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袁崇煥的平遼十策

夜夜笙歌的天啟皇帝,引得朝廷大臣連連遞上奏疏,規勸皇帝要保重龍體,但沒有哪個言官敢說一句皇帝昏庸無道。私下裡都不敢說。

這倒不是因為如今的天啟皇帝太過強勢,大明的御史言官向來不怕這個,實在是皇帝並沒有因為夜夜笙歌而荒廢朝政,甚至連教導營的訓練都沒耽誤過。

京師的文武百官們都很疑惑,咱們這位皇爺,身子骨真是鐵打的?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不對勁,絕對不對勁!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打的也不行啊!

遞進大內的奏疏如同溪流入海,無聲無息沒有迴音,做臣子的,總不能死皮賴臉的,盯著皇帝的這些隱晦私事掀起波瀾吧,就是海瑞在世也幹不出這麼莽的事。

時間長了,這件事漸漸消停,文武百官從規勸到習慣,從習慣到八卦,漸漸的興起一股納妾風潮。

並且他們納的,大多是來自江南的佳麗。

美女是一種資源,這在任何時代都一樣,而京城這種地方,不管任何時代,都是美女比較集中的地方。

因為京城是權力和財富的集中地。

內閣輔顧秉謙是崑山人,老家就在江南,納一房江南嬌妾沒有一點難度,甚至比皇帝選秀女更簡單容易。

內閣次輔,帝師,朱延禧,也追趕潮流,納了一房來自南直隸的嬌妾,據說只有十五歲,姿容豔麗,把次輔大人迷得總是遲到,時不時的站起來捶捶老腰。

這兩位都做了,其它大臣們也不甘落後,如此風流韻事,呃,不對,風雅之事咱們自不能錯過。

田爾耕和王體乾將這些訊息報進宮裡,天啟皇帝也是哭笑不得,這讓他怎麼說,總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吧。

你皇帝大手筆,秀女一次選三百個,大臣們不就是納了個小妾,你有什麼資格去說他們?

總不能說朕年紀輕火力壯,朕有雙修秘法,你們這些花甲之年的老頭子有什麼資本?

一樹梨花壓海棠,絕對是風雅,副作用是折壽,就問你怕不怕?

但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也不能反過來勸臣子們要保重身體,要節制,這話沒法說啊?

就算你說了,誰聽啊?

京師的這股奇怪風氣,皇后張嫣也知道了,頓時愁眉苦臉的,皇帝帶著文武百官一起討小老婆,這種事日後必定會被史官寫進歷史,這樣的皇帝不是昏君是什麼?

張嫣覺得這件事自己必須要管,本來這種事應該由太后來管最合適,但是現在的皇宮裡面,根本沒有可以管皇帝的太后。

天啟皇帝的生母早就去世了,他名義上的養母李選侍早就搬進冷宮去了,乳母客嬤嬤去年就被驅逐出宮。

他老爹泰昌帝的正妻,已經去世十幾年了,泰昌帝就當了一個月的皇帝,根本來不及立新皇后,所以現在的大明皇宮,沒有哪個女人有資格做太后。

這樣簡單的後宮關係,張嫣管理後宮是方便了,但現在遇上這種令她為難的事,她多希望有一個強勢的婆婆,可以令自己的丈夫行事不像現在這般無所顧忌。

說心裡話,張嫣和現在的天啟皇帝很恩愛,皇帝時常寵幸她,夫妻感情好得蜜裡調油,還讓她生下兒子,不出意外的話,她的兒子就是大明的太子,未來的皇帝,她將是大明未來的太后,名正言順,不帶一絲疑問的。

她的人生已經圓滿得不能再圓滿了,夫復何求?

可誰讓他丈夫是個不消停的主,居然在京師帶起了一股納妾風潮。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皇家也是。

張嫣不知道的是,她那不消停的丈夫,在今天的早朝上,居然又扔了一顆重磅炸彈。

今天的早朝,本就不平靜,遼東的寧前兵備道袁崇煥給朝廷上了一道奏疏平遼十策。

在唐山練兵的丁守中也上了一道奏疏平遼兵事準備。

丁守中給朝廷上奏很正常,作為天啟皇帝一手提拔的軍事重臣,前兵部運糧官,現兵部練兵司郎中,掛兵部侍郎銜,唐山十萬新兵的練兵大臣,向朝廷遞上述職報告,確實很正常。

朝廷花了這麼大的代價,兵部上上下下花了很多心思,為的就是練出一支強軍,能剋制建奴騎兵的強軍,所以丁守中寫的平遼兵事準備,實屬中規中矩。

練兵,囤積軍事物資,都屬於兵事準備。

引起群臣爭議的是袁崇煥寫的平遼十策。

這個袁崇煥,之前並不出名,算是東林黨的外圍人物,但是頗受薊遼總督孫承宗的賞識,孫承宗任薊遼總督後,將他調至帳下聽用,並且一步步將他提升為寧前兵備道。

實際上現在大明的遼東前線寧遠城的軍政事務,全部由袁崇煥一手負責,孫承宗大多是待在山海關的。

按照袁崇煥的說法,朝廷對建奴實行的圍困封鎖已見成效,朝廷現在應該加大力度,把建奴放棄的錦州、松山、杏山等城池重新收復,重新修建修整,一步步向東拓展,一步步壓縮建奴的生存空間。

雖然建奴騎兵兇猛,但面對大明的堅城巨炮,嚴陣以待,建奴其實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攻破堅城,以騎兵強攻堅城,只會讓建奴損兵折將,而加大建奴的損失,不就是朝廷的目的和勝利嗎?

況且現在建奴和漠南蒙古部落的關係不和,大明完全可以用這種步步為營逼迫建奴和蒙古人去爭搶地盤,爭搶生存空間,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們兩敗俱傷,得利的就是大明。

不得不說,這個袁崇煥是個能忽悠的,他的這些言論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滿朝文武受他影響被他感染的絕對不少。

以前朝廷國庫空虛,也要硬撐著實行圍困封鎖建奴的國策,現在朝廷有點積蓄了,更別說皇帝的內帑了,據說比國庫富裕得多,所謂財大氣粗,大臣們覺得朝廷現在的腰桿子硬了,是時候找建奴討回血債了。

朝堂上議論紛紛,大多覺得袁崇煥所說頗有道理,步步為營頗為穩重,壓縮建奴生存空間,逼迫建奴和蒙古人決戰,實乃一石二鳥之妙計。

天啟皇帝暗自感嘆,袁崇煥這個嘴炮還真有幾分功力,怪不得孫承宗對他也是青眼有加,可他很清楚,就算大明不逼迫,建奴接下來的戰略,也是要和漠南蒙古部落決戰。

建奴只有打服蒙古人,收服蒙古人,得到蒙古大量兵力的補充和加入,建奴的軍事力量才能達到征服天下的高度。

努爾哈赤雖然死了,但皇太極的軍事水平並不比努爾哈赤差,皇太極征服天下的野心甚至比努爾哈赤更勝一籌。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