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艱苦拍攝(1 / 2)

火車換成了汽車,汽車換成了徒步,在漫天黃沙中,一支部隊蜿蜒前進。

究竟要去做什麼不清楚,軍令卻下達的很清楚“不許問為什麼,不准問幹什麼。”

戰士們就這麼傳達著,沒有詫異,沒有反對,只是沉默平靜地繼續行軍。

這是一支以馮石將軍為的探索部隊,他一到敦煌就否認了前蘇聯選擇的核試驗基地。

前蘇聯專家說“我們有氫彈就足夠了,完全可以保護你們,你們沒必要造千萬噸級的”。

馮將軍的回答擲地有聲“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於是,前蘇聯的專家撤走了。

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核工業要從頭到尾自己從零做起。

為了尋找更大、更隱秘的核試驗場,馮石帶領戰士們扛著測量儀、揹著無線電,進入了死亡之海羅布泊。

茫茫戈壁,一望無際。人在這麼無盡的荒涼中,是如此的孤獨、渺小。面對茫茫黃沙路,耳聽嗷嗷狼嚎聲,難捱飢飢渴水情。

按照6離的要求,所有場景都要求實景拍攝。

所以烈日的暴曬,風沙的吹襲,所有演員都要真實的面對,一開始沒多久就有小鮮肉叫苦不迭。

但是來都來了,他們還是咬牙堅持。

而且有老一輩演員做表率,飾演馮石將軍的姜紋,親自帶隊,走在茫茫的荒漠之中,而且他的戲份很重,一拍就是一張天。

姜紋沒有怨言,而且感覺不好的地方,還會要求重拍,對自己的要求極其嚴格。

用他的話來說“當年戰士們那麼大的困難都堅持下來了,現在我們只是扮演他們,難道都做不到嗎?”

小鮮肉們也被老戲骨們的敬業所感染,同時也漸漸體會到了當年參與原子彈試驗的戰士們的艱辛,這對他們而言,同樣是一場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之旅。

在整個劇組的群策群力之下,鏡頭下的演員們再現了當年我軍尋找試驗基地時的畫面,當時真實情況雖然不能完全展現,但也能可見一斑。

有一個鏡頭,讓整個劇組的人都為之感動。

畫面中是一隻鞋,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如果是平時,並沒有太奇怪,但是在茫茫沙漠中的一隻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名戰士為了找水源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連屍體都找不到了。

在找到水的那一刻,有了前面的鋪墊,演員們都進入了狀態,他們飾演的戰士們興奮喜悅的心情表現得很有感染力。

那是向死而生的動力,讓人的心靈都為之顫慄。

戰士們脫下衣服、扔掉水壺,衝進湖裡,這是乾涸已久的人,被甘泉滋潤時的激動。

找到了水源,就等於找到了試驗基地的生活區。

戰士們在岸邊挖了一個坑,把那隻破損的鞋子放進坑裡,馮石親自把一個水壺放在箱蓋上,戰士們朝天鳴槍。

一聲聲槍響,讓人心靈震撼,也讓人熱淚盈眶。

這既是一場特別的葬禮,也是為龍國第一座核試驗基地奠基。

不說是已經進入角色的老演員了,就是小鮮肉演員們也感動了。

他們也終於體會到6離電影的力量。

那是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到了此刻,他們很慶幸他們堅持下來了,他們也知道他們來這裡的意義,同時也明白為什麼那麼多演員要爭著演6離的電影……

……

在戈壁灘上還有另一支部隊,那就是以6光達為代表的知識分子隊伍。

1959年6月,前蘇聯中斷協議撤走專家時,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

6光達下車撐開了雨傘,隨著下車的前蘇聯專家接過他手中的傘,帶著幾分輕蔑,一語雙關地說“在這個世界上,傘永遠掌握在高個子手上。”

6光達一聽這話,立刻走到傘外。

6離用這樣的鏡頭語言既表現了愛國知識分子的風骨,同時也表達了龍國人不需要外國的“保護傘”。

隨著前蘇聯專家的撤走,意味著龍國的核工業從頭到尾從零做起。

最初,龍國科學家們還有一點依賴心理。

李斌幼飾演的科學家李一凡從燒燬的圖紙中檢出一些殘片,試圖恢復資料。

在6離的前世,李斌幼飾演的正是6光達。

但是在這個世界,李斌幼的年紀已經不適合了,前幾年他剛剛飾演了6離的作品《亮劍》,所以他很高興能夠再次參演6離的作品。

他飾演的科學家李一凡,雖然戲份不算太多,但卻是一個十分豐滿的角色,讓人印象深刻。

他說“人的力量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比其他任何力量都要強大。”

面對李一凡他們的依賴心理,蘇聯專家卻撂下一句話“這一塊,你們用計算機也得兩年,沒有意義,更何況你們沒有計算機。”

這句話,直接激了龍國人骨子裡的傲氣與智慧,特別是以李一凡和6光達為的那個時候的愛國科學家們。

他們僅憑手中的算盤與紙筆,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難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