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富春山居圖

年終獎的金幣下去後,算算日子,快到聖誕節了,該回去和艾薇兒團聚了。

天啟皇帝張羅著給她們帶點禮物,包括艾薇兒身邊的保鏢保姆,都有份。

另外,他在等一份重量級的文物,就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的那幅《富春山居圖》。

這幅畫在董其昌手裡,魏忠賢想從他手中購買,奈何董其昌根本不給魏公公面子。

魏忠賢氣得跳腳大罵,可人家壓根不睬他。

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魏忠賢后悔當初他掌握大權時,怎麼沒把董其昌這塊茅坑裡的·石頭弄死,給他來個抄家滅族。

天啟皇帝知道後,沒說什麼,也沒幫魏公公撐腰,這種事本身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怎麼也不能怪罪董其昌吧。

可這幅畫實在是誘人,他只得暗中委託魏國公幫忙。

魏國公自從當上皇帝在南京的手錶專賣店合夥人後,在南京的地位穩如泰山,加上他在南直隸龐大的影響力,只花了一萬兩銀子,就從董其昌那裡買到了《富春山居圖》真跡。

隨後他就屁顛屁顛的親自趕到京師,將這幅畫親手交到皇帝手裡。

主打的就是一個真誠穩妥,辦事妥帖。

雖然他在南京,但早就知道朝廷即將對勳貴們降爵,他們家是大明開國元勳徐達的後裔,一門雙國公,以後就變成一門雙侯爺,再不緊跟皇上,搞不好以後在大明沒有一席之地了。

他跟定國公商量過,兩家決定將徐家的幾個子侄送入武官學院讀書,讓他們學點本事,從基層軍官做起,憑著他們徐家的人脈,這些徐家子侄只要不在戰場上戰死,總能出人頭地的。

就是有人戰死,徐家更能因此受益,這一門雙國公遲早會重新受封。

說到底,他們徐家和大明是真正休慼與共的,不把爵位升回去,他們這代人就是家族的罪人,死後怎麼去見列祖列宗?

他徐弘基丟不起這個人啊。

這次他親自送畫到京師,把他小兒子也帶上了,就想讓皇帝看在他用心辦事的份上,讓小兒子加入皇帝親自訓練的教導營。

教導營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一直沒有引起外界重視,這次皇帝讓教導營押送糧食經過南京,他才有所瞭解,立馬引起了他的重視,心心念念要把小兒子送到教導營,讓皇帝親自教導。

這小兒子叫徐文傑,今年才十八歲,頗有徐家祖風,文韜武略見解不凡,最受他喜愛。

“兒啊,如果聖上能同意你進入教導營,切記一定要戒驕戒躁,要把自己視作普通百姓子弟一般,潛心學習,這樣才能學到真本領,咱家老祖宗是大明第一將帥,可惜如今榮耀不再,以後光宗耀祖就指望你了。”

徐文傑雖然出生在公侯家族,卻沒有什麼紈絝之風,父親猛然這麼嚴肅的和他說話,令他心生一股豪氣,徐家不會倒,魏國公這個爵位他徐文傑一定要拿回來。

徐弘基見兒子不驕不躁,更是歡喜,就帶著兒子一起進宮求見。

進了乾清宮內書房,看到皇帝笑眯眯的坐在龍案後,魏國公趕緊帶著兒子一起跪下磕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臣幸不辱命,《富春山居圖》給您送來了。”

“快快平身,好啊,徐愛卿有心了,來啊,給魏國公看座,上茶!這位公子是令郎嗎?一表人才啊!”

皇帝心情大好,好話不要錢似的送過來。

魏國公爽啊,趕緊接話道“正是犬子,皇上,前些日子臣在南京見到皇上的教導營,那軍容軍貌令人震撼,想我徐家祖上榮光,到我這輩上,卻沒有為國家立下寸功,臣慚愧啊,既愧對祖宗,也愧對國家,所以臣將這個小兒子帶到皇上跟前,臣想讓他加入皇上的教導營,讓皇上看看他是不是這塊料?”

這番話說得似乎自肺腑,入情入理,天知道魏國公已經打過幾次腹稿了。

皇帝只思考了幾秒,就答應了。

一來他即使是皇帝,也要還魏國公這次的人情;二來但凡有勳貴家族子弟肯吃苦想上進的,皇帝總是樂見其成的,某種意義上,皇族和勳貴家族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至少忠誠度沒有問題,以前的大明軍隊,大多由勳貴子弟擔任軍官。

皇帝的教導營也沒必要把勳貴子弟完全排除在外,當然,前提是這些勳貴子弟得是塊當兵的料子,那些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肯定是不收的。

再說他只是答應讓徐文傑加入教導營,又沒答應給安排什麼職務,如果徐文傑吃不了苦,不是這塊料,六個月後自然會被淘汰。

教導營裡不講出身,不講人情世故,只講軍紀軍風,就算是國公爺的兒子,也不能搞特殊化。

魏國公的目的達成,高興得臉上光,父子倆磕頭謝恩,離開皇宮,轉頭就將兒子送進教導營,這雷厲風行的樣子,倒是有點老祖宗徐達的風采。

下午皇帝帶著教導營訓練時,徐文傑已經身穿軍裝,站在隊伍中參加訓練了,動作做得有板有眼,絲毫沒有小公爺的架子。

不管怎樣,在這兩千多人的教導營三營,他徐文傑已經進入了皇帝的視野,某種程度上,已經過普通士兵了。

那幅《富春山居圖》,購價一萬兩銀子,魏國公原想送給皇帝的,天啟皇帝卻執意要付清,給了他六百個金幣。

徐弘基高興壞了,按照金銀比例,一萬兩銀子只需五百個金幣,多出的一百金幣算是皇帝給他的辛苦費。

徐弘基高興的不是多拿了一百金幣,這點錢哪放在他眼裡,只是因為天啟金幣是稀罕物,據他所知,內閣輔顧秉謙才拿到一百個,而他徐弘基,有六百個。

這次皇帝給大明所有官員年終獎,而他堂堂魏國公,自從丟了南京守備的職務後,實際上沒有官職在身。

雖然他是國公爺,卻不是大明官員,就是這麼奇葩,所以年終獎沒有他的份。

這回到京師來,真是來對了,不但小兒子進了教導營,自己還得了六百個天啟金幣。

等回到南京,他只要把這些金幣摞在桌上,讓其它勳貴們過過眼,保管讓他們驚掉下巴。

我徐弘基有六百個天啟金幣,大明獨一份!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