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703工程”的誕生

————————

第二天,卡圖科夫來到了新式坦克的測試場地。場地不遠處的看臺上,擺著一個大帳篷,帳篷下面是卡圖科夫在前線想都不敢想的珍饈美味——糖,蜂蜜,肉,沒有雜質的麵包。

看樣子今天來視察新坦克的除了卡圖科夫這個掛名工程師和裝甲英豪,還有其他的大人物。

沒過多久,大人物們一個接一個的坐車來了。其中有卡圖科夫熟悉的,但更多的是卡圖科夫根本沒見過的人。和經歷過戰場的指揮員們相比,他們大多體態顯得臃腫,臉色也帶著春日到來的紅潤。

看到這些,卡圖科夫的脾氣也是上來了,他素來看不慣這種事情,也就索性離開了帳篷裡士兵為自己準備的位置,轉而去看臺的另一邊,和工程師們站在了一起。

一個多小時後,新式坦克的現場測試開始。

第一款坦克樣車來自科京武器設計局。

這款坦克的炮塔和現在正在服役的Is-2重型坦克的炮塔沒有什麼區別,也同樣搭載著122mm口徑的火炮。這種火炮能夠對德軍大多數坦克構成致命威脅,但德軍此時已經開始漸漸的加大虎王坦克的產量,122mm口徑的火炮在後期的戰鬥中可能會有些乏力。

卡圖科夫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一旁來自科京武器設計局的工程師解釋說

“將軍同志,這款坦克主打的是正面防禦,協助步兵推進戰線的。炮塔正面的弧形裝甲板厚度已經增加到了18omm,沒有任何德軍反坦克炮能夠從正面將其擊穿。”

卡圖科夫看著場地裡緩慢繞圈行駛的坦克說

“是的,18omm就算是虎王坦克也沒法輕易打穿。”

待到坦克正面轉向卡圖科夫這邊時,卡圖科夫才現這款坦克的上裝甲形狀,正是那種別出心裁的箭簇形中間尖銳的向前突出,接著左右兩側向後傾斜,構成了一個極大可能跳彈的角度。

記得在穿越前和姐姐一起玩遊戲時,卡圖科夫就曾聽到姐姐的怒吼

“打不穿,根本打不穿,為什麼,又跳彈。”

想到這裡,卡圖科夫不自禁笑出了聲。他幾乎已經看到德國人面對這款新坦克時的慌張樣子,和被連續跳彈帶來的無能狂怒了。

場地行駛沒有任何問題,轉彎,急停,突然換擋加等操作也沒有讓坦克動機熄火。從第一次展示的角度來看,這款樣車是幾乎完美的。

第一款坦克獨特的上裝甲

第二款坦克樣車來自設計師科京和埃爾莫萊夫。

這款坦克的上裝甲參考了T-34坦克的設計,由一塊完整且大角度傾斜的裝甲板構成。該裝甲板的厚度達到了驚人的11omm,其等效厚度是T-34坦克的兩倍還要多。更大的角度,也帶來了更大的跳彈機率。

不過大家都沒有對這款坦克的上裝甲做過多討論,因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款坦克造型奇特的炮塔上。

鍋蓋,是卡圖科夫給這款炮塔起的俗名。圓潤,光滑,是形容這款炮塔的最佳詞彙。雖說這款炮塔搭載的還是122mm的火炮,但在防禦力上面,圓頂炮塔可比一般的弧形炮塔有著更為強大的全面防護力。即使該坦克遭遇了德軍的側翼襲擊,那圓形的炮塔也有極大的可能彈飛炮彈。

第二款坦克獨特的鍋蓋形狀炮塔

簡單的繞場一週後,展示環節就這樣結束。之後兩款樣車來到了場地的起跑線上,開始做度測試。包括倒車度,轉彎半徑等等,都要在度測試的考察範圍之內。

黃昏時分,第一階段的展示和測試結束了。隨後場地立刻開始了實彈射擊實驗,看臺上的大人物們也是早早的就回避了。

卡圖科夫這個掛名工程師和裝甲英豪參加了晚上的檢討會,討論兩款樣車孰優孰劣。

設計師科京和科京武器設計局拿出了兩個不同的方案,這其中有什麼利益關係就不用多說了。雙方都爭論的非常激烈,檢討會變成了辯論會,每個人都在想辦法抹黑對方的設計,而不是提出自己設計的優點。

卡圖科夫是最不喜歡這種場合的,爭來爭去又沒有個公理,誰都說自己最有道理,到最後就變成我說火車快你說飛機快的無聊場面。

所以卡圖科夫始終都一言不,就只是看著,聽著。

其實在卡圖科夫參與這場坦克立項測試之前,就已經有一款被命名為“7o1”工程的重型坦克進入了試製階段。但很可惜的是,紅軍高層給重型坦克的限制是5o噸以下,而“7o1”工程重型坦克自重達到了55噸,滿載彈藥燃油之後重量還會再增加。

再加上製作工藝落後和試製品質不佳等各種其他問題,“7o1”工程重型坦克便被擱置了,這也促成了今天這場坦克立項測試的出現。

在卡圖科夫看來,今天參與競爭的兩款坦克都只是Is-2重型坦克的改進版,談不上什麼更新換代。如果卡圖科夫有決策權,那麼卡圖科夫會在幾個月前就會強行批准“7o1”工程重型坦克的量產,好讓紅軍能夠更快一步的完成坦克的更新換代。

————————

【說實話,那時候卡圖科夫的想法還是有些天真。因為不管是“7o1”工程重型坦克還是從“7o1”工程重型坦克脫身而出的Is-4重型坦克,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即使是車裡賓斯克?基洛夫工廠(chkZ)全力投入Is-4的量產,1947年只生產了55輛,1948年也只增加到155輛。因此即使卡圖科夫在那時候能夠強行透過“7o1”工程重型坦克的量產計劃,之後也一定無法實現真正的量產。

——以利亞·施瓦茨——1951年——華沙。】

————————

之後的幾天時間裡,雙方對坦克設計方案的爭論仍然沒有停止。直到5月23日,才有人想起卡圖科夫這個裝甲英豪,也好奇他為什麼一直在會議上沉默不語。

在最後的立項大會上,卡圖科夫站在科京身邊說

“目前透過初步測試的兩款‘5o噸級’坦克都表現出色,也都有各自的優點。比如箭簇形的上裝甲具有良好的正面防護,而圓形炮塔具有更好的全面防護。所以我在此有一個提議為什麼我們不將兩款坦克的優點結合起來,做一輛新的出來呢?”

喜歡從蘇德戰場開始的元帥之路請大家收藏從蘇德戰場開始的元帥之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