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長樂甜酒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登上岳陽樓,待到明月初升,仍久久不肯離去。

店小二見夜色漸深,就催我們回客棧休息。

回到客棧,各人也累了,洗洗就睡了。

一夜無事,又到天明。

凌家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三十三天,清晨,我們從嶽州城啟航。

話說, 我們昨天剛到嶽州城的時候,曾說起過,吳楚之地的原居民是苗族,而苗族的祖先就是蚩尤。

蚩尤帶領的部落,原本活躍在黃河流域,蚩尤打敗炎帝后,著力展自己的九黎部落;後來蚩尤被黃帝打敗,蚩尤戰死,苗族才不得不離開世居的黃河流域,向南遷徙;春秋時期的楚國,就是苗族建立的國家。

深秋的清晨,天氣十分清涼,我們都待在船艙中。

三叔、四叔和凌軒、蕭遙劍還有幾個凌家子弟,圍坐在一起,年長的手拿著小酒杯,年輕的就著茶水,吃著一種嶽州城特有的小吃:蘭花蘿蔔。

只見盛於碗中的蘭花蘿蔔,形態像一朵朵盛開的蘭花,如白玉一般的蘭花上,灑以橘紅的辣椒粉,賣相十分好看。

我看見他們吃得十分開心,也俯過來想試一試。

凌軒輕聲對我說:瑤瑤,這蘭花蘿蔔很辣的,不適合你。

我只得作罷。

三叔用牙籤挑起一朵,舉在我的面前,逗我玩兒。

在船裡桔黃的油燈映照下,蘭花蘿蔔白裡透著橘紅。

我吃不得辣,所以面對此誘惑,我還是把持得住的。

三叔把手上的牙籤調轉了一個角度,對我說:瑤瑤,看!一層層的,像不像農民穿的蓑衣?這蘭花蘿蔔,又叫蓑衣蘿蔔,一塊蘿蔔切了數刀後,卻不切斷,擺碗裡看像一朵蘭花,擋住起來時,像一件蓑衣;只有用洞庭湖湖畔出產的蘿蔔製作,才會有這麼皮薄、爽脆、多汁的口感。

三叔見我不敢吃蘭花蘿蔔,就笑著將自己的酒杯遞給我,我往杯中一看,只見這杯中之物,清澈晶瑩;我不禁伸頭向前聞了下,酒味馥郁。

三叔見我有興趣,就說:瑤瑤,試一口。

不等凌軒阻止,我已伸手接過小酒杯,輕嚐了一口,入口甘甜、唇齒留香。

凌軒見我喝酒,慌了,趕緊伸手奪盃,我立即將酒杯裡的酒,一飲而盡!

我高舉著空杯,大聲地說:好酒!好酒!

眾人見此情形,先是驚愕,然後均笑得前俯後仰。

三叔更是開懷大笑說:瑤瑤真是識酒之人!元朝開國皇帝一飲此酒就說,長飲此酒,樂而忘憂。

凌軒眼見慢了一步,無奈地把我手上的酒杯搶走。

三叔笑著對凌軒說:莫怕!莫怕!甜酒很低度數,小孩喝一點點沒事的。

我們喝的這種酒,是產自湖南汨羅的特產,最早有記載是在北宋;後來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長樂驛站,品嚐此酒後,大讚並御筆賜名:長樂甜酒。

長樂甜酒在民間,是一種舒筋固氣、提神醒腦、去風溼的滋補酒,很受當地人的喜愛。

蕭遙劍說:三叔,為什麼楚國又稱為荊?

三叔說:楚地主要幅地是在江漢平原;江漢平原很常見的一種灌木叫楚,也叫作荊,這就是楚國被稱為荊楚的來源。這種叫楚的灌木可用作薪柴;楚人更將祝融奉為始祖。

蕭遙劍說:祝融既是火神,又是五天帝中的赤帝!原來楚人的先祖這麼厲害啊!

我喝了酒後,話也多了,大聲地說:苗族最神聖的祭器是太陽鼓,中央是圓圓的太陽,四周是象牛角一樣的火焰。

大家聽了,當我酒醉後胡言亂語,微笑著看我一眼,又繼續他們的話題。

這時,我感覺天旋地轉起來。

酒雖甜美,酒精度數也不高,但力量足以把我小小的身體醉倒。

我站不穩了,身體不可控制地向前倒下去。

蕭遙劍手急眼快,伸手抓住我的後衣領子,把我提起來。

這時的我,已經醉倒,閉目呼呼大睡了。

我的耳邊,又聽到周圍的人在大笑。

睡夢中的我,思緒卻回到了現代。

那時,我到了貴州千戶苗寨,那是蔥翠深山裡的一個山谷之地,山谷中央蜿蜒流淌著一條清澈的河流,河流兩岸,櫛比相鄰、依山建了近千戶的苗族木屋。

穿著五彩衣裳、披掛著厚重銀飾苗族人,圍成一圈,一個頭戴著牛角的大祭司,揮舞權杖,一個孔武有力的年輕人,敲響了太陽鼓,深沉而渾厚的聲音,在山谷中久久迴盪。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