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蒙禹的抉擇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就在居延海好戲連臺之時,千里之外的大明京師,老皇帝朱棣的鑾駕一到皇宮,整個紫禁城裡就亂成了一片,老皇帝一直處於昏迷之中,隨行大臣們更是憂心忡忡,生怕老皇帝突然就再也不會醒了。

當老皇帝被小心翼翼抬下車的時候,已經是氣息奄奄,留守京師的楊寓等大臣們早已守候在皇宮外接駕,一路進了寢殿,太醫院的太醫們早已嚴陣以待,各種針石湯藥輪番上陣,經過一夜忙碌,老皇帝朱棣的病情終於是穩定了下來,已經從昏迷變成了沉沉的熟睡過去。

滿朝文武徹夜未眠,一直守在寢殿外,直到聽到這個訊息,才如釋重負的長舒一口氣,只要老皇帝活著,這天就塌不下來,所有的蠢蠢欲動都只能乖乖的縮回去繼續蟄伏。

一夜沒睡的楊榮、楊寓等人疲憊的走出養心殿。老皇帝昏迷之前就下了死令,若自己病危,皇子們任何人不奉召都不得進殿。所有皇子們只能焦急的等在外面,看見大臣們出來,太子和漢王立刻率先一臉焦急的迎上前去。

楊榮不待他們詢問,已經施禮道“二位殿下不必著急,陛下已經沒有大礙,剛剛服完藥熟睡了,你們也先回去休息,待皇上醒轉之後自會下旨傳召。”

胖太子施禮道“有勞幾位大人了!”漢王卻眼神凌厲的看了看他們,冷冷問道“敢問幾位大人,父皇這無詔不得入殿的旨意究竟是何意?”楊榮欠身施禮“漢王殿下無需多慮,這旨意確實是陛下親口下的,當時除了下官,還有英國公張輔和東廠提督馬雲等人在場,漢王殿下一問便知。”

漢王依然冷冷說道“倒也是奇怪,每次有這般重大的事,和本王親近些的人就沒一個在場的,豈能叫本王沒有半點疑心?”楊榮依然面色平靜的回道“聆聽陛下口諭的人選也是陛下親口傳召的,如今陛下已經無礙,漢王殿下若是不信,自可日後親自向陛下求證。”

漢王冷冷一笑“本王可以為天下安危真心相助你們,你們可未必對本王有過半分真心!”楊寓一看還有其他大臣在場,生怕漢王言多有失,連忙上前說道“漢王殿下言重了,輔大人一直都誇讚殿下胸襟廣闊,剛直磊落,是我等為官者的楷模,我們也都是真心敬服殿下品格德行的。”

太子一看老師說話了,也連忙說道“二弟,如今父皇既然已無大礙,那我們就先回去等候宣召吧,各位大人也都辛苦了一夜,也該讓他們回去歇歇了。”漢王自然知道太子和楊寓的意思,冷笑道“大哥還真是隨時都要做體諒百官的賢德表率,倒真是本王不近人情了,那就不打擾各位了,告辭。”

漢王說完,略一抱拳便霍然轉身離去。太子也無奈的衝眾人抱拳示意後轉身離去。楊榮和楊寓也邁步離開,文武大臣才紛紛離去,楊榮也和楊寓告辭,相約讓楊寓先去找金幼孜探探口風,稍後再到府中一敘。

二人到了停車場,各自上了自己的馬車,離開皇宮向自己家駛去,楊榮剛剛回到家,就聽得家人上前小聲稟報“漢王府參謀蒙禹先生求見,已在偏廳等候。”楊榮微微一皺眉,也來不及更衣,便舉步來到了偏廳。

一身黑衣的蒙禹起身向楊榮躬身一禮道“晚生見過輔大人。”楊榮還禮道“蒙先生來找老夫,是為漢王殿下吧?”蒙禹聽得楊榮自稱老夫,心中一暖,無奈的笑笑道“正是,晚生適才聽得殿下在寢殿門口對諸位大人有所質疑,特來向輔大人賠罪。”

楊榮長嘆一口氣“賠罪就不必了,漢王殿下的性子,我們都知道,不會往心裡去的,說吧,你來找老夫,究竟何事?”蒙禹再次施禮道“輔大人,漢王殿下的胸襟,為人,面對家國天下時的氣度,您都看到了,您要晚生做的,晚生也都做了,甚至您沒要晚生做的,晚生也做了,殿下也極力支援我去做。晚生只是想知道,事到如今,殿下為配合幾位老大人的計劃,已經將自己置於不利境地,而幾位老大人,究竟會如何對殿下?”

