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乾坤逆轉 鄧綰倒臺(1 / 2)

愛子去世之後,自己離職之前,悲憤交加的王安石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奏請皇帝將鄧綰等人罷免。這是他在位期間被皇帝接受的最後一次建議,因此值得注意。

成都雙流人鄧綰是因為擁護變法而青雲直上的。他原本是寧州(州治在今甘肅省寧縣)通判,相當於副州長。這樣邊遠地區的地方小官一般難入宰相法眼,鄧綰卻在朝野上下對新法議論紛紛的熙寧三年十月上書朝廷,聲稱:吾皇任用千古賢相,頒佈青苗和免役等法,寧州民眾無不載歌載舞頌揚聖澤。以臣親眼所見推而論之,可知天下皆然。

王安石大喜過望,將鄧綰推薦給皇帝。

神宗問:認識王安石嗎?

鄧綰答:臣不認識。

神宗說:這是當今的古人。

又問:認識呂惠卿嗎?

鄧綰答:也不認識。

神宗說:這是當今的賢人。

鄧綰退下,去見王安石,兩人一見如故。

王安石問:家屬也一起來了嗎?

鄧綰答:匆匆進京,未知所使,不敢俱來。

王安石說:為什麼不一起來?我不會讓你走。

宰相陳昇之和副宰相馮京卻決定讓鄧綰回寧州,只不過由副職晉升為正職。鄧綰大為不滿,公開發牢騷說:大老遠地把我叫來,怎麼還讓我回去?我不幹!

旁邊看熱鬧的人問:那你認為該做什麼官?

鄧綰說:總得弄個館職吧!

館職就是唐宋兩代在史館、昭文館和集賢院等處任職的官員,所選皆天下俊才,一經任命便是名流。眾人見他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便問:難道不會是諫官嗎?

鄧綰說:那也理所當然。

這實在貽笑大方,京師同鄉更是羞與為伍。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傢伙果然被任命為集賢校理,在館職中屬於中等。於是鄧綰便說: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small>[26]</small>

呵呵,小人得志啊!

兩個月後,王安石也宣麻拜相。

從此鄧綰官運亨通。熙寧四年四月,他成為最高監察機關二把手侍御史知雜事,同時兼任司農寺(國家農委)的負責人。我們知道,司農寺是熙寧變法期間的重要機構,諸如青苗法和農田水利法都由其制定推行,之前的正副長官分別為呂惠卿和曾布。由於呂惠卿父親去世必須居喪,王安石便讓鄧綰接替了呂惠卿。鄧綰也沒有辜負王安石,上任第一天就彈劾富弼拒不推行青苗法,給了反對派沉重一擊。<small>[27]</small>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4511F.jpg"/>

敦煌61窟壁畫中的宋代收割場景。據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王安石很滿意。

於是到熙寧五年二月初三,鄧綰便代理御史中丞,成為最高監察機關實際長官。這是破例的,因為由知雜事而升任中丞,之前從未有過。事實上,鄧綰屢創奇蹟:不經考試便由通判而任館職,半年之後到御史臺做秘書長,只用十個月就擔任長官。如此平步青雲,簡直就是坐了直升機。

對此,神宗給出的理由是:鄧綰不嫉賢妒能。<small>[28]</small>

但是到熙寧九年十月初五此人被罷免時,皇帝陛下的御批卻是:鄧綰居心險惡,天性奸詐。論事薦人,都不講政治規矩。哈,措辭如此嚴厲,可謂雷霆霹靂。<small>[29]</small>

請問,這又是為什麼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