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坐船

早朝結束後,賑災司忙著去籌備工具,皇帝回到後宮,他要跟皇后交待一下。

皇后剛剛生下兒子,還在坐月子,自己就要離開京城,肯定會讓她擔心,必須要跟她好好說說,安撫好她的情緒。

“嫣兒,今天早朝時接到顧秉謙和徐光啟送來的八百里急報,說魯南、蘇北地區出現旱災和蝗災,災情頗為嚴重,是以朕決定親自帶人去一趟,看看那裡的情況。”

“夫君,災情真的嚴重到這種地步,你都要親自去察看嗎?”

“應該不假,顧秉謙和徐光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不然他們不會向朝廷求救。”

“夫君,你若離開,朝廷大事怎麼辦?”

“這些朕已作了安排,朝政由朱延禧負責,京營由英國公負責,宮裡的事自然是由你決定,朕會命錦衣衛和東廠監察京師的動態,皇宮的安全由張勇率領的四衛親軍負責。”

“那夫君你帶什麼人一起南下?你的安全由誰負責?”

“朕的安全沒有問題,朕會帶著教導營一起南下,有七八千人呢,他們都是朕親自訓練出來的,忠心可以保證。”

“好吧,那夫君再帶些下人,有她們隨身服侍,臣妾也放心些。”

“嫣兒你放心,你儘管養好身子,帶好我們的兒子,這小子將來是要坐江山的,朕此次去賑災,拯救黎民百姓,也算是為他祈福積德,讓他能健康成長。”

聽到皇帝如此厚愛她們的兒子,皇后自然高興,能拯救許多黎民百姓,自然是最好的積德方式,皇后心裡再不捨,也不會再說什麼了。

皇帝隨後召見了田爾耕和王體乾,叮囑他們要嚴密監察京師動態,建奴肯定在京師有密探,皇帝離開京師,那些密探估計會出來造謠生事,或者搞些破壞,所以象王恭廠和幾個大型糧庫都要做好安保工作,謹防破壞。

或許朝中有不安分的官員,會在這段時間跳出來活動,如果有密謀造反的,可以立即抓捕關押,但儘量不要殺人,等他回來處理。

皇帝也想看看,京師會有多少不安定因素,這些人在他離開京師這段時間,肯定會出來活動。

田爾耕和王體乾聽從密令後離開,回到各自的衙門做好秘密安排。

皇帝又召見了兵部尚書王永光,讓他維持好軍隊的安穩,維護好京師的安全,五軍都督府只負責京營的日常訓練,軍隊的指揮權必須掌握在兵部手中。

做好這些安排後,皇帝去了武官學院,召集教導營的全體軍官,要求他們做好準備,後天一早出。

教導營現在有三個營,總數近七千人,現在只有一個營裝備了武器,另外兩營還沒有開始射擊訓練,這次帶他們出去,也是一次歷練,畢竟軍隊光靠在操場訓練是沒有戰鬥力的。

戶部賑災司經過兩天的籌備,總算籌集到了一批漁網等工具,但數量肯定不夠,這個倒不重要,到了災區肯定能籌集到一些,山東、蘇北那邊,這些東西肯定比京城多。

皇帝的空間裡有糧食、武器彈藥、黃金、古董、藥品等東西,他再帶了一百多萬兩銀子,救災需要的就是糧食和銀子,其它的不重要。

只是皇帝要離開京師去災區賑災的事,讓海蘭珠知道了,這個蒙古姑娘成天悶在皇宮裡早就不習慣了,就盼著能出去放飛一下。

她來到乾清宮求著皇帝帶她一起出去,死活不肯離開,皇帝被她纏得沒有辦法,只能推脫說後宮的事歸皇后管,要是皇后同意就可以。

海蘭趕忙跑到皇后那裡,皇后知道自家夫君的身體,恨不得夜夜笙歌,這回出去一兩個月,身邊有個女人也好,否則要是在外面禍害其它女子,傳出去對皇帝名聲不好,順水推舟就同意了。

這下海蘭珠高興壞了,蹦蹦跳跳的跑到乾清宮,再也不走了,就怕皇帝瞞著她偷偷跑出去。

海蘭珠是蒙古人,沒有纏足,走路騎馬都沒問題,帶著她倒也不算累贅。

隔天早上,天啟皇帝帶著一群人馬,從京城出,去通州坐船,沿著運河直達魯南。

朝廷重臣們前來送行,皇帝拜託朱延禧管好朝政,維護好京師安穩,揮揮手跟眾人告別。

皇帝帶隊離開京師,朱延禧頓時覺得自己肩膀上的壓力重了許多,他是個老成持重的人,用老謀深算來形容也可以,知道在這段時間,維持朝廷的正常運轉,維持京師的安穩是最重要的,自己切不可掉以輕心。

當然更不能以為自己大權在握,可以以權謀私,否則皇帝回來後肯定不再信任自己,這段師生佳話和自己一生的榮譽就前功盡棄了。

到了通州準備上船,天津巡撫李邦華在碼頭歡迎皇上,這次皇帝帶著這麼多人馬坐船,京師的船不夠,從天津調了不少大船過來,李邦華就隨船過來見駕,皇上南下要經過天津,作為臣子這迎送禮儀是必須的。

李邦華是圍困建奴的三位大將之一,天津雖然不在前線,但作為遼東的後方基地,為遼東籌措物資,運往遼東,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天津是登州水師的造船基地,這裡是北方的造船業中心,只要經費足夠,可以造出大量的海船。

所以李邦華是個居中排程的人物,孫承宗和袁可立都離不開他的支援,這人的組織能力相當強,且為官比較清廉,是位不可多得的幹才。

天啟皇帝不喜歡東林黨那幫嘴炮,但孫承宗、袁可立、李邦華三人都算是東林黨的,這三人都是能做實事的,要是按照魏忠賢那樣把東林黨人統統趕出朝廷,遼東局勢哪會象現在這樣安穩。

再說這三人也不是東林黨骨幹分子,頂多是當初東林黨人遊說他們加入的,他們也不喜歡加入黨爭,證明他們三人跟那些喊著口號打著幌子卻暗中謀取利益的東林黨人不是一路的。

皇帝對於做實事的官員還是很敬重的,他邀請李邦華一起進入船艙,笑著問道“李愛卿,現在圍困建奴的局勢怎樣啊?”

“回稟皇上,今年努爾哈赤走了一步臭棋,竟然起兵吞併了科爾沁,所以蒙古其它部落和建奴的關係不和,努爾哈赤現在忙於整頓內部,暫時無力向我們起進攻。”

“再加上我們這邊的圍困已見成效,建奴無法得到足夠的糧餉物資,他們的實力也沒有什麼展,臣估計,建奴短期內不會進攻我們,有可能會先跟蒙古部落交戰。”

“李愛卿言之有理,他跟我們交戰佔不到便宜,以騎兵攻打堅城還有可能損兵折將,努爾哈赤不會冒險,蒙古各部落不太團結,反而容易被他各個擊破。”

“不過蒙古部落也是騎兵,移動作戰能力也不差,努爾哈赤想要他們的地盤容易,想要消滅他們的軍隊卻難,真要打疼了幾個蒙古部落,其它部落勢必會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建奴,最終分出勝負恐怕要很久才行。”

李邦華覺得皇帝的分析很對路,兩人一起聊了很久。

船艙內室的海蘭珠聽得見兩人的談話,聽到兩人談到蒙古人,就豎起耳朵聽著,因為她的家人族人讓建奴殺了,內心自然恨極了建奴,還想皇帝能夠幫幫他的兄長,讓科爾沁部落恢復實力。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