楊榮定定的看著蒙禹,腦子裡思緒萬千,良久才長嘆一聲“蒙先生,老夫說句實話,你的學識,才華,智慧,忠誠,滿朝文武裡也找不出幾個,老夫很好奇,當年你數次落第後為何不再參加科舉考試,卻遠赴塞外做了額色庫的教習先生?”

蒙禹笑笑“晚生知道輔大人對之前得到的情報都不盡信,晚生此時可以對天誓,遠赴塞外,就是為寫‘平邊良策’親身瞭解探查草原的真實情況,之所以成為額色庫帳中的教習,也是因為晚生低估了草原的危險,卻恰巧被額色庫所救,這才與他立下五年之約,以報救命和知遇之恩。”

楊榮依然看著他問道“你所做一切,無非就是為了功名,為何不留在漠南大汗庭做額色庫的大臣?以額色庫對蒙先生的敬重,想來丞相一職定時蒙先生的。”

蒙禹悽然一笑“輔大人無需如此試探,士為知己者死是不錯,可士也有所為有所不為,晚生遠赴塞外就是為了尋找對敵良策,做了額色庫的教習,也讓我更方便四處尋訪探查,獲得了很多之前得不到的東西,與額色庫的交談,也讓我對草原和這位眾矢之的的大汗有了新的瞭解,只要他將草原重新統一,大明面對的將是異常強大的敵人,晚生生是大明的人,死也是大明的鬼,恩已報完,自然要反回家故國略盡綿力。”

楊榮點點頭“當初你忽然被漢王殿下收入麾下時,我們也曾暗查過你的底細,甚至懷疑過你是替額色庫來做奸細的,聽說漢王殿下是因為看了你寫的‘平邊良策’後才去見你的,老夫也找來看了,這才相信,你確實有一顆拳拳報國的赤子之心。”

蒙禹悽然一笑“晚生的‘平邊良策’,原本是希望輔大人和幾位閣老、尚書們能看到的,誰知道,石沉大海後,卻偏偏只有漢王殿下看到,還親自到晚生借宿的僧廬虛心求教,士為知己者死,又適逢其主,晚生自然是全力為漢王殿下效命。”

楊榮遺憾的長嘆一聲“哎,只怪這官僚機制的弊端,讓老夫錯失良才,若是讓老夫早些看到‘平邊良策’,老夫也會請旨徵辟蒙先生的,奈何造化弄人,卻偏偏是讓漢王殿下先看到了。”

蒙禹搖搖頭“能跟隨漢王殿下,晚生毫不後悔,甚至很是慶幸,能得遇如此良主,蹇尚書找來時,晚生也以為殿下會拒絕,可誰知殿下卻立刻答應,甚至還怕晚生藉此做文章為他謀利,特意和晚生促膝長談,這等胸襟氣度,何人能及?晚生也按殿下所說,積極配合,不但幫幾位大人修補了計劃,還利用晚生和額色庫的私交幫助義士成事,可惜,幾位老大人對漢王殿下,卻有些令人齒冷啊!”

楊榮自然知道蒙禹的意思,沉聲說道“蒙先生,你願意配合我們的計劃,就是不願意明蒙之間戰端再起,百姓生靈塗炭,你也對陛下一次次的大規模北伐頗有不滿,你的《平邊良策》裡,多半都是文治攻略,通商建市,移民通婚,內部分化,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等等,條條都是好謀劃,可據老夫所知,漢王殿下最感興趣的,卻偏偏是其中兩條有關武力平定的謀劃,老夫可有說錯?”

