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孟拱論戰(1 / 2)

胡康河谷的戰役隨著孟關和瓦魯班的攻破而宣告結束。

駐印軍乘勝追擊,田中新一帶著日軍第18師團的殘部逃進了孟拱河谷。

孟拱河谷地勢險要,南北長112公里,東西寬1o至2o公里不等。河谷兩側大都是33o米以上的峭壁,壁立千尺,陡峭難登,被稱為“豎布山”。

谷地南高北低,江流其間。南北走向的南高江將河谷劈為兩半。

谷內的加邁和孟拱兩大重鎮隔江對峙,攻守相望,互為犄角。

由胡康河谷出堅布山口後,有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公路直達孟拱,出孟拱河谷後即是密支那。

孟拱還有一條鐵路通往密支那和曼德勒。

日軍見駐印軍勢不可擋,立即調集原防守在密支那的114聯隊一部和56師團的146聯隊一部,增援加邁剛補充完的55聯隊和56聯隊。

對於河谷內的地形,川軍團的那一撮老兵非常熟悉,第一次進軍的時候,他們就曾經到過這裡。

尤其是李連勝,在谷口的河灘陣地上遭遇日軍的伏擊,深受重傷。後來,被龍文章和王飛他們相救,傷好之後回到虞師,加入到主力團當了營長。

此時,駐印軍和日軍都在積極備戰,現在是雨季,山洪爆,峽谷內的南高江水勢上漲,江面寬有幾百米,道路更是泥濘難走,泥漿可沒到膝蓋。

這樣的天時地利,對駐印軍的炮兵和坦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在孟關的臨時指揮所,駐印軍的高階將領們正在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內容主要是對胡康之戰的總結,以及接下來對孟拱河谷的戰略部署。

胡康河谷圓滿拿下,本應該高興的事情,不過,史迪威並不是很高興,不僅僅是因為廖耀湘和孫立人與他的指揮產生了分歧,還有一點,前一段時間,他和校長鬧得也不愉快。

在駐印軍進行反攻之前,校長命令他說,在戰術上,要用三個中國師對付一個日本師。

如果日本人起進攻,則要用五個中國師去對付一個日本師。

校長命令他一定要穩妥行事,讓日本人採取主動。只有當日本人的攻勢停下來,開始後撤時,中國軍隊才能起反擊。

校長還警告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集結部隊。如果中國軍隊一集結便會立刻被日軍殲滅。

史迪威則主張用縱深防禦戰術,即部隊要一個方陣接一個方陣連續出擊,距離不過5o公里。

校長對駐印軍的戰鬥力很信任,但史迪威提出來的觀點與米國的軍事理論完全相悖。

米國的軍事理論強調進攻而不允許把部隊化整為零,削弱其戰鬥力。

史迪威是一位戰術專家,對華夏軍隊有深入的瞭解,對校長有意放棄主動而感到特別生氣。

而且,他在華夏呆的時間久了,成了一箇中國通,他已經認識到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方面來看,都很難依靠果黨去戰勝日本侵略者。比如援助的物資,本來很多,到了士兵手中就很少了,這種事情真是讓他大開眼界。

同時,他還認為紅色武裝代表著華夏的新興力量,同意政治顧問戴維斯關於向延安派遣美軍觀察組的報告。

由於這件事情,因而受到校長的冷遇,他們的關係也日趨惡化。

校長已經兩次申請米國方面把他調走。

現在,會議還沒有開始,各師的師長、副師長紛紛落座。

孫立人、廖耀湘、虞嘯卿、任善非、唐基、高士會,還有大嬰、米國的幾個將領,都在下面暗中觀察著史迪威的臉色。

只不過,史迪威的臉上滿是皺紋,戴著一副眼鏡,看不出喜怒哀樂。但從至今沒有說一句話可以判斷出,這位米國6軍中將不太高興。

過了一段時間,從外面走進來一個米國中校,朝著史迪威小聲說了些什麼,史迪威說道“讓他進來吧。”

眾人都很疑惑,不知道史迪威在等什麼人。

這個時候,王飛內心忐忑地站在會議室門口。照理說,這種高階別的會議,他一個團長是沒有資格參加的,但史迪威將軍專門派人把他叫了過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一定是因為上次不服從命令的事情。

“報告!”王飛朝著裡面的所有高階軍官打了一個標準的敬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