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有所住見其性(1 / 4)

繼續回到有關“般若、菩提、菩薩、如來、自在”等等我們大眾所不能完全明瞭的論述中;即,如果我們不能夠完全明瞭,那就一定更是要完全明瞭,不要逃避任何的“未知”。

道是不存在“未知”的,其存在“未知”就是在給自己樹敵,而樹敵的結果就是斷送或者兩敗俱傷。

因其一切的提出都是有關於我們對於“自然、虛空、空無”為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著相觀念;即我們一定是要沿著無字天書所提供的思路,因為這顯然就是道的做法,在不異中易,在不變中變,以不變應萬變,才能萬變不離其宗。

其“道”是無常的虛空真相,即,“我”是自然的變化,為一炁所化;

但其歸根結底,“我”就是“空無”,因為只有當“我”是空無的時候,眼前這個真正的我才能夠因為“變化”得以“變通”而“顯化”出來。

那麼,這個“真我”是否就是“空無”的,是叫自性本空。

不是在講唯心,而是在講“物理”,物理是沒有心的,物理也不只是度加度,那些都是名可名的著相定義;而真正的物理,就只是在如實地說明這個世界是什麼,所以我們的言語文字,也會常常不出現“主語”;

因為很明顯我們大概都是最瞭解自然的一群人了;而即使是講理論,也很少會將“我”提出來;因為“我”可以說,什麼也代表不了,充其量給你八九十、一百十年的使用許可權就沒了。

只有唯心的人,或者在想要去唯心、維護自己觀點的時候,才會講“我”。

更過分一點的講,唯物、唯物質主義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唯心;即,只要是不能夠徹底知道這個世界真相的人,都可以說其是唯心;因為他的一生就是在跟著自己的“心和感覺”在走,在試探在研究;

覺得這個世界上擁有、存在“物質”,而不明白物質是怎麼來的,而如果只是靠別人教給你的就覺得有,而假定它就是這樣,這不就還是不瞭解什麼是物質嘛,這不是唯心是什麼;

當然,也因為時代的不同,相比於無神論和唯物,唯心讓我們走了很多的彎路;甚至於因為有神論,而令無數人被矇騙教唆,以其不過是為了集權,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已;

而其,我們當真是因為唯心,所以才走了很多的彎路嗎,是因為不足夠明白這世間的“常理”,對於世界的不解,所以“妄作兇”;

不要覺得我們受到過教育並且聰明過人,眼睛看得見實況,在遇到危難時,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方法和手段去化解危機,並且能夠預見預判得了未來;

其的確很優秀,但是,大概也就不過只能夠優秀上一百年。

一百年,才一百年而已,何其之短;

我受點苦,受點累,在心裡留下點你給我帶來的陰影面積,挺挺這輩子也就過去了;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其我們的道也是相當地不容易,既如道在心安理得。

處眾人之所惡,才能估幾於道;多少人幾輩子才能修來這和道一樣受盡苦難的福分,這樣的道,它不香嗎。

而既然,觀自在菩薩在般若中行深多時,那麼其被描述為真相性智慧的“般若”一詞顯然也就真相大白了。

而也是否就是說有“般若即我”、“般若度了我”這一說;但顯然都是具有和帶有定義性的詞彙;需要深入瞭解的當然是真相性的事情了,而這個世界卻是根本不存在假的事物。

其也有“環境”的這樣一層意思在其中,境由心生,其“心與性”便是我們所習慣的那樣一種“變化模式”,即,在這樣的一種真相大白的環境中,我們才會明白什麼叫做無我,而我又是誰。

其我本虛空藏,無智亦無得(引用);

那麼,其“般若”是否就是在說知道自己是誰,以及要做什麼事;般若眾生環境,度我;即,眾生的智慧環境,度我。

知道了“我”是誰,那麼行深般若,以及“身是菩提樹”等詞述是否也就可以明瞭。

而或許,我們並不能夠完整的講出、總結出“般若”是什麼,但顯然按照無字天書的推理過程,而也已經“意會”到了它的內涵。

即,眼前我們所有的字型,包括各種所看到的技能、技術,熟練度,不在於它們的名稱如何,而更在於,你以親身體驗所經驗、意會、總結到的那種狀態。

以上,眾多古來已久的言語,顯然也都是眾夫子在證道以及應道時所留下的結語,而當我們在曉有了真正“道”內在的意思後,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甚至於“無聲”,不立文字、行不言之教,而就哪怕只是以心傳心,也可通曉其中的真諦;

我想,這大概就是生之為人,區別於大多數事物的一個關鍵,因為“人”是可以透過“心、情感”,即這種“無聲無相”的感覺、默契和狀態去進行更豐富地交流的。

但又因為我們常常不能夠“明瞭”一些常規性的操作,所以才又要“時時勤拂拭,無使惹塵埃”。

即,無我,無他,無眾生相;一切皆無,但其我們所看到的又是什麼,物質又是什麼。

是假的嗎?

不是;

所以“相”是指什麼,指“變化”。

其相由心生,人的面相,全部都是“應有而在的變化”。

而其無所謂著不著相,如此才是“自在”才是“自然”。

以上匯總,引用我們已有覺者和禪師們所說的話,就是說,覺醒前“我在活著”;覺醒後,“我看著我在活著”;以及看著眾生如何活著;開悟前我以為我在度眾生,開悟後,我才知道是眾生在度我。

那些在重大災難中死掉的人,基本都是菩薩,繼續生還下來的人,都是福星。

需要一提的是,其我們並不是要在此提倡、宣揚某種概念性的理論,而是在“證”一切“有所論”;而即使是鬼神,我們也要儘可能地去說明清楚,種種事物的形象是什麼;

破一切妄,降伏己心;破一切相,降伏其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