蒙禹無奈的點點頭“不錯,是這樣,不過晚生已經在慢慢的說服殿下,殿下也開始明白文攻謀略手段有時比武力手段更有效。”楊榮苦笑著搖搖頭道“蒙先生欺我,漢王殿下和陛下太像了,老夫也曾經想過慢慢的勸服陛下,可是沒用,你也看到了,陛下身體都已經這樣了,還要一次次御駕親征,你是知道的,這樣的御駕親征的花銷是何等驚人的巨大,大明再也經不起這樣的長期消耗。而一旦漢王殿下即位,以他在軍中的威信,就算他想接受你的建議,那些急需軍功的武將也會促使他對草原繼續用兵,他又正值壯年,我大明勢必會陷入長期征伐的泥潭之中。”

楊榮說道這裡,輕輕拍了拍蒙禹的肩“陛下時日無多,若是漢王殿下即位,不出一年,便會傾全國之力對草原開戰。內閣和朝廷百官都不希望再繼續這樣下去了,所以,我們都不會支援漢王殿下即位。其實你的平邊良策,太子殿下已經看過,也十分欣賞,只要太子殿下登基即位,就會大力開始推行,屆時,還需你這位最熟悉草原的大才親自主持,不知蒙先生以為如何?”

聽得楊榮這樣說,蒙禹的心理也激盪不已,自己的《平邊良策》能得以全面推行,是他此前最大的心願,而對漢王的勸服,也的確沒有什麼收效。蒙禹此時的心中也甚是煎熬,那個偉岸的身影浮現在腦中,豪爽,直率,豁達,從諫,對下屬關懷備至,可是,偏偏嗜戰如命,每次老皇帝御駕親征不讓他去,他都會暴跳如雷,在府中瘋狂練功洩,自己也經常看著那個落寞的背影一個人對著戰甲弓箭生悶氣,但他卻絕會不找屬下出氣,寧願一個人憋悶著。

每次看到這個情景的時候,蒙禹總是很心酸,恨自己為什麼沒有能力幫他儘快奪回儲位。可是,楊榮說的也對,偏偏是這個最懂自己的人,卻不太接受自己的和平攻略,自己一直想說服他,可好像自己都快要反過來被他說服了,他的那些強國必戰、先打後撫的邏輯,怎麼現在自己會越來越覺得有道理?也越來越覺得似乎確實是該如此呢?

想到這裡,蒙禹有些煩悶的搖搖頭施禮道“輔大人說的,晚生明白了,只是,大人也該想想,君弱,則國弱的道理,大明起於鐵血,建文弱而不守,才讓陛下靖難成功,難道大人不怕以太子之弱,也再次不守麼?”

楊榮眼中精光一閃“蒙先生放心,太子殿下雖然體弱,但絕不心弱,我們這一干老臣,也絕不是齊泰、黃子澄之流,英國公張輔更不是李景隆!老夫知道蒙先生有王猛之才,可大明深陷危機之中,再經不起第二次靖難之役,蒙先生千萬要勸漢王殿下打消這個念頭啊!”

蒙禹看著眼前忽然一身威嚴的大明內閣輔,已經知道想要爭取幾位老大人支援漢王沒有什麼可能,一聲長嘆,真話也到此為止,也只能再為漢王求個萬一的保證吧,當下再不囉嗦“輔大人言重了,漢王殿下從未有過這樣的想法,甚至還嚴令晚生不得有這樣的想法。輔大人交辦的事,晚生已經盡力去做,大人放心,目前一切順利,今後晚生也會照計劃繼續去做。當然,晚生還是會繼續助殿下奪位,只是還望輔大人能念及這一切都是漢王殿下讓晚生去做的,若是最終太子殿下登基,還請千萬放過漢王殿下,讓殿下能回封地安度餘生,晚生那時自會離開殿下。”

楊榮收起了威嚴,和藹的點頭道“蒙先生多慮了,老夫保證,太子殿下寬厚仁慈,與漢王殿下又是一母所生,如何會做那手足相殘之事。老夫也再次多謝漢王殿下和蒙先生,此事若成,不論最後京師儲位結局如何,至少大明邊關暫時無憂了。”

