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修墳潮流(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net的呼籲,沒幾個人當回事。

將二級怪獸的巢穴從衛星照片中辨識出來,難度並不高。

不過相關從業人員沒有受過類似的培訓,必然出現一些誤判,會浪費無人機、偵察機、直升機的航程,無人區越大,地形越複雜,誤判總量也會隨之升高,加上衛星影象分析從業人員的薪水,說白了就是廢錢。

無奈,除了多呼籲幾次,先管好家門口吧。

除了c國自身,還專門啟用了兩顆觀察衛星進行變軌,幫R國東部地區進行排查。

這項幫助c國只提供連續衛星照片,分析、行動還是由R國自己做。結果星碎巢沒找到,卻找到了兩個小小怪獸的巢穴,把R國東部民眾嚇一大跳。

一個巢穴意味著數百隻小小怪獸,雖然在遊戲裡怪獸不會遠行,但誰也說不準在土球上會怎樣,排除了風險總是讓人覺得高興。

同一時間,西中洲共同體……又跑去修文明墳墓了。

為什麼要說又?很明顯這不是頭一次。

比如末日種子庫,由nor官方投資建設,是世界上作物種子型別最齊全的冰凍儲存機構,執行至今已經過十五年,目的當戰爭、天災導致某類作物滅絕時,應該由植物學家們借種子庫儲存的種子,進行物種恢復。

部分作物種子並不適合低溫長期儲存,不過生存能力較好的種子可以在該環境下存在上萬年。

從另一個方面看,如果人類因為自相殘殺或被突然到來的大號小行星給滅絕了,這類基因庫至少能證明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文明。

而怪獸入侵引的修墳動議,不再只針對植物,也包含動物和人類的基因樣本,後者是重中之重。

代號“我們來過”。

該工程由私人公司承接,西中洲共同體委員會撥款一個億萌幣,另外還有至少十幾個私人基金捐款,總工程款過三億萌幣。

除了利用北極圈環境,搭建更大型的低溫冷庫,該工程的一項重要環節是分門別類儲存人類基因。

按慣例,先區分人種,然後劃分精英層,儲存基因的培養試管以行業分門別類,並在每個試管上留下不過一百位元組的介紹。

看到這裡就明白了,工程款、捐款扣除工程成本和一定比例的利潤,剩下的錢參考西中洲的勞動價格、採購成本,也許連一百萬人都覆蓋不到。

相比“死而復生的期待”,該專案更像是群體性的安慰劑或宗教儀式,不至於讓人覺得“我們被怪獸吃了,什麼都留不下”。

有人就問了,這種時候不是應該修奇蹟建築,更容易證明人類……西中洲的人種曾經存在過嗎?

不要問,問就是廢錢。

大自然的力量是無限的,一個現代人類城市只要十幾年無人維護,所有的樓房都會爬滿植被,植被的生長更替,會進一步加建築解體,一百年後廢墟就會被植物更替形成的表土覆蓋。

意味著如果要弄出一個奇蹟建築,並且長時間存在於地表,只能放在缺少大型植被(缺水)的地方,而這種地方肯定不是人類宜居區,又會進一步放大物流成本,推高工程價格。

再說了,如果在一片荒原中有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造建築,路過的怪獸不去推一把舔兩口,也實在說不過去。

所以要用奇蹟建築證明人類存在過,至少要在一大堆遠離人類活動區的備選地點上樹立地標建築,不說費多少錢,人類滅絕前能不能建起來都是問題。

不如修墳來得實在。

至於說c國的新型空間站,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根本不會有幾張“船票”,哪怕最後能建成上萬人的級太空站,分到全球各地也不夠億萬富翁們撕逼的。

而且捎捎有些正確歷史認知的都能現,跟c國人混居在一起了還有好?最後都會變成偽裝成“單一民族”的文明主體。

很快,西中洲的風颳也到了土球其他地區,各地都開始效仿,至少修墳的優點很明顯費錢不多,稍微宣傳一下就能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

唯一的特例是北大漂亮洲……好吧,就是a國和ca。

修墳也有錢賺,但這點票子實在是有些侮辱a國的商業鬼才們了。

除了軍火熱,自幾年前全球傳染病之前就開始的“避難所”服務,早都形成一條龍產業鏈了,怪獸接觸西海岸之後,更是推到了新高。

只不過與軍火商們不太一樣的是,“避難所”產業鏈,有很大一部分都沒有上市,所以外界看起來好像不溫不火一樣。

避難所產業鏈,第一個當然是造避難所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