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連中三元(久居冠名)(1 / 2)

趙長風說陰山道研究天下鬼物,也研究天下陰地。

狀元樓就是出了名的陰地,陰山道自然頗有研究。

我讓趙長風幫我說說當年“狀元樓”裡放出白骨謠更加詳細的事,他一口應了下來,開始跟我們說了起來。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百年,富不過三代”,說的是一個小規律。

意思是一個草根的貧困家族,一代代的傳,百年之內,總是能夠富裕起來的。

一個名門望族,一代代的傳,傳過三代,多半是要出個敗家子,把家族給敗落掉的。

這個小規律,一般情況下還是很準的。

狀元樓的狀元世家,差不多也符合了這個小規律。

五代三狀元,把狀元世家的名譽推到了頂峰,李姓“狀元世家”的名頭,實在是響亮。

當時李姓家族的小孩,長到二十歲,無論有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在十里八鄉的私塾裡面當先生,那都搶著要。

古時候的老師和現在的老師還不太一樣,古時候的學生,是真的得尊重老師,老師非常有尊嚴的。

慢慢的,李姓家族被祖輩打下來的名聲給衝昏了頭腦,真的以為只要出生在“李姓狀元家”的,都是f流才子、青年才俊,自然上進心就不怎麼樣了。

這樣,李姓家族再過了個兩代,基本上家裡真正有才學的,沒有幾個,有的,就是一些喜歡在江邊作賦,吸引一些女性追隨者,然後f流一把,重新又去招蜂引蝶的浪蕩公子。

不過,世事不盡然,雖然李姓家族的男兒,一個個沒什麼本事,但是,李姓家族出了一個女兒家,叫——李蒹葭的,是個才女。

她天資聰穎,過目不忘,五歲作詩,到了七八歲時,文章靈氣頗佳,一手好字,更是讓周圍那些號稱才子的,自愧不如。

除了過人的天分,李蒹葭學習也十分刻苦,尤其喜歡看古籍經典,博聞強記,才學練達。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蒹葭在狀元世家裡面,那叫一個遭人嫉妒。

五代三狀元的世家裡,竟然才學最高的是一個女子,這讓她的那些哥哥們,心裡好生惱怒。

在李蒹葭十八歲那年,她準備去考功名,那些哥哥們齊齊站出來反對,說一個女兒家的,考什麼學?女子無才便是德!好好在家裡待著。

李蒹葭多少也有些傲氣,她就跟那些哥哥說你們又有誰有把握中一個進士?

那些哥哥都沒說話了。

老實說,進士也不好中,難度不比現在考清華北大差,那些哥哥自己是什麼水平,自己心裡還是有數的。

李蒹葭說進士考不上,自然就不談探花、榜眼和狀元嘍?

哥哥們繼續沒說話。

李蒹葭又說我們李姓宗族,狀元門第,五代三狀元,如今連一個進士都出不來了,還談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我李蒹葭用我的人頭保證,只要我參加這次的會考,我必然高中,待到秋考、殿試,我必然打個狀元下來,光耀門楣。

這份豪氣,自然讓那些哥哥沒有話說。

那些哥哥又去找了當時的族長,也就是他們的父親,說一個女子,考什麼功名?

那父親說我也不想讓李蒹葭去考試啊——可是狀元世家也要臉,多少年了,李姓家族裡,連個進士都不曾考中,不讓李蒹葭去考學,成嗎?狀元世家需要一個高中的人,不說狀元,榜眼、探花,至少也得是個進士。

父親當然希望家裡的男兒有出息,但男兒沒出息啊,只能讓李蒹葭這個女兒家上了。

族長父親因為名門望族的關係,特意去託了關係,託到了朝中一位教皇帝練字的“翰林供奉”,讓他問問皇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讓他女兒去參加科舉考試,當時都是男人去參加科舉,女子去參加科舉的,鳳毛麟角啊。

那翰林供奉就偷偷去打聽皇帝的意思,說皇上,聽說最近閩南出了一個才女,文思敏捷,滿腹經綸,也是一有趣的事。

皇帝聽了,特別感興趣,就說哦?還有這等才女?

“是!那才女在閩南一代,名聲頗高,許多秀才舉人都推薦那女子來參加科舉,可惜……”

“可惜是個女兒身?”皇帝笑了笑。

翰林供奉連忙說是。

皇帝想了想,說女兒不能當官,但有才華,卻能做一私塾先生,京城有一“有教書房”,說的是“有教無類”,無論男女、孩童、老人,皆可以去讀書,如果這女子能中個進士,實在適合去那“有教書坊”裡當個教書先生,也不辱沒她的才學。

“皇上所言極是。”翰林供奉說。

皇帝說待會擬一張“文令”,遞與閩南主管科舉的王彥生,告訴王彥生,特事特辦,不許阻擋那女子科舉——這次,要用這女子,殺一殺那些讀書人的銳氣,讓他們知道知道,這天下之大,奇人無處不在,便是一女子,也能在科舉上,讓男兒顏面皆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