蒙禹也笑笑起身施禮道“輔大人說的是,晚生一定盡力而為,輔大人也千萬珍重,晚生告辭。”說罷便轉身離開了偏廳。看著這個漸漸遠去的孤傲背影,楊榮再次無奈的長嘆一聲。

楊榮剛剛沐浴更衣完畢,家人再次來稟報,楊寓已經在正廳中等著他。楊榮連忙走向正廳。

見楊榮進來,楊寓起身相迎,楊榮示意他坐下,也不客套寒暄,直接便問道“幼孜怎麼說?”楊寓搖搖頭道“幼孜還是不表態,畢竟他曾是漢王殿下的老師,雖然有些齟齬,但畢竟名分還在,依我看,不管誰登基他都不會反對的。相比起漢王,我們的軍方力量太弱了,一旦漢王真的起兵奪位,我們並沒有十足的勝算。”

楊榮看著他,淡淡一笑“我剛才見了蒙禹。”楊寓一愣,衝口說道“輔大人此時與漢王的人私下見面,恐遭人詬病啊。”楊榮哈哈一笑“嘴長在別人身上,儘管說去,只要太子殿下和你這位太子的老師都不懷疑,我還怕什麼。”

楊寓笑著點頭道“也對,君子坦蕩蕩,我們不也有私結朋黨的嫌疑?但為國為家,別人說什麼又如何,只是不知蒙禹找你何事?”楊榮微微搖頭道“一則為漢王諸位之事找尋可能,二則交令,這三麼,也在為漢王和他自己尋求退路。”

楊寓點頭道“蒙禹此人,的確是奇才,為了知己知彼,居然遠赴塞外五年,我現在還在愧疚當初居然想要除掉此人。”

楊榮哈哈一笑“我們也無需自責,自從有此人幫助漢王,漢王便如虎添翼,不但不再犯錯,連文臣們都漸漸對他生出了好感,原本被陛下著力均衡的局面,已經漸漸打破了。還好陛下這次撐過來了,否則,以蒙禹目前的安排,我們很可能已經一敗塗地。”

楊寓也微微點頭道“的確,漢王手握京師大營兵權,又有軍中武將支援,若是陛下沒有留下傳位詔書而忽然崩逝,即便張輔率禁軍護持太子,我們也很難成事。”楊榮點頭道“還好,現在還有時間,我們還能做很多事,而且,漢王和蒙禹被牽涉進了那件事,他們就已經輸了我們一個先手。”

見楊寓沉默不語,楊榮長嘆一聲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我們利用的是漢王胸懷天下之心,我也有些過意不去,但為了大明江山穩固,國泰民安,我們只能對不起他了。至於蒙禹,我想等太子登基後,請旨給他一個官職,專司靖邊之事,不知士奇以為如何?”

楊寓點點頭道“若能如此,自然是最好。我們朝中正缺這樣的大才,只是這樣的人心性極高,這樣等於是背叛漢王,就不知他會不會答應?”楊榮接著說道“這個無妨,漢王極其愛護屬下,不止一次的出面為屬下謀前程,如果奪位不成,他留著蒙禹也沒有什麼大用,只要先去和漢王說清楚,他會主動讓蒙禹出來任職的,只是,漢王真的還能有這樣的機會麼?”

聽到楊榮的質疑,作為太子的老師,楊寓無奈的笑笑道“輔大人怎麼對太子殿下還不放心麼?他若想除去對手,漢王早就已經不可能留在京城,趙王只怕也死了幾回了,漢王是真性情,太子也是真仁厚,這個我可以用性命擔保,若是太子登基後要濫殺手足,我定以死相諫。”

楊榮連忙起身施禮道“士奇言重了,只是在史書中見多了自古以來為絕後患使盡手段的,加之剛才又承諾了蒙禹,心中難免略有忐忑,其實我也明白,有時候,做這些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若是漢王真的起兵或是圖謀不軌,那也就怪不得太子殿下了。”楊寓點點頭,拱手還禮,兩人才繼續開始討論其他大事。

——未完待續——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二卷“邊塞醫神”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