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月表(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就在地面上為天基武器歸屬、黑盟阿盟實體化等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未來空間站正在為人類的未來,繼續做各方面的努力。

十一月下旬,未來空間站迎來了一個重要客人——冰質小行星補給員一號。

對鐵質、冰質小行星的開,從資源角度看並不划算,為了一個八百噸的小行星,前前後後要燒掉三百多噸的燃料,還都不算把這麼多燃料、罐體、連線管道、動機等裝置送上太空的花銷。

所以在物質層面,現階段的小行星開是絕對虧本。

但從未來角度看,現在去折騰兩個小號的小行星,能積累大量的加工、裝置設計等方面的經驗,甚至能輔助縮短月球開裝置的準備週期。

那麼,從兩顆小行星裡生產出來的東西怎麼辦呢?

答案在月球。

十一月二十三日,專門針對性的訓練成駕駛員的兩臺智人機器人,駕駛第一版本的應龍飛船,帶著幾個外掛式貨箱上路了。

與以往的無人探月方案不同,這是一次風險偏高的測試。

因為,應龍不會進入繞月軌道,而是從地月轉移軌道,直接一頭載到月球表面!

一旦失敗,包含未來空間站近期冶金生產的材料,會在月球上散一地。

……因為以後有機會回收,所以經過討論認為,有必要稍微冒險。

直接扎進月球的飛行方案,和進入繞月軌道再著6相比,燃料在前半段能稍微節省點,但在著6段會找回去,主要是快,就如同幾天的太空對接變成一個半小時內的快對接一樣。

如果是完全自動控制,從繞月軌道直接往月表砸還有精度問題,不過有了智人機器人,能夠主動做一些應變,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經過一天半的飛行,應龍初號機來到月球極區四十公里上。

沒有繞月,順著計算好的轉移軌道,直接以二十度攻角往月表飛。

飛船在地月系統裡飛行,最大度不足八公里每秒,距離土球越遠,飛得越慢。

飛船突破拉格朗日點(天體間的引力平衡點)後,逐漸受到月球側引力影響,直到被月球引力鎖定,最後扣掉月球自身相對地表的一公里每秒移動度,最終自然墜落時相對於月球表面的度,大約只有海平面度三馬赫上下。

軌道計算能力更高一點,能把最終相對度,控制在七百米每秒以內!

應龍初號機在現場測得的地表相對度數值,為74o米每秒,轉移軌道選擇精度非常高……好吧,中間開了5%推力動了一下,調整過的結果。

進入最終著6階段。

先解鎖貨箱。

兩個貨箱,被具有微弱定向爆炸效果的分離器分開,不停的遠離應龍主機。

應龍調整姿態進入飛行逆向。

等待。

因為攻角只有二十度,四十公里高度,甚至會繞過月球好幾個緯度,等待過程還挺長的。

八千米高度,應龍主動機點火,持續推進八十秒。

兩個分離出去的貨箱動機也進行了一次點火,但點火朝向有所不同,應龍的火焰與地面的角度,和它的飛行攻角一致,而貨箱卻是對著天空方向反推的,降低了前進度卻增加了下落度。

……用人話說就是,雖然貨箱會像隕石一樣更快往月表砸,但落點會和應龍差不多!

兩千米高度,貨箱已經提前砸地上,應龍第二次開啟主動機,十秒。

這次推進之後,攻角沒有了,應龍垂直降落,只受到月球引力影響。

六分之一引力加非常慢,最後只剩下不到三百米高度,應龍才以著6姿勢點燃專門的著6動機。

最後,著6度為o.6米每秒。

因為引力太小,應龍還被著6緩衝機構彈起來一下,這是因為它的著6機構沒有智慧化,初始設定是“當貨箱無法正常脫離時”確保飛船不至於散架,而智人機器人在最後一段沒有及時調整,所以力氣有點大。

除了這個小瑕疵,整個行動非常成功。

兩個貨箱在著6前最後一次鐳射定位下側到的距離,最遠只有六公里。

六公里?不是說好了差不多嗎?

還是錢的問題。

因為兩個貨箱裡裝的都是不易損件,只要貨箱落地不砸得內容物四處亂濺就行,貨箱本身壞不壞都無所謂,這種要求下每多用一點燃料都是浪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