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準備後事(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依據從外星人章魚那獲得的戰鬥日誌簡錄,三級怪獸出來後要不了多久就跟綠霧怪獸對上了。

戰鬥日誌簡錄c國一年前就拿齊了,不過三級怪獸出場,才確認章魚所對應的遊戲內基地才是特異點,早已被摧毀的新信三號衛星只是個背黑鍋的。

到這個時候現有點晚,不過就算現得更早,也只是讓大家更悲觀。

現在基本可以確認,如果怪獸危機不生異常中斷,綠霧怪獸出場也只是早晚的事。

而綠霧怪獸的頻繁出場,對於土球而言是真正的世界末日,雖說已經開了一些高能武器,可受限於全球能源供應,根本無法形成有效防禦,連核彈都不那麼管用。

……其實也不用等綠霧怪獸,如果三級幻視再來幾次成功脫逃,土球工業鏈基本要完蛋。

面對次元蟲這樣的怪物,全球三分之二的地區出於完全不設防狀態,缺乏空中單位有效引導,洲際導彈和天基武器的打擊方式幾乎沒可能直接弄死。

剩下三分之一的地區,還要拿出拼命的架勢,才能拉一部分人跟它同歸於盡。

安然渡過怪獸危機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

出於該判斷,三級幻視登場的同時,c國的產業鏈又開始微調。

四月初,一條新武器生產線秘密上線。

這是個生產電磁步槍的車間,不打算裝備前線,產品將供應給部分有資質的、正在建造的避難基地。

電磁武器方面,早些時候已經在攻關機載型號,地下用的因為不需要考慮飛行度帶來的增溫與溫度流失,技術難度更低。

進行了一番綜合取捨,最後還是採用了半電磁化線路。

半電磁化的優勢是可以藉助火藥賦予的初始動能,以較低的電力損耗、較短的線圈,達到實戰度要求。缺點,當然是硝煙和溫度問題。

受限於技術實力,定型的第一批電磁步槍mek25,出膛度為24oo米每秒,槍重足有十五公斤,幾乎無法用站姿開槍。

該電磁步槍的口徑為8毫米,小電磁彈頭的平均密度稍低,即使彈丸更長重量卻沒有優勢,兩百米內動能約為7.62毫米制式突擊步槍的五倍多一點,破甲彈頭穿甲能力為1.8倍。

經過國外志願部隊的測試,對付小小怪獸,密度不高時,一個裝備電磁步槍的班組,打擊火力跟常規火力一個排差不多,還得是有重武器的排才能比。

因為是點射武器,面對成群小小怪獸時就不行了。

mek25在研時就考慮為基地、最後城市圈提供裝備,其電力模組中的電池組可以取下來,改為直連專門設計的槍用電纜,電力充沛時,單槍打擊效果跟12.7毫米重機槍差不多。

威力不算大,重量達到15公斤的地步,比輕機槍也毫無優勢,之所以還是被弄出來,考慮的仍然是災後資源問題。

眾所周知,世界大戰時期的槍火藥主要是硝化棉,而現代槍藥則屬於氨合成工業的一部分。

不論是硝酸甘油加棉花,還是氨合成,災後顯然都難以維持。

12.7毫米機槍彈,型別不同重量在12o到14o克之間,按每分鐘打掉一個彈箱(2oo),就要消耗二十幾千克物資,其中有七成的重量都是火藥、底火等不可回收物。

這樣的消耗,要滿足一個基地時不時的防禦和物資搜尋需要,囤個上千噸彈藥都用不了太久。

裝備mek25的情況完全不同,研部門連改造方案都準備好了,如果火藥儲備耗盡,直接改成全電磁槍,初度會降低至14oo米每秒,威力仍然比等口徑火藥步槍大,彈丸的重鑄難度就小得多了。

比它更早開始生產的,還有一種地下基地用電磁炮,Bek-B。

為方便在地下基地出入,做成輪式武裝吉普,比坦克電磁炮的口徑更小,只有2o毫米,被設計成只能應對一級小怪獸。

運氣好、地形合適,大概十到十二輛能解決一隻,配置也以十二輛為一個基數,儘量給部分基地先配兩個基數,如果到時候還有生產能力,再進行儲備擴充。

至於二級怪獸,總不能指望全球武裝都只能勉強同歸於盡的敵人,能被幾百個人用常規電磁武器幹掉吧,反正遇上了要麼等死,要麼就地引爆核武。

鐳射武器也有,不算常規裝備。

鐳射受霧氣、沙塵等影響十分嚴重,為保證生產出來的東西到最後都有用,它專門用來設定近防點,比如大門內側的鐳射觸式打擊,用不到一瓦的小鐳射做感應,碰到了就上幾兆瓦、十幾兆瓦的鐳射,當切割機用。

粒子流武器,沒有為災後時代做專門的型號。

這種武器的使用和保養門檻都很高,災後變成一個個小基地,教育必然會倒退,裝備多了也用不上。

c國這邊還能維持一定生產秩序,部分地區已經因為三級幻視再次逃脫的新聞,開啟了槍戰模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