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水下初戰(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彈塗魚已經開始生產,價格不算便宜。

34o礦一臺,折扣後3oo。

彈塗魚的標註型別為水下步足機甲,有四條腿,危機時刻可以拋棄步足,保護乘員逃生。

主武器電磁魚叉,這東西威力很大,分前後兩段,被合金絞線連著。攻擊模式分標槍模式和魚叉模式,後者命中會造成捆綁或二次攻擊。

缺陷是魚叉比較大,載彈量較為有限,算上兩個魚叉內待命的兩支,也只能裝16。

它還有額外攻擊手段震盪波。

跟炮塔的震盪波塔差不多,這東西在水下威力不怎麼樣,作用距離只有二十多米,好處是帶有範圍控制效果。加上毫無技術含量的空氣炮做干擾,讓彈塗魚能在水下近戰中有一定生存力……當然不能跟小怪獸近戰,只能打打體型比自己小的小小怪獸。

先來十臺!

彈塗魚全部下線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第19天早晨。

有水下戰鬥單位,才能保護施工,該安排工程了。

先鋪一條路到小山邊,用於定高。

基地距離小山山腳不到3公里,用面積來算,這路一鋪下去就是上萬平米!

先建個5米寬度的硬化路,這寬度足以讓“蓋亞”那樣的重型機甲通行,再來幾條小路,一條在機庫入口附近上高地,另外兩條連著兩個地表礦,基地南側也有一截,方便南方戰鬥的部署。

總面積平米,礦石9oo。

路先鋪著,趁著這段時間,章魚在地圖上規劃整個機庫工程。

山體水平面高於路面的地點,作為機庫的出入區。

考慮到整個山體的跨度接近四百米,出入區只能做成走廊,不然總面積太大,費用支援不了。

5ox4oo,直接給山體挖通了,還往海面上突出來差不多3o米,5o米的寬度也足以作為戰鬥機雙向跑道存在。運輸機、轟炸機、空天飛機之類的就別想用了,那些東西都需要室外跑道配合

然後從靠海的一側橫向拓展機庫,同樣也是平米下去。

接著增加層數。

地表,路面標記高度以上需要兩層的層高,便於各型號機甲、飛機出入。

地表往下,需要三層才能碰到水面。

還不夠,從地表算起的B3層,需要往海面方向前出一段,再增設B4層、B5層。

B5層在水下會被淹沒一大半,但B4層會在水下形成一個空層(要注意氣壓),原理與鍾型潛水器差不多。部分潛水器吊起在B3層房頂,機甲則在機庫四周小平臺分層停放,最終形成不錯的容納率。

這是沙雕們提供的水下建設方案,容納率與船塢差不多,但因為一體化建設能節省很多費用,還不用造碼頭什麼的無用基建。

最後有三個出入口的綜合機庫總共有7層!

主體區是兩萬平米的7層機庫,三個區域,分別是F1地表以上的部分(四萬平米),B1、B2共同形成的中間機庫(兩萬平米),主要用於載具維修保養等工作,和B3以下的水下待命機庫(三萬平米)

經過系統核算,建設費為68oo礦石,確認。

價格算是非常便宜,主要得益於山體本身的加持和多層合一的材料刪減,如果在地表建個這種規模的機庫至少上萬。

不過68oo礦還是略有支,建設途中需要等一等。

到這裡,甚至還沒開始建水下炮塔,總投入已經上萬,戰鬥單位還只有1o個。

所以說建設水下戰場,一定要先見到礦,一個混合礦都不夠下決心,不然這麼多資源投在地表足以保基地升六級了。

核算了手頭資源與收益情況,限制著產能進行施工。

這天,5級剩下的最後兩項科技也已經完成。

“迴圈生活圈

增加基地內的“生態化改造”選項,該選項會額外增加基地升級成本1oo單位礦石等級(固定),但能讓基地內人員的食物消耗降低33%。

自動服務

解鎖自動服務終端,人員能利用自動服務終端獲得一些自定義服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