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寸光陰(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老道長為凌家子弟講解《易經》的第一卦:乾卦。

老道長說:乾卦是宇宙人生的第一個密碼。“潛、現、惕、躍”是宇宙人生由低至高的奮鬥過程,而“飛龍在天”則是展的最高峰;當到達了最高峰,就一定要提防“亢龍有悔”!如何防止盈滿則溢、盛極必衰、好事變壞?就要在“現、惕、躍、飛”的狀態用到“用九”,“用九”的意思就是指做人要謙虛,心存敬畏,不要居功自傲,要將自己得到的所有榮耀歸於上蒼厚賜。

我在現代時想學《易經》,卻不曾想到,剛開始學習時,就回到了大明;又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在大明,遇到老道長這位高人,為我開講《易經》!

真是三生有幸!

這時日已近午,小道士過來告訴我們,齋飯已準備好了,老道長就對我們說:我們先吃午飯吧!

我們就一起到後堂吃午飯。

吃完午飯後,各人都稍作休息了半個時辰。

在前邊老道長就曾經給我們講過,午時是天地最熱的時候,人在其中,要避其鋒芒,中午的時候,可以的話就選擇休息;中午的休息可以讓下午的活動保持良好的體力。

古時候的半個時辰是現代人的一個小時。

午睡的時間不宜過長,以15至2o分鐘為好,但是凌家子弟人數較多,熙熙攘攘間,老道長就為我們預留了多一點的時間。

話說回來,古時候沒有鐘錶,古人就怎樣獲知時間的呢?

先秦時候,有《擊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從這歌詞中,看到那個時候的人們,生活雖原始簡單,但內心滿足。

西周的時候,人們明瞭圭表與日晷。但這兩種測量時間的工具的缺點是:必須依靠陽光。

圭表分為兩個部分,垂直於地面的一個高高標杆或者石柱,叫“表”;正南正北平放在地面上的測量影子長度的刻板,叫“圭”。圭上帶有刻度,叫“分”、“寸”;陽光照在表上,影子落在圭上。

現代稱作的鐘表的“表”就是從這裡來的;為人師表的“表”,也從“圭表”中延伸出來的。

日晷的樣子跟現代的鐘表很相似,一個帶有刻線的晷面,成一定角度,斜向天空,太陽自東往西,晷針的影子落在圓盤上,就是當時的時間。

在現代的北京故宮太和殿前,就有一個日晷,象徵皇帝擁有向天下萬民授時的最高權力。

古人常稱時間為“一寸光陰”,寸來自圭表,光陰來自日晷。

圭表和日晷太昂貴了,只有皇家和大富大貴人家才用得上;普通平民百姓,出行在外,看時間還是主要靠太陽和公雞打鳴。

靠太陽實在太被動了,人們在漢代時,研究出用水的漏刻。

漏刻的“漏”是指“漏壺”,也就是有一個小洞的盛水的水壺;“刻”指的是“刻箭”,也就是帶有刻度、類似尺子。

漏刻製作相對容易,有錢人家都可以擁有。

東漢時,張衡明瞭水運渾天儀,以水滴作為動力,齒輪轉動,使渾天儀均勻圍繞軸心轉動,轉動一圈就是一天。

但是這個水運渾天儀,是一個龐然大物,除了官方,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擁有。

我現代時,曾專門到山西地質博物館,看過跟東漢時的科學家張衡明的渾天儀一比一的現代仿製件;據稱真正的文物,是1437年明代按舊圖所制的渾天儀,現實物存於紫金山天文臺。

不過,我在現代看到的渾天儀是用作測定星體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運動的儀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