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擺爛的小皇帝(1 / 2)

乾清門廣場的西北角,有一排平房,若是在“我大清”之時,應當叫它軍機處;可現今是在這大漢朝,其名為平章閣,是內閣的核心部門。

大漢的軍政事務,上至六部九卿,下至各省、各都司,所有重要奏報,都要匯總此處。

小皇帝領著一真一假兩個太監,自乾清宮內悠哉悠哉地往平章閣走去,不過幾步的路程,足足磨蹭了半柱香的功夫。

還未靠近那一排平房,小皇帝便遠遠地看清楚了其中的等候的臣子,認出他們都是兵部的官員,心中一緊,暗忖道:

難道緬甸都司出了問題?

抑或別地方又生戰端?

一想到真有軍國重事,她不再散漫,迅加快了腳下步伐,進了平章閣內。

屋內三人都是耳聽六路、眼觀八方之人,一見天子駕到,紛紛起身行禮,口中禮數也未失分寸:

“臣兵部尚書錢仕林/兵部左侍郎孫若昌/兵部右侍郎胡新建,參見陛下……”

“繁文縟節,不必講究。”

小皇帝隨口一句,止住了三人行揖的動作,而後移步到上座,問道:“今日值守平章閣的,不應該是內閣閣揆麼,朕怎麼看屋裡全是兵部的人,難道有緊急軍情?”

官位最大的錢仕林率先答道:

“啟稟陛下,上官閣老身體抱恙,因此便換了兵部的人值守;

至於軍情卻是沒有,不過有一急事,需獲陛下肯。”

“上官景略這官,做得可著實是舒服,五日一早朝不見他的蹤影,十日一當值又來告病這一出!

不知道的人,以為這內閣是他傢俬器,來與不來,全憑其一願;

這國家之俸祿,難道是白領的嗎?”

上官景略便是皇后的父親上官蒙,景略是他的字;小皇帝對這個國丈怨言頗深,因此話說地也很重。

本來她還指望國丈能在朝堂上、內閣中幫自己說兩句話,分擔些壓力,可這老傢伙倒好,一遇到尖銳的問題,就當起了縮頭烏龜。

上官蒙再怎麼懶政,也是在座三人的上官,他們自然是不願意得罪這個老臣,因此不敢應和。

孫若昌將手上的一份奏本往皇帝身前舉了舉,“陛下,此事緊急,請陛下過目。”

“兵部的事,不是戰事便沒什麼要緊事。”小皇帝絲毫沒有攬活的意思,斜倚在一張小案上;一旁的李雲棠十分有眼力見,斟了杯茶便奉了上去。

眼見天子這副模樣,三人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

心中盤算了半晌,錢仕林接過奏章再次奉上,同時口中稟道:

“陛下,自古德懋懋官,功懋懋賞,真定侯遠征東籲,破滅強梁,擒殺宵小,量其功業,宜封為國公之爵。”

這句話一出來,李雲棠總算知道這幾個人要幹什麼了:

南征東籲並滅其國的主帥,是懿安太后的親哥哥、真定侯高孝恭;由於他不是嫡長子,繼承不了榆國公之爵位,這幫文臣便想以此軍功,為其爭取一個國公爵位出來。

這估計,就是對太后給予內閣票擬之權的回饋。

在這些把持朝政之人的眼裡,堂堂國公之爵,居然成了交換利益的工具,還可以私相授受。

“好茶。”

小皇帝像個沒事人一樣,飲口茶後吁了一聲,絲毫沒有表看法。

但在她心裡,早已經有了主意:封國公可以,拿個好諡號來換!

不然的話,門兒都沒有。

國朝有滅國之功的將領不在少數,也沒各各得封公爵,憑什麼他高孝恭,就必須得有一個呢?

“陛下……”

既然兩位同僚都已聲,胡新建也不好什麼都不做,剛想說話,就被天子打斷:

“這封不封公爵倒在兩可之間,眼下最為要緊的,應該是給大行皇帝上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