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星際時代的地熱黑歷史(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異次元駐地突然要搬家,章魚的確是沒有想到,但米羅給出的理由很充分,為了後續展,搬家的確有必要,否則等異次元那邊的異次元門建起來,事情更不好辦。

米羅這個古代玩家aI也變了,不僅僅聲音變得更嫩,連說話的節奏、用詞傾向都有變化,就跟aI重置了一樣。

整個小貓工作室都差不多,映象也觀察到那幾個地勤突然跟不上幾位軍士長的做事節奏了。

為什麼會生這種情況,章魚搞不太明白。

用猜的話,會不會是“背景劇情”打到了這些玩家檔案裡的居住地,所以根據某種潛在規則,進行重置的?

其他的可能性想不出來,總不能是換了扮演者吧?整個遊戲才幾十個玩家線上,還都不在同一個世界線,上哪找扮演者。

在玩家數量整體縮水的大趨勢下,幾個玩家重置不算大事,反倒是米羅提出想要地熱電設施,讓章魚更在意一些。

地熱,在古代是個很好的電力來源,但是在星際時代,這個詞一直和災難綁在一起。

當時地熱以安全、可長時間無人運轉、技術難度低等優勢,很受各移民星追捧。

其中有顆在移民後被命名為“拉(Ré)”的行星,似乎是因為環保議題,完全放棄了“危險、易汙染”的核能。

此處可以參考仙君帝國,移民時代每個星系都只派出一兩艘移民船和相關備用艦,然後移民們想要重新回到星際時代,就要開目標行星,或者乾脆一直做太空人,在當地建立太空工廠。

拉也是如此,完成這一步倒是沒消耗多少地核熱量。

但這幫傢伙變本加厲,認為在太空裡也完全可以淘汰核能,只用光能和地表傳輸能源。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地熱的終級形態,地熱能量放送站,只要天氣情況允許,就用鐳射,透過中繼衛星,把能量集中到太空充電站去,供太空船使用。

地熱能量放送站遍佈“拉”之後不到幾年,出現了明顯的氣候轉變,大氣變熱,地幔降溫。

可就這樣仍然沒引起足夠的重視,當時將氣候變化和地幔降溫的鍋,扣在“週期性氣候”的頭上。

歷史書的時間眨眼間就是一百多年後,“拉”對地熱的開,誘出終級惡果——行星消磁!

行星消磁的直接結果,是宇宙輻射不再被磁場彈開,即便還有大氣層在,地表上的各種生物,仍然能“享受”到宇宙的饋贈。

不過滅絕無數生物,對行星來說只是不痛不癢的演變歷程,站在行星角度,消磁後的另一個結果更嚴重,既輕質元素會更快地被太陽風吹向恆星系外圍,主要就指氫、氦,尤其前者會導致行星水源逐漸乾涸,當然這個過程需要上百萬年甚至更長。

行星磁場,是液態地核流動與地殼自轉不同步而形成的,其重點就在於地核必須是液態。這個理論在之前一直屬於各種關於地磁猜想中比較小眾的,但拉的消磁事件,為它按下了印章。

據事後調查,拉的軟流層,比曾經記錄的資料深了一千公里,消磁時地心或許還存在液態地核,但也在進一步冷卻。消磁事件之後,磁場並非永久消除,還會出現陣式磁場、亂流磁場,像什麼南北極對調、南極跑去赤道之類的,一天生幾次都不奇怪。

拉,與在它地表生活地生物,並不是唯一地受害者。

根據曲航行能力進步後的溯源調查,當時在兩個世紀內,有兩顆移民星消磁,另外還有三顆也已經接近那個時代算出的理論臨界點,其中有兩顆懸崖勒馬,開始降低地熱利用比例。

這個調查,也終於把地熱危害推到所有移民星面前,當時的人類聯盟,既大銀河高等智慧生命聯合體的主體前身,透過了一項強制法案,《關於地熱資源利用的限定辦法》。

《辦法》中規定,當某行星地熱利用達到危險水準時,聯盟有權對相關裝置進行強制拆除。

不過當時還是主要用人來管理移民星,執行起來有很多欺上瞞下之類的問題,所以,第三起行星消磁事件毫不意外的再次生。

第三次消磁事件也是最嚴重的一次,受宇宙輻射影響,三年內死了至少五十億人,剩下的也沒有全部到太空,還有四十億左右不得不常年居住在地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