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鉅額財富(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終於尋獲寶藏,是八十錠金元寶;這在明代乃到現代,都是一筆鉅額財富。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包著金元寶的布包裡有一封信,信中字數不多,卻讓老道長和我都大吃一驚。

信中直稱我為愛女,不但說明了這些金元寶的來源是正當營商所得,還指定了金元寶全數贈給凌家族人。

如此詭異的事,老道長和我一時都想不清楚前因。

不過老道長和我都心知肚明,就是這堆金元寶,應是我在現代時失蹤了的父母,專門留給凌家作為家族基金的,一如他們在現代時,早就為我準備好生活和教育基金一樣。

老道長怕這些天量的資訊,引至眾人的不解和害怕,他就把信接過來說:這封信裡說,這些金元寶,是當年賈仁兄特意為凌家族人準備的。

剛才我看信時,凌軒是揹著我,他也看不到信件的內容。

老道長這個善意的謊言,一則輕輕地帶過了我的穿越人身世,二則告訴眾人,這堆寶藏是前人留給凌家族人的。

至於老道長這個時候借用了賈仁伯伯的名義,是因為凌家和蕭家兩家人,都對賈仁是個能預知未來的人這件事,深信不疑。

老道長舉著信讀:此金均是正常營商所得,此金全數贈給凌家族人。天時地利,大有作為。順應天道,長保所有。這些話,除了告訴這些財富是正常所獲,還對凌家族人說,要好好運用這些財富,順應天時地利,有所作為。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老道長把頭兩句隱去,既傳達了信中資訊,又為我打了埋伏。

凌家子弟對這些天掉下來的財富,不禁既喜且憂。

喜是家族得此財富,憂是怕因此招來禍事。

這時三叔既知這些財富是凌家的,他就從中拿出三錠,送給那三個打手。

誰知三個打手紛紛推卻不要。

一個打手說:三叔你不知道我們視蕭老爺為父,我們雖稱少爺為少爺,但早就將他當成家人。現在你們既是少爺的家人,亦即是我們的家人,一家人,就不要分彼此了。你們將來比我們更需要這些財物。

三叔望著老道長,老道長點頭,表示這確是實情。

三叔也就不再客氣了,他叫凌家子弟把這些金錠裝入布包中,由於太重了,就分成十六個一包,讓五個凌家子弟背牢在身上。

寶藏既得,其他人就將木床安裝好,恢復原狀。

我們就從原路返回到松穀草堂。

可能大家看到這裡,對這八十錠金元寶的價值,心裡沒有數,我跟大家解說一下。

元寶是官方貨幣,是由官方依照統一標準鑄造。分為金元寶、銀元寶兩種。

元寶的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兩之別;民間普遍說銀元寶是指五十兩的銀錠。

我在明代看到的這堆金元寶,是五兩重一個的,即換成現代的重量是25o克,即半斤一個。

換言之8o個五兩重的金元寶就是4o斤金了,即是2萬克重,按現代金價5oo元一克的話,這堆金元寶價值人民幣一億元。

那麼這4o斤金元寶,在明代又是怎樣的一個概念?

明代的普通人,一年的生活費用只需一兩半銀子。

根據史料記載:明代鈔一錠折米一石、銀一兩折米二石、金一兩折米十石。

而明代的一石約等於現代的95公斤,一兩銀子能買19o公斤大米,一兩金能買95o公斤大米。

那麼我們得到的是五兩一錠的金元寶,一錠金元寶能在明代買到475o公斤大米。

如果大家對明代的物價還不太清晰,那麼可以透過這個例子可以知道,一兩黃金在明代是怎樣的一筆款項。

朱元璋在明代初期為了整治官員貪汙,曾下詔令:凡是官員貪汙6o兩銀子,無論出身,都要處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