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首位太空嬰兒的待遇(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地表局勢敗壞的比年前估計的還快,時間來到十月時,已經轉入全球災難狀態。

由工業衰敗帶來的影響,遠遠大於此前怪獸引的地區級災情。

土球的工業力量和潛力,危機之前的幾十年裡,一直處於過剩狀態。其表現便是實業賺不到錢,絕大多數所謂經營良好的生產型企業,利潤率甚至都到不了1%,利潤率低便意味著市場飽和率高。

那些較為落後的地區,則處於潛力被壓制的狀態,它主要由西方集團殖民傳統遺留演變而來,這些地區最多隻能展利潤最低的中低端工業,想向上爬,就等著被制裁,或者直接抓捕高管。

前一階段,怪獸雖然破壞了部分地區,甚至某些區域的核心生產區,但佔全球比值很低,退出生產序列的工業產能,加一起都不到全球6%。

而七月份的災後擁堵時間,造成的全球大批次貨物延期,以及c國的一些新調整,把局面推上高下坡道。

延期的部分,千萬級人口受災的地區,兩個月只夠勉強把大部分道路、電力、管道疏通,人口不但不會恢復,反而幸運躲過一劫的都在大面積外遷。

這種局面延續下去,無疑會導致c國最重要的經濟都市,工業、科研集中區,以及水運物流中心徹底走向癱瘓。

哪怕能維持一點點功能,也要做出努力。

對此做出的調整,為部分商品設定危機出口稅。

出口稅的調整,會明顯降低商品海外競爭力,讓企業不得不尋求產業升級或轉移銷售目標。

危機出口稅是一項浮動指標,每月按全球物價變化進行調整,透過該手段,計劃截留6ooo億a幣(約合災前16oo億)的貨物在國內。

截留物資的方式,早在一兩年前,就有企業偷偷摸摸的做,這次只是把事情明朗化,規模擴大化了。

藉助稅務手段堵截物資,再輔以地方性質的方針,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會流向大江三角區的重建工作。

重建,又不完全是。

按智庫團隊去前的分析,除非怪獸突然奇蹟般徹底消失,否則全球工業必然進入長期衰敗的走勢。

問題不在錢或生產機器,產業工人的規模變化才是重點。

一個合格的熟練產業工人,需要八到十年的基礎教育,至少兩年的技能培訓,一到兩年的崗前培訓和上崗學習。

怪獸危機環境下,全球受災地區的重建,以及涉及人口遷移的新建社群,先要考慮怎麼讓人活下來,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教育才有可能一步步走上正軌。

絕大多數受災地,根本沒有足夠的施工能力和材料,進行現代化重建。而現今的海運能力,也無法提供大規模的材料援助。

這些地區維持倖存產業人口的唯一方式是返古,回到師徒傳承模式,而這種模式的效率遠不如現代教育,根本不可能替代教育系統擴大人群。

所以基本只要被怪獸肆虐過,該地產業人口都可以從全球總數中刪除。

怪獸襲擊地區,基本都是沿海地區的港口,而人口集中的港口,往往是當地產業人群聚集的地點,損失數字遠比紙面上來得更多。

在這個未來預期下,直接重建城市明顯不是理性的行為。

三角區的重建工作,會依賴現有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地下化擴張。

不要求能回到災前的規模,至少要保住一定的人口,長期維持碼頭群的基本功能,甚至碼頭的運力也不再強求。

從c國自身的角度出,相關規劃,有利於軍事力量體系化崩潰後,留下個入海口的錨點,預計數十年後,當飛行器全部癱瘓,水道或許是唯一可行的城際間運輸方式。

再說為了安置這麼多災民,的確需要那麼多額外物資。

但相關訊息對全球而言,簡直不亞於天地塌陷的災難。

c國收縮全球供應,讓本就顯得緊張的全球工業品供應,立刻爆了搶購潮。

目標地是別國的貨物,被路過的國家扣下來,都屬於常規操作,少數地區乾脆為了一輛貨運列車,出現了交戰的風險。

很快就在全球迎來了七月以來的第二波物價危機,如傳染病一般,當工業品價格飛走高的時候,靠銷售礦產等原料維持進口的地區,眼看賣礦都買不到東西,也開始捂緊口袋,延遲或暫停貨。

十月,出現了連續大宗貨物交割違約。

如果七月事件算是導火索,全球多地連續交割違約,便是引爆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