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三人行(1 / 3)

“你說誰來了?”

張昊本不以為意,但一聽趙雲把諸葛亮和龐統都帶回來的時候,不禁呆愣當場。

“諸葛孔明和龐士元。”馬重複道。

再次得到馬的確定後,張昊隨即陷入到難以言喻的幸福之中。

雖說和龐統在南皮時有過一些交情,但並沒有多少,就算龐統最後並沒有如約來投,張昊也不會生他的氣。

對於諸葛亮,張昊雖然已經打聽到對方的住所,也派了趙雲前去拜訪,但人家願不願意來,張昊的心裡是真的沒有底。

其實,

在張昊自己看來,他現在已經擁有司馬懿、荀彧、郭嘉、沮授、荀攸、賈詡這些謀士,從紙面上來看,他現在的陣容要比原本曹魏所擁有的還要豪華。

就算諸葛亮和龐統盡歸了劉備,孫權有周瑜來輔佐,張昊也有那個自信在守住北方各州郡的同時,一點一點的蠶食南方的郡縣。

自己不可戰勝的神話或許會被打破,但若是打持久戰和消耗戰,最終的勝利還是會屬於自己這一邊。

可現在,諸葛亮和龐統都來了,那對自己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在爭取平定中原的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或許還可以為後世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張昊身為穿越者,深知漢末魏晉,乃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絕無僅有的黑暗時代,

同一時代的西邊,還有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

若是有機會,有那個條件,也不是不可以來一場西征。

要想在有生之年,儘快統一中原,將中原的文化經濟還有軍事與農業提升至最高水平,

是需要眾多能人異士輔佐的,諸葛亮和龐統便是當今天下最頂尖的兩個。

在張昊看來,

漢末三國,雖群星璀璨,名將輩出,但唯有諸葛亮才能稱得上六邊形戰士,拋開武力不談,

論兵權謀,諸葛亮的《隆中對》挽救了劉備的政治生命,並且成為蜀漢政權的奠定基石,

諸葛亮也是憑此奠定了他,在中華歷史上頂級戰略家的地位。

論兵陰陽,諸葛亮著作的《兵法二十四篇》及其改良過後的八陣,影響後世長達數百年之久。

論兵技巧,諸葛亮擅於明新事物,諸葛連弩、木牛流馬、孔明燈等等,無不令世人以及後世歎為觀止。

論兵形式,無論是兩軍對壘時巧用戰術,還是根據眼下局面審時度勢,諸葛亮都能夠精準的進行把握,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諸葛亮在這方面是妥妥的行家。

至少在張昊的認知裡,放眼古今,能夠像諸葛亮這樣的軍事通才,又能有幾人?

就算在軍事上,在某些層面和角度尚存在一些爭議,但諸葛亮在治國方面,卻是無人能與其並肩。

而且,

對於張昊來說,

有了諸葛亮的加入,不僅能加天下一統的進度,亦能放心大膽的把兒子張無恙交予其教導。

張昊也不顧跪伏在地上的司馬懿,噌的一下起身,鞋子都還沒穿就往外面跑,

當司馬懿皺著眉頭抬起頭來的時候,廳堂內哪裡還有張昊的蹤影。

……

“此詔令,得由畢侍郎親自跑一趟了。”

畢嵐眉頭緊蹙,眼睛死死的盯著趙謙手裡的天子詔令,沒有應聲,也沒有去接,而是抬眼看向了趙謙。

這半年來,荀彧為了和談的事兒,可謂是忙前忙後,隔三差五的就往宮裡跑,每日從洛陽出去的命令如雪花一樣,

但是,

根本沒用。

先就是四大戰區的軍隊,還有就是趙雲和太史慈統領的兩萬衛戍軍根本就不遵從朝廷和荀彧的命令,就算是天子詔令傳到軍中,

主帥一句“未收到公爺軍令,概不奉命!”就能讓荀彧等人的努力付之東流。

其次,南方的幾個諸侯,對洛陽送去的詔命也是信一半,疑一半。

要你做八分,諸侯們答應六分,執行四分,做到兩三分。

劉備還好點,對天子詔令,也算是積極響應,可劉表和劉璋則是坐壁上觀,至於孫權和周瑜則更是有自己的主見,

不管你朝廷的詔令如何,對我有利,我就執行,要我退讓,對不起,聽不見。

也正因如此,這半年的時間,荀彧不僅面色憔悴,身體更是累垮了。

臥病在床後,剩下的爛攤子便交到了尚書右丞趙謙的手裡,至於像御史大夫張延,太僕範毅他們這些晉黨官員,則是極為默契的眼觀鼻鼻觀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