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征服交趾與緬甸史(上)(1 / 2)

“天使請看......”

張憲秋迅翻查著那份航海日誌,翻到自己做過標記的那頁後,正要呈與李雲棠觀看,手中的日誌卻被後者取過,他的話音也戛然而止。

李雲棠自忖英語水平還說得過去,可奪來一看卻傻了眼——手中的這堆紙不但書寫極為潦草,且充斥著大量生僻單詞,像是用了很多特有詞或俚語,就連語法與他前世所學也是大相徑庭,整個呈現在他眼前就猶如天書一般。

“嗯,這確實是佈列提文字......”

頓了半晌,李雲棠就憋出這一句話,而後他想著說些什麼以緩解尷尬,那邊張憲秋又已經接上了腔

“天使想必已經看得清楚明白,只是尚有一些細枝末節,需要卑職來解釋清楚。”

說罷,張憲秋瞧瞧瞄了一眼李雲棠,見其臉色如常,又指著手中的日誌繼續說道

“卑職從中查閱了其啟航及到岸之日,現此船自廣州府(即番禺府,以後都稱廣州)至津沽府,其中時間用了十五日。”

“十五日?”李雲棠對這個時代的海運度沒什麼概念,緊接著便問道“那正常需要多長時間?”

“正常便是十五日,至多不過二十日!”

這個回答倒讓李雲棠一愣——時間這麼正常,像是沒什麼必要撿出來說道,而張憲秋倒是不慌不忙,緊接著便給出瞭解釋

“所用時間雖無不妥之處,但上面所書之事,卻有掩耳盜鈴之嫌!”

說著,張憲秋用手指著一行字母,特意將日誌湊近了李雲棠幾分,又介紹道:

“其中記載說,八月初十此船經過泉州府,港內有司以祭奠媽祖之日將近為由,不允這批夷商入港。”

李雲棠隨即反應過來,緊跟著便追問道:“你的意思是,我朝根本沒有這個規定,所以這日誌純屬杜撰,他有欺瞞之舉?”

“嗯……其中原委,還請聽卑職細細道來。”

張憲秋委婉地否定了一句,而後續道:“閩省確有此規矩,每年九月初九祭奠媽祖,而通商之口,則會提前一月禁止外夷入港——”

這解釋聽得李雲棠有些不解,而張憲秋確是話鋒一轉:

“但此規矩,今年已被廢除!”

被這麼一提醒,李雲棠瞬間明白了眼前這位局總的意思:

這一船的外夷如果靠了岸,必然知道入港的禁令已經解除;而如今他們卻說被拒之門外,那肯定是沒上過岸。

既然沒去過泉州港,直說即可,可他們卻偏偏要編出個被拒之門外經歷,事情就必然有蹊蹺!

想通之後的李雲棠露出些訝色,試探著問道:“僅僅靠這些蛛絲馬跡,你便猜出了他們想要作甚?”

“先前查出了一些禁止外流的書籍,卑職便覺著布夷不懷好意,便繳了他們航海之日誌,欲從其中尋得些有用的訊息,卻未曾想到有這麼一處破綻。

卑職認為此事幹系重大,所以便……

用了刑!”

一面說著,張憲秋一面用旁光觀察著李雲棠,見其未對用刑二字有所反應,心中更加安定,進而道出了夷人所供之言:

“幾個夷人也不是什麼鐵骨錚錚之輩,分開用刑後,他們所供大差不差;都說是從天竺運了幾個本國之人,並在泉州附近的海域給了他們艘小船,送其上了岸。”

至於這船人改日誌的事情,張憲秋倒是沒有細說,但李雲棠卻猜了個大概:

泉州港舉世聞名,路過之商人鮮有不入,他們本就做賊心虛,過而不入又更顯反常,於是便依照經驗編出一個入不了港的謊言,誰知異變陡生,這謊言便被識破了。

這思索只消得片刻功夫,心裡對事情有個大概估量後,李雲棠有些急切地問道:“可知道那些偷渡之人,上了岸是要去往何處?”

“已經探查清楚!”

張憲秋合上了那本日誌,接著伸手指向不遠處的一張頗為精細的大漢輿圖:

“幾個布夷都說,上岸之人要去名叫‘甕臺瑞’之地,可是我大漢疆土之內,未曾聽聞有此地方;

本來卑職是一籌莫展,但這警蹕南衙之中恰好有一廣府人,據他所言,這地名與粵話中的安溪縣別無二致,經卑職去京師中廣東的會館驗證過後,確是如此。

而這安溪縣,正好就是泉州府所轄之地!”

李雲棠順著那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輿圖所標的泉州府城旁,看見了用新墨點上的安溪縣,而後回問道:“這安溪縣,有什麼值得布夷惦記的東西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