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合法遷居(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老道長與我和凌軒三更約會,老道長說只為履2o年前答應賈仁的諾言。

老道長想不到的是,等來的一男一女竟是凌家子弟數十人中的兩位;而且其中一個是自己在穿越前的現代讀大學的學生。

老道長教導凌軒,在人生中要好好運用乾卦的潛、現、惕、躍、飛、亢這六字密碼,另外,要勇當凌家的中流砥柱,肩負起家族興旺的責任;在家族經營上,謹記乾卦的元、亨、利、貞這四個字。

老道長特別叮囑我,既來之,則安之,要懂得活在當下的重要性;記住自己身負上天賦予的使命,一定要學會韜光養晦;做好坤的角色,好好配合乾的凌軒,實現共同的理想。

其時,老道長並不知道賈仁當年為什麼如此重視這兩個摯友的後人,以致於早在2o年前就託付任務。

我是信任老道長的,一則他是我在現代讀大學時十分信賴的導師,二則他亦是明代道院裡受人尊重的方丈。

或許在明朝的此時,知道我的真實身份、理解我當下心態的人,也只有老道長了。

老道長在現代時,不但知識淵博,而且品德高尚,是一個令人敬愛的歷史教授,我覺得如果有他的意見,將會對凌家的未來有所幫助。

我對老道長說:遊教授,嗯、嗯,我還是稱呼你為道長吧!凌家族人有一個計劃,不知當不當講。

我扭頭望向凌軒,凌軒想了想,對我點了點頭。

老道長說:此處無旁人,你且說來,讓我看看能否參詳一番。

我就將凌家準備一族人遷居雲南的計劃講了出來。

老道長認真地聽完,然後告訴我和凌軒說:家族遷居雲南,尋找休養生息之地,這個想法非常好!中原地帶,日後難免有更多的戰亂和朝代的更迭,很難不被波及;但是遷居之事,你們無需秘密而行,反而要主動報備官府實行。

我和凌軒聽了,都覺得非常奇怪。

我問道:明朝不是吸取了元代的經驗教訓,人口管理非常嚴苛嗎?現在我們父輩走南闖北、出外營生,都需要經由官府出具路引,方可以透過地方盤查。

老道長說:正如你所說的,現在走南闖北、出外營生均需持官方路引,你們凌家準備用何口徑遷居雲南?

我說:我曾給父親一個意見,就是以行商的方式,將家族中人,分批出行;以貿易方式,漸行漸進;到了雲南後,尋找適合的市鎮,設鋪經營,留守長居。

老道長說:

明朝初年的確對人口流動管理嚴格,不準人口自由流動;但是,瑤瑤,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雲南一直是明朝統治者的心中擔憂,無非,就是地處偏遠,鞭長難及,雲南卻又能牽一,觸動朝廷的全身。

明朝初建的時候,並未收復雲南。當時在昆明的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密是前元的遺臣,佔據著雲南與北方的前元勢力遙遙相望,一直是太祖皇帝的心腹大患。

太祖皇帝數次派人勸降失敗,就動了殺心。

洪武十四年,明太祖皇帝派出傅友德任徵南大將軍、藍玉任左副將軍,沐英任右副將軍,從南京出,揮軍南下,劍指昆明。

洪武十五年,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密倉皇逃離昆明,後跳入滇池溺亡,明朝正式收復了雲南。

瑤瑤,這個歷史,你應該讀過的。

我點了點頭。

老道長繼續說:

太祖皇帝在平定雲南後,制定了“既定其地,因以留戍守”的策略,鎮守雲南。

當年三十萬的徵南大軍,在收復了雲南後,留了九萬士兵,由沐英帶領,留守雲南,用屯兵的形式,在當地屯民。

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密自殺,但他的族人三百餘人押解南京後,得到太祖皇帝的厚待,給了財物,讓他們這族人到了現代韓國的濟州島上生活。

說起來,現代的韓國,從前叫高麗,高麗王李成桂建立政權後,派使者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賜名為朝鮮。朝鮮半島後來分裂成兩半,一半還是叫朝鮮,另一半叫韓國。嗯,朝鮮的國名,還是我們明太祖皇帝起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