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後起之秀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就在居延海爆疫病之時,大明京師,已經修養了多日的老皇帝依然沒有出宮上朝,只是召見了內閣的楊榮,楊寓、金幼孜三位大臣,傳下了好幾道詔令,涉及時下朝局的多個方面。這一下,各方勢力又坐不住了,看來老皇帝已然康復,卻仍沒有解除兩位皇子的禁足,這就耐人尋味了。

太子和漢王雖然被剝奪了一切權利禁足府中,但雙方勢力在宮廷朝堂的爭鬥不會因此而停止,原先老皇帝病重卻突下重手,讓雙方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有所收斂,可如今老皇帝好像把兩個兒子給忘了一樣,雙方的勢力可就暗自心焦了,雖然上面沒有任何指示,可下面的人卻難免自的聚在一起商議,也難免做出一些反應。

如今的大明朝堂中,鷹派和懷柔派已經是涇渭分明,而太子和漢王,自然就是兩派的核心,永樂朝的內閣大臣們雖然品階不高,但誰也不會輕視他們的能量,楊寓又是太子的老師,楊榮這個內閣輔又和楊寓形同一體,難免以為整個內閣都是太子的勢力範圍,修養中的老皇帝只召見了內閣大臣,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可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另一位深受老皇帝信任的內閣大臣金幼孜,卻曾經是漢王的老師。金幼孜是朱棣靖難前的老臣子,但他學究氣太重,為人也頗為倨傲,不屑於這些明爭暗鬥,在一次朝會上,曾當眾提出老皇帝應當穩固太子的儲位,不該再有動搖,這讓漢王十分生氣,從此不再以師禮相待。

蒙禹進入漢王府後,曾數次力勸漢王登門拜訪金幼孜,恢復師生情誼,但漢王卻一直都是嘴上答應,實際行動沒有,讓蒙禹也有些無可奈何。還好,對於太子的邀請和延攬,金幼孜也視而不見,所以這位金閣老反倒成了整個朝堂獨身世外的異類。

當然,異類絕不止金幼孜一個,因為在武官中,還有另一個異類,那就是錦衣衛指揮使賽哈智。自從賽哈智上任以來,便從不與任何皇子來往,特別是趙王謀反事件後,更是嚴令所有錦衣衛不得與皇子大臣們有私下關係,錦衣衛在他手上也真正成了老皇帝的死忠親衛。

也就是這樣兩個老皇帝最信任的人,才敢在這種時候仍然置身事外,可同時,他們,也就成了雙方勢力拉攏的物件,甚至,有時也成了雙方勢力用來試探對方和試探老皇帝的最佳選擇。

漢王府的秘密議事廳裡,漢王高坐主位,幕僚和心腹朝臣們分作兩邊,沒有官階的蒙禹卻安坐王府幕僚位,漢王默不作聲的看著眾人在議論紛紛,蒙禹也把玩著摺扇一言不,其他人各自表自己的意見,基本都在說著此時該如何結好幾位尚書和重臣,爭取更多的資本。

漢王本就不喜歡參與這樣的討論,只是他也明白大家都需要有一個宣洩的出口,所以只要蒙禹不說話制止討論,他也懶得去管這些,就讓他們說個夠吧。因為漢王自己也知道,除非自己真的動軍事政變,否則光有軍中將領的支援,想改變儲位是遠遠不夠的,主張休戰懷柔的朝臣又佔大多數,偏偏同是鷹派的張輔卻又是太子一黨,在朝臣支援上已經是輸了先手,所以他見到對脾氣的文人蒙禹,才會像見到寶一樣。

而蒙禹此時的心裡也有些沉重,如今尚未明確表態的幾個尚書就是他們最該爭取的助力,可這事現在卻急不得,誰在這個時候去結交重臣,誰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越來越多疑的老皇帝,雖然殺心淡了,可並不代表下手會輕。

這次的會議沒有召集武將前來,就是怕文官們上奏章生事,如今聽著這些人的討論,怎不叫他憂心忡忡。在他來到漢王麾下後,雖然用盡辦法幫漢王挽回了一些朝臣的支援,但這些四五品的官員畢竟能量有限,漢王最具優勢的還是軍中勢力,只要謀劃得當,漢王手握京師大營兵權和主管京城防務時只需一次軍事行動便可得到一切,可偏偏這位倔強的王爺就是不肯。

蒙禹當然知道,這個時候的任何一個閃失都將是致命的,不管是這些文官上書觸了老皇帝的逆鱗還是私下聚議妄言,都會成為老皇帝下手的導火索,可畢竟自己只是布衣之身,自己可以傲,可以藉著漢王的信任任意行事,但在這些朝臣面前,還是隻能客氣的聽他們胡說八道。

終於,王府幕僚這邊,一個年輕的低品級官員大聲說道“諸位大人,你們這是要害死殿下麼?”眾人立刻安靜下來,都轉頭看向這位年輕的小官,漢王似乎早有預料,毫無驚訝之色,反而眼含期待的看過去。

蒙禹也抬眼看了看這位年輕的官員——漢王府長史司審理副官于謙。本是永樂十九年的進士,卻因性情耿直不懂疏通一直無法補缺外放。同科進士早就已經四處赴任,只有他依舊在吏部候缺。

一次在酒樓中,蒙禹偶然見到于謙談吐不凡,語出驚人且句句切中要害,便向漢王推薦了他,漢王親自去見了見,也覺得其氣度不凡,性格脾氣也頗對自己的胃口,就從吏部要來作了漢王府專管外廷事務的審理副官。

