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茶馬古道(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族人上黃山的第八天早上,老道長讓凌軒請三叔四叔到側廳。

老道長叮囑我和凌軒,要對昨晚的對話內容保密。

但為得到三叔四叔的信任,老道長對我們說,賈仁當初雲遊至黃山時,曾提及凌家;老道長在黃山上,經常遇到四方雲遊的有識之士,聽到很多關雲南的訊息;希望能對凌家族人遷居入滇提供有用的幫助。

老道長此話一出,迅拉近了三叔四叔與他的心理距離。

我心裡想,老道長不愧是大學教授,接受過專業的學生心理學的培訓,短短几句話,就讓三叔四叔非常樂意聽他繼續講吓去。

老道長將昨晚跟我和凌軒說的關於凌家族人遷居雲南的說話,重複說了一遍,將重點放在以下四點:

1、響應朝廷號召,安全、合法入滇。

2、享受朝廷關於入滇移民的政策優惠,接受種子、資金,並獲劃分地畝、充分享受朝廷稅糧優惠政策。

3、以“商屯”的形式入滇,儘可能選擇昆明、大理附近居住展。

4、一定要爭取族人抱團聚居。

三叔聽了後說:道長,我們凌家世代經商,行市買賣就比較精通,耕田種地這個活,我們不擅長啊!

老道長說:今年朝廷會就下詔書,你們學耕種,是來不及了!

三叔四叔一聽,不由得怔住了,異口同聲地問道:道長收到朝廷下詔的訊息了麼?

凌軒趕忙打圓場說:道長聽到了風聲。

三叔四叔這才釋然。

老道長接著說:

耕種不是熟讀書本知識就行的,需要投入時間實踐,就算你們在這邊有耕種常識,到了雲南,氣候條件不同,都必須重新適應和調整方法,這也是一個艱難的學習過程。

但是,不用害怕,也不用焦慮。

孔子說過“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你們到了雲南後,該享受的福利優惠,全部爭取;族人要選擇聚居到一起,最好能形成一個起到自我保護的村落。

耕種的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

你們可以付資請當地人耕種,從旁學習具體方法;不過,當地人可能自己也有田地,自顧不暇呢!還有一個方法,你們可以從中原過去的農民中,僱用他們代為耕種。

我明白你們一心想以營商為生,技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

耕種農作的確辛苦,但有收成就可能保證全族人的溫飽問題。

先向當地人學習,或請當地人從最簡單、最保收成的農作物開始,族人一定要學會耕種常識,到了異鄉,多一項生存保障總歸是好的。

漁樵耕讀,再加上營商亨通,基本上可以保證一個家族向好的方向展。

我們聽了紛紛點頭。

這時三叔問:道長,對我們到了雲南,從事營商方面,有何建議?

老道長說:

雲南經歷了軍屯、民屯、商屯後,漢人的比例大大增加,甚至會過當地少數民族的數量。

漢人不但帶了禮儀習俗過去,到了當地,漢人的吃穿用度、消費習慣,與中原無異,這為營商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與許多人留戀中原繁華不同,凌家族人有長遠展的眼光,先行入滇,朝廷的優惠政策,也僅是面對明初期的新入滇移民。

明初,朝廷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商人奈米中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