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小說:紅樓之不平事 作者:外鄉人

當今眯著眼睛打量了元春許久,半晌才沉著聲音問了她一句,所言皆是屬實?

“自然。”除了中風在床不能言語行動的老太太和下葬的焦屍,當事人就是她親老孃,這事早就對好了口供。

當今見元春一副斬釘截鐵的樣子,雖不全信,卻也將此事記在了心上準備派人去仔細調查一番。此時再看一眼元春,什麼都沒說的起身離開了。

元春怎麼也沒有想到她為了讓自己和榮國府脫困的一個欺君說詞,竟然還讓她蒙出了一個真相。此時一臉恭敬的將當今送走,元春就面無表情的站了起來。

反正人都死了,她說什麼都是死無對證。

各人都揣著各人的心思,將一件本來很簡單自盡事件,弄得越來越複雜。

最後到底如何,也只能看個人的造化了。

不過古人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元春因緋歌的死受到了一定的波及,但也因為緋歌刮出來的平反之事再次成了無足輕重的人物。不然,剛剛覺得自己平安渡過一場無妄之災的元春,馬上又帶著全家老小卷入那一場是非裡。

且不說元春,只說被緋歌那一套平反天譴的組合拳打完後,當今整個人都不好了。

世人多愚昧,總說什麼皇權天授。其實多少神蹟皆出自凡人之手,已經無法計數。實際如何,當權者最是清楚明白。

大街小巷傳的謠歌也許深居簡出的人未必能親耳聽見,但煙花在夜空中綻放,在這個通訊靠吼,交通靠腿的時代,沒有霓虹燈的夜空,斗大的字,看到的人太多了。

這還不算完,動不動哪條街上的螞蟻就以跳廣場舞的方式來了個黑字方陣,然後在引來了眾人側目後又‘吃幹抹淨’的四散離去。

早前緋歌用的特製墨,又被重新弄了一回,原本可以堅持三天左右的墨跡,最後就只能堅持幾個時辰。

而這幾個時辰正好是天亮前寫好,等天亮後讓人看清了上面的字便消失殆盡。

對了,為了表示此事的真實性,緋歌打發走了身邊侍候的人,又找了理由支走了許顥,天不亮就爬起來,吹著氣哨進了皇宮又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在早朝的時候給當今送了一回‘錦旗’。

若說之前那些都可以歸類於詭技,那麼後一個輕風送‘錦旗’就沒辦法合理解釋了。

早朝上,眾目睽睽之下,一面紅底金字的,上書為睿樣王平反等字樣的錦旗從天空中飄飄蕩蕩的下來,然後穿過金殿正門,緩慢的飛進正殿,在文武百官驚駭震驚的視線上飛上臺階,然後在當今驚恐萬分的目光中緩緩的轉了兩圈,然後落到當今的腿上……

那一幕,必是要載入史冊了。

話說這得多大的冤屈,竟然讓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

看著落在腿上的‘錦旗’,當今彷彿在看一把四十米大刀在割著他的肉……唐太宗玄武門弒兄殺弟,隋煬帝滅生父……古今多少皇帝都幹了,為啥別人您都能睜一隻睜閉一隻眼,偏偏在朕這裡較針了呢。

朕不服,不服~~~

╮(╯▽╰)╭

一樁樁,一件件,哪怕這個時代的人識字的不多可因為各種奇葩的宣傳手法也叫人盡知了上天之意,若有違抗,定降天譴的大事。

早朝金殿上的事傳出來後,不等當今反應,轉天那群往日裡張嘴閉嘴都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朝臣們就開始請當今重新徹查睿親王謀逆之事。

只有重新徹查此案和找個替罪羊出來,然後才有理由給睿親王翻案平反。

當今是個順毛擼的毛驢脾氣,哪怕心裡已經認慫了。可到底鬱氣難消,不願就這樣妥協,於是當朝就甩了臉子駁回了眾朝臣的提議,回了御書房生悶氣了。

氣歸氣,但他也知道此事已經鬧得滿城風雨了,必須有個了斷。否則再拖下去必然會生民變。

至於那所謂的天譴……哼,朕才不信呢。

話說當今甩袖離去的這一日洽巧就是四月二十六,寶玉的生辰。

榮國府雖然風雨飄搖,又是分家又是中風的,但寶玉這個鳳凰蛋還有嫡親的老孃放在心底疼著。

沒了老太太張落生辰,王夫人就更不能委屈了自家寶貝兒子了。賈政看不上寶玉,又在趙姨娘的不懈努力下堅定的認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寶玉,王夫人為了叫兒子這個生辰過得順心些,還特特想辦法將賈政支到了城外。

賈政一走,王夫人直接打發人叫上三春,又叫了府裡其他閒人,直接在新居這邊開了兩桌小席為寶玉慶生。正熱鬧著呢,瞬間地動山搖,房上的瓦都直接震了下來……

與此同時,遠在幾條街之外的緋歌新宅裡,緋歌與許顥手牽著手在新宅子裡散步消食。此時臨近端午,花開極盛,路兩旁栽種的花草更是散發著濃郁的香氣。

新宅子不小,收拾的也極緋歌的心思。

這房子買來後,緋歌其實也讓人收拾了一回。只是當時沒想著這麼快住人,細軟便沒怎麼弄。

這宅子花園極大,小橋亭軒,池塘假山,暖閣曲廊,塢宇回峰……應有盡有。不過這樣一來能住人的屋子便不多了。

每日緋歌都會到池塘邊轉兩圈,擔心緋歌滑到池塘裡,許顥還特意讓人重修了一回。

這日,緋歌不改調皮的逗許顥玩,便發現這彎活水池塘裡面的池水開始向上翻湧,帶著土腥味,渾濁極了。

見此,緋歌一雙眼睛瞬間瞪圓,直接池塘著急的說話都結巴了。

“地,地地地,水,水水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