對那些奇淫技巧嗤之以鼻,堅持走科舉之路才是正途。

可惜他們沒看明白當今皇帝是什麼樣的人,皇帝已經讓科舉考試增加了許多實用型的考試科目,這些書呆子最終會現,他們的科舉之路也走不通。

二三十年後,這些書呆子就會被掃進歷史的塵埃裡。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