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認知依賴症(1 / 4)

而因為,虛空的隱沒變化狀態,這個世界的平衡本身,是不會顯象的;因為,它已經透過動態的交易狀態把自身隱去了;就只剩下交易的動態變化狀態情況可以進行顯象;我們都是在平衡狀態下,所生成的不平衡狀態;

所以,只有以不變去應萬變才行;

所以,我們所謂的“認知”究竟是什麼;我們所謂的認知,就是一種自然的對稱不平衡變化狀態;

這其實是一件很細思極恐的事情;因為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處於“迷惑”狀態;

以其種花家,包括世界上的所有自然人,真的,就只能是“靠自己”;而也,我就再不曉得還能夠提出什麼意見建議了;因為,全都是“道可道”,多說無益;

除了自己去清醒和自覺別無選擇;那麼,教育的目的大概就只剩下一個目的了,就是“自覺”;

而就也挺悲哀的我們;因為,我們真的是對所謂的認知,太具欠缺性了;這是作為“種花家”人,很不應該的一件事;

因為,對我而言,種花家除了去傳承“自然·這個世界本質”的理念之外,就很難講我們是否真的還有所謂的可取之處;我們的處境就其實挺糟糕的;

況且,這樣的“自然”理念狀態,還是屬於“自然本身”;因為,種花家的文化其實就是“沒有文化”,因為,自然種花家的文化就是“自然”,也許曾經的我們很有底蘊,但是因為自然的緣故,就也不怕失傳,至少我們還有那麼多可以啟迪人們的書籍;

因為遲早都會有人重新醒悟,只是說,重新積累的話會比較麻煩一點,但也自有天命之人會去從事這種事情,帶有一種使命感,如同天將降大任般,而也使命感會讓人更加專注;

以其種花家的文化是無形無相,所以才可以道生萬物;

以其種花家的人應該更多地去了解“自然本身”,而不是所謂的各種“知識”,或者“誰人”的言辭理論;知識更像是一種技能,或者說雙刃劍;使用知識這樣的刃器,總會有傷到自己和他人的時候;

因為,凡所有“在”,皆為非均;因為,真正的“均衡”已經早已在這片“不均”中,隱匿起來了;就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能說是文化什麼的也都不是賺錢的行業,就是能讓我們在窮的時候,稍微好受點;因為就還有可以去專注的事情,還有自然陪著;安貧樂道、潛居抱道,找件自己願意去從事的事情做;

就只是苦了那些還心心念念惦記著種花家文化復興的人,因為這段里程中的心裡和生理肯定是不好受的;

以其有道之極為華夏,無道之極為夷狄;所以,此時的你是否是具有那麼一點點的瞭解“道”,以及“道”於人為而言是要變化為什麼樣的認知狀態;

只能說是……歷史又要重新上演了;因為,當種花家再次醒悟這樣的認知後,同時它又會再次作出自己曾經“道化”般的舉動;

但不管怎麼樣,儘可能地不要去故意使壞吧;無論如何,保留一份本身的樸實;再就沒什麼好說的了;自求多福吧;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所有一切該說的,古書中也都有說,至於一切的結果和實際狀態如何,盡人事聽天命,惟道是從吧;因為,我始終覺得即使一切消失不見,也都還會再次重新來過,自然的變化狀態,自然肯定是比我們的計劃和各方面理念狀態是會更厲害一些的;

因為,起碼也是先有了自然,後才有了我們;只能說是,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自然;

就也,無所謂我們是叛逆還是不叛逆,要去與天鬥或者怎麼樣,因為,“自然”自有它的策應狀態;我也不知道這種叫什麼,總之一切都是自然的變化狀態;

再就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想太多的話,我的豬腦也會過載;因為,這個世界就是,你提到什麼,什麼就會被誤導,存在被誤導的狀態;所以,就自己看著辦吧;

因為所有好壞都是我們自己受著;願意覺醒一點,你就自己多去了解一些所謂的認知狀態,不瞭解就也是生活一輩子;

因為反正種花家的這種認知也不存在考試,全憑個人愛好;願意相信什麼就去相信什麼,反正其實一切也都是虛成的,看著信,對任何事物都保有一份尊重;

因為,其實我們所追求的其實就是說並不是“那件事物”,而就只是在“追求自身所刻印的思維理念”;

我們所謂的“追求”並不是真的在“追求”,而是,實現“自己對自己的理念補充狀態”;

因為,一切也都是“自己去完成對自己的心中所想”,一切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罷了;因為,所念所想,也都是從自己的自身身體所形成的理念中出的;

即,你覺得你是為了他人,但是,那個他人也只是殘留在你心目中的“相”;

你的一切行為舉止,其實就還是在“圍繞著自己”在進行,在求以自身的心裡作用;

心外無物;

只是,你在用你自身的自身中的一種理念,在對另一種理念進行作用;一切只是你在看到現象後,利用自己的生物性而自導自演的一種狀態;

但也,人和人之間的聯絡就是靠這種“相”在進行交流的;因為,我們就是“識相”的人,靠這種對相的記憶去對各種事物進行辨認;

而這種“相”是怎麼儲存在我們的頭腦中的呢,以其在我們的成長中,大腦就好像是“峽谷·山谷”一樣,當山谷裡流來了水流,那麼,我們便就有了這樣水的記憶,當我們在這樣的山谷中放進去一塊巨石,那麼,巨石這樣的相就也會停留在我們的腦海中;

那麼,如果巨石一直存在,我們此時對巨石就一直存在記憶,而如果,因為“風”的原因,對巨石形成了風化,那麼,我們對於巨石的印象和記憶力也會變得模糊;但因為模糊,又會形成一番新的景象;

直到我們老去,山谷也漸漸變得乾涸,水流的逐漸消失,導致了生態生紊亂,山谷中的許多植被(神經細胞)得不到滋養,變得大腦衰退;

腎主骨生髓,是吧;

即,腦海中的髓這樣的水流不足時,記憶力會下降,比如在縱遇時,第二天人就好像腦子都是麻的;腦子和頭腦的反應情況也會變得不夠數;

就好像,山谷變得不通氣了一樣;而不通氣就是因為,要麼山谷中的植被儲存的太多,要麼就是,不具有“水流的流動性”;

因為,當水開始流動時,風就會出現;

而也,頭腦中的“水流”不夠時,就是說,頭腦中的“水流”就好像天池一樣,源自於“水的汽化和降水”,那麼,當水到不了頭頂的天池時,就是說,此時的水或者說骨髓、腦髓,更多的是處於一種下流的狀態;

下流這個詞,好像也就是這樣來的;

而就是說,我們頭腦中的記憶,就好像一片會變化的“空谷”一樣,以其中是否具有生機,以及曾經的生機被後來的生態群所掩蓋,所以你對於三歲以前是沒有什麼記憶的;

是因為,在生命剛開始的時候,你頭腦中的“空谷”生態系統並沒有多少的事物,而後隨著你的記憶開始豐富,山谷中出現的生態變化情況,將原本就不多的生物群掩蓋和替換掉了;

所以,你對於後來的事物變化或許還有記憶,而對於曾經“空”的“空白”狀態卻瞭解不多;

腦子的記憶和自然的生態變化差不多,因為,大家都是同出一脈的自然狀態;因為,如果去研究神經元什麼的話,我這裡就還沒有顯微鏡什麼的;而且,如果要靠開顱才能去了解一些事物的話,那也太血腥了;如果不能以象測藏,只能說是,我的這些所謂認知,還存在很大缺陷;

甚至於連“相和象”都不要去看,就只是“道化”,在一種毫無資訊量的狀態中,去進行辯證;以道觀物地去進行推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