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芥蒂(1 / 2)

翌日,

朝堂上,京兆尹王敞告大司農彭參賄賂廷尉府,以死囚頂替自己獲罪的兒子彭謙,朝野震動。

洛陽城內,大街小巷對此議論紛紛,對於朝中大臣的如此行徑,城內的儒生紛紛口誅筆伐,再加上朝堂上,何進一黨的官員煽風點火。

中常侍張讓也不得不做出妥協。

彭參罔顧王法,被打入天牢,由廷尉府接管此案審理,一同獲罪的還有郭奎。

至於大司農這一職位,張讓與何進皆有所推薦,但兩者又互相爭執,直到兩天後,太尉張延連同司徒崔烈向靈帝舉薦了司農府長史沈同。

沈同出自青州平原郡沈家,沈家在先漢時出過一任丞相,這麼多年後,沈家再也沒有出過朝臣,家族也日漸衰落,人才凋零。

張讓心裡清楚,沈同既非何進一黨也非宦黨,如今的平原郡在張昊的手中,這個沈同或許會成為張昊的人,雖然沈同不太可能成為自己的人,但也好過成為何進一黨的人。

再加上張昊與自己還是有些利益牽扯的,至少在明面上,張昊也算是自己人。

大司農這個位置,與其被何進一黨搶去,還不如便宜了張昊。

雖說以後自己少了一條斂財的路子,但是太平商號也能給自己一些彌補。

何進這邊也很無奈,沈同是什麼人,不過是司農府的一個長史,根本入不了他們的眼,如今成了大司農,雖然讓人意外,但是勉強也能接受。

只要不是十常侍的人,就行。

反正何進手裡握有兵馬,想那十常侍一黨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彭參換囚一案剛過去沒多久,西北方和北方皆傳來了戰報。

西北方的涼州羌亂,邊章韓遂的叛軍和朱儁的官軍交戰一年多了,朱儁和董卓並未佔到什麼便宜,若不是朝廷這邊有何進等人的力挺,恐怕早就被十常侍彈劾其罪了。

為了平定涼州的亂局,本就空虛的國庫再也拿不出糧餉了,朝廷不得不增加課稅、徵召勞力以應戰。

司隸這邊還好,但是涼州、幷州還有益州的百姓可就苦了,一時間民怨沸騰,黃巾餘孽再度蠢蠢欲動。

司徒崔烈建議放棄涼州,但議郎傅燮則表了一篇激動人心的演說,譴責崔烈,並強調涼州地處前線的重要性。

“涼州官員失和,使整個涼州落入叛逆之手。

崔烈身為朝堂重臣,不想著為國家出謀劃策,卻想割棄一方萬里的土地,臣竊以為疑惑。

如果讓左衽的蠻夷佔領此地,軍力強盛並作亂,這將是天下最大的顧慮和社稷的深切憂患……

如果崔司徒連這都不知道,可見其之愚蠢,如果他知道這些還這麼說,那就是對國家的不忠,對陛下的不忠!”

傅燮的說辭打動了靈帝,靈帝當即拒絕了崔烈的建議,並且任命傅燮為漢陽太守,派往前線。

而北方的戰事則是捷報,

幷州刺史張懿與南匈奴停戰了,張懿開始率軍回太原郡,清理太原郡的黃巾軍張寶部;

另外,冀州的胡騎軍受州牧張昊之令,揮師北上,接連屠戮了兩個外族部落,震懾了草原諸部,揚大漢軍威。

幽州那邊,騎督尉公孫瓚擊退了鮮卑人,屬國烏桓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公孫瓚,公孫瓚進駐遼東屬國

朝廷擢升公孫瓚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

………………

三月,驚蟄。

冀州,信都府衙。

張使君正坐在座上,斜躺著,翻閱洛陽傳來的邸報以及內衛府送來的涼州、幽州、幷州送來的密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