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165章 你真成女版陈世美了啊(第3页)

第165章 你真成女版陈世美了啊(第3页)

你们应该没有看到上一期的《人民文学》,林火旺用笔名海子在上面发表了一篇《伤痕》小说。

这篇《伤痕》小说造成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引发了一波《伤痕》情绪,甚至是……引领了一批文化界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最后甚至还引起了老人家的重视,给这一类的文章定了性。

老人家认为,这一类对特殊时期的反思,是正确和有必要的。

因此,这一类伤痕文学,可以发,大胆发,多多发。

所以……

我觉得,应该距离林火旺投稿《亮剑》不远了,也绝对是可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

“哇!那真的是太好了。《亮剑》这么好的小说,要是不能发表,只有我们几个看过,那可就太可惜了。”

赵蒙生也是叫好道。

不过这个时候,陈静又忧心忡忡地说道:“不过,现在林火旺的情况,恐怕不太好啊!

今天出门的时候,我买了一张《人民日报》,上面……上面有一篇文章叫《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

是那个《吉省日报》的记者钱淑珍写的,在我们走了以后不久,柳茹梦和林火旺离婚了,还说了……很多伤人的话……”

“什么?梦梦妹妹和师父离婚了?怎么会这样?”

赵蒙生也是大惊地叫道。

“不可能吧!会不会是假新闻啊!我们在的时候,你们又不是没有看见,梦梦妹妹和师父有多恩爱。

说他们是模范夫妻都不为过,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离婚了呢?”

黄小力也理智地分析道。

“对!我早上来的时候,也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里面有一些很不合理的地方呀!

上面说,柳茹梦是为了回城,才和林火旺离婚的。

这明显就不对呀!柳叔叔现在平反了,哪怕不使用手上的权力,按照规定,柳茹梦也是可以回城的,甚至不用离婚,把林火旺一起接过来,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再看上面那些柳茹梦说的话,太反常了,她怎么说出这么多伤林火旺心的话呢?”

徐小东也是开口分析道,最后下结论说道,“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误会,或者说,一定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内情在。”

“可是现在,好像事情也闹得很大。你们也知道,林火旺的笔名海子是多有名气。

当初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全国的青年们,都羡慕海子和妻子的爱情。

现在却以这样的离婚收场,许多人都接受不了,差不多全国各个省份的日报都转载了这篇报道,大家都在骂柳茹梦呢!”

陈静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

“还好,报道里并没有写出真名来。否则的话,柳茹梦现在即便回到了上海去,也绝对不安生的。”

徐小东最后还是很理智地说道,“你们几个嘴巴也要严实一点,不要将林火旺和柳茹梦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其实说白了,就算真的有问题,也是他们两个人感情上的问题。

我们这些外人,怎么插手都是不恰当的。

现在关键的是,你们俩把这个西郊靶场的队伍给拉出来。

我去向上面打报告,特批你们场地和一批训练的设备,老赵、老黄,你俩可得好好争气一次咯!”

“放心吧!小东哥,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期望的。”

赵蒙生握紧了拳头,十分有把握地说道。

……

而另一边,当《沪上日报》和《人民日报》上都刊登了钱淑珍的《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整个上海各大单位里的干部们,也都纷纷议论了起来。

“你们看,这报道里说了。海子的妻子,是从上海插队到东北的知青。那岂不是说,她现在回到了阿拉上海来了?”

“海子的妻子是上海人?我呸!真丢阿拉上海人的脸……”

“郭处长,你的女儿也是到东北插队回来的,你问问她,知不知道这个海子的妻子。

要是知道她家在哪里,我都想上门去好好骂骂这个贱女人了……”

……

外事办的翻译局里,郭琳娴今天来上班,就听到了如此多关于此事的议论。

这些同事都在纷纷声讨着报道里的海子前妻,觉得她丢了上海人的脸,怎么能干出这么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的事来呢?

上海人虽然经常给人小气、精明和计较排外的印象,但本质上上海人是十分要面子,在乎自身名誉和荣誉的。

尤其是当发现有个别上海人的行为,玷污了整个上海人的风评,就会非常团结一致的声讨起来,甚至大有将其开除出上海户籍的意思。

“我还没看过这篇报道,具体的内容不太清楚,先不予置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