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左公安否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我們去看息壤,回來的路上卻遇上了一個道士打扮的人,問凌軒要不要息壤。

凌軒接過道士的小木罐,而且給了道士一錠銀子,客棧小二說我們一定是被人騙了。

有沒有被騙,這個難說,世上有那麼多奇怪的事情,有些真不是我們能說得清的。

我們在江陵古城,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清晨,我們早早起來,昨晚凌軒他們已連夜讓挑夫幫忙把採購的貨物分類打包好,搬運上船。我們今早吃完早餐後,就告別江陵城了。

我們上了船,沿著護城河、地上河,一直駛入長江,向長江上游繼續航程。

從江陵到公安,距離並不太遠,不過這段航程是上溯,所以船行得相對慢一點。

凌家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三十六天的下午,我們終於到達了古稱七省孔道的公安。

我們從鄱陽湖畔的江西瓦屑壩古渡口上船,到達湖北公安鎮,終於要與這艘站船告別了。

一路從江西過來的船伕,也隨我們下船,他說要跟隨我們一起再去一次白水寨。

我們的貴重物品一直都是由家人們分開隨身攜帶,現在真正離船,我們請了挑夫把所有家雜貨物,從船上搬運入鎮。

我們進入小鎮,找了幾間位置較寬敞的客棧住下。

公安鎮不但有官方驛站,還專設了移民登記的官署,在客棧安置好後,三叔和凌軒就拿著名單,到官署登記,聯絡下一路程。

我們走進公安古鎮,我們就明白為什麼昨天家人們會要求在江陵古城停泊,專門採購物資;公安鎮雖然歷史悠久,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被稱作“七省孔道”,自然就是因為公安鎮交通狹窄。

公安鎮臨長江天塹之險,又當南北皇華驛道要衝,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素有“湘鄂門戶”之稱。

船伕告訴我們:公安鎮,最早的時候叫梅園,因為這裡家家戶戶在屋前屋後都會種上梅樹,每當深冬,這裡梅花開滿,人稱梅園。

我們問他:梅園很好聽,為什麼現在叫公安?

船伕說:梅園確實是很好聽,但是自從這裡變成兵家必爭的要道時,梅園這麼詩情畫意就不太符合它重要的身份地位了。所以到了漢朝,漢高祖給梅園改名為孱陵,後來三國時期,劉備把孱陵改名為公安。

我們都覺得奇怪,問道:公安這個名字實在太怪?一定有什麼故事吧?

船伕說:對!是有故事的!

蕭遙劍接過來說:公安這個地方,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安屬於荊州地域,劉備向孫權借了荊州不還,利用江南四郡,養兵練武、開荒種田,在油江口建立了大本營。油江口,就是油水入長江的河口;也就是公安這個位置。

我說:你都沒有說為什麼劉備把孱陵改名為公安。

船伕笑笑說:故事講起來,很長。

我們起鬨說:我們要聽!

船伕哈哈笑說:劉備又叫劉皇叔,你們知道吧?

我們紛紛點頭。

船伕接著說:劉備的祖先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但是到了劉備這一代,成了沒落貴族。劉備桃園結義,幾兄弟打了不少勝仗,皇帝就召見他。劉備抓緊機會,說了自己的家世,皇帝計算一下輩分,劉備的輩分竟然比皇帝高一輩,皇帝就稱劉備為皇叔,封了他做左將軍,人們尊稱他為左公。劉備駐紮油江後,人們書信問候,寫道“左公安否”,劉備回信寫道“公安”,後來,公安,成了劉備回信的固定用語。這個時候開始,孱陵就改名為公安了。

蕭遙劍說:我聽到的故事有點不同,劉備是左將軍,人們尊稱他為“左公”,說公安是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

船伕說:嗯,也行!後來孫權趁劉備兵入四川,親自帶兵駐紮到公安,奪取了荊州的統治權,又把公安改回孱陵。不過,到了我們大明,還是叫公安。

我們聽後,恍然大悟。

我說:我還是喜歡“左公安否”的故事。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