這個七品副職在漢王府有品級的官員裡,只是排在第五位,可偏偏漢王很是喜歡這個倔頭倔腦的愣頭青,有時候連兩位王府長史都不能參加的絕密會議,漢王都會著意讓于謙也一起參加,短短時間內,于謙已經宛如漢王心腹。

眾人一看被一個七品小官呵斥,不由得有些惱怒,可對方畢竟是漢王府的第二紅人,又不好當著漢王的面出言反擊,一時氣氛變得有些尷尬。

蒙禹微微一笑,終於開口“諸位大人且聽在下一言。”眾人立刻安穩下來,這些個不高不低的四五品官員,一向是知道深淺輕重的,沒有誰會輕視眼前這個布衣參謀,誰都知道,只要漢王登基,他就是第二個姚廣孝,更何況,這位鬼才蒙禹,可是有真材實料的。

蒙禹環視眾人一眼,沉聲說道“諸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在下只想問諸位一句,若陛下已經真的無意更改儲位,或是陛下其實早已被太子勢力控制,你們說的這些,還有用麼?”眾人一時無語,赧然低頭。

只有于謙再次介面道“若真是如此,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忠於殿下的京師大營十萬大軍立刻進京護衛,若能聯合錦衣衛指揮使賽哈智最好,若是不能,立即聯合支援殿下的將軍們集合各府私兵以雷霆之勢拿下紫禁城,控制朝局,擁立殿下登基,如此,外有大軍護衛,內安朝局民心,則大事篤定,天下可安。”

朝臣文官們一時都嚇傻了,這不是要造反麼?蒙禹也看了看漢王的反應,因為這些話他早就說過很多次了,甚至制定好了所有的執行細節,可謂萬無一失,但漢王一直不允,于謙說的雖然過於簡單和理想化了,但起碼意思是對的。可惜,令蒙禹失望的是,漢王還是沒有任何反應,蒙禹無奈的搖搖頭,這時候,哪怕漢王勃然大怒都好,最怕的,就是他置若罔聞。

原先,于謙的表現過於搶眼,反而讓蒙禹也有些吃不準,這個傢伙到底是不是老皇帝或者是太子勢力故意安插進來的耳目?但他剛才敢說這些話,等於是把自己先交代了,就憑他剛才的話,任何在場之人出告,他就已經可以問罪腰斬了。

蒙禹看漢王依然沒有任何反應,無奈的笑笑,換了一種口氣,朗聲說道“殿下乃是嫡出,又是陛下最喜歡的兒子,與陛下年輕時如出一轍,更有陛下親口允諾傳位,自然該是堂堂正正的接掌皇位才是正道。”

眾人一愣,在座之人都知道這是漢王曾經說過的話,怎麼今日蒙禹也這麼說?漢王也是又好氣又好笑的瞪了蒙禹一眼,知道是蒙禹在故意拿自己說過的話來反激自己,可漢王依然還是撇嘴笑笑,沒有說話。

唯獨只有于謙這新人不知道這是漢王自己說的話,立即反駁道“蒙先生號稱智囊,怎麼也會如此迂腐?說這等天真的蠢話?自古天家最是無信亦無情,哪能以一句承諾便坐等結果?就目前態勢而言,朝廷整體都已經厭倦了陛下的北伐,大部分朝臣都想都求穩求安,連軍中的很多武將都已經開始厭戰,如此大勢之下,就算皇上屬意殿下登基,滿朝文武又有幾個會真心支援殿下?放著最好的辦法不用,卻教殿下走彎路,蒙先生好叫下官失望!”

蒙禹心中暗喜,心中很是佩服於謙的遠見卓識,但這話就有些傷人了,畢竟這是漢王自己說過的話,于謙看上去罵的是蒙禹,可實際罵的等於是漢王啊!蒙禹用餘光看去,饒是漢王氣度寬廣,面上也有些掛不住了,微微有些變色。蒙禹搶在漢王之前輕聲斥責道“大膽于謙,殿下至親至孝,仁德寬厚,如何能行此大逆之事,此等妄言,切莫再說。”

蒙禹這麼說,分明是為了保護于謙,可這個愣頭青根本不領情,直愣愣的說道“明白了,蒙先生這是不信任下官啊!那下官可對天誓,所說句句自肺腑,一是感念殿下知遇之恩,二則是為我大明能有明君臨朝,此心此情天地日月可鑑!”

蒙禹也沒料到于謙會說這番話,一時竟被噎的有些無奈,本想著借這愣頭青的口刺一刺漢王,沒想到這愣頭青卻把自己給懟的啞口無言,既不能張口解釋,也不能說于謙說的沒錯,蒙禹一時竟也不知如何介面。

漢王看到蒙禹也會被窘得無話可說,開心的哈哈大笑起來,笑罷看著蒙禹道“沒想到蒙先生也有今日啊!本王可是經常被蒙先生先生說的無言以對,今日難得有人也能把蒙先生將住,當真是快哉,快哉啊!”說罷又是爽朗的哈哈大笑,蒙禹不在意的挑眉一笑,無奈搖頭,眾人也跟著會心一笑。

這下反而卻把于謙給愣住了,心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說的這麼嚴肅和嚴重的問題,怎麼沒人當回事?怎麼一個個跟小孩似的,這時候還有心開玩笑?漢王和蒙禹怎麼也這樣不靠譜啊?

看著于謙愣怔的表情,蒙禹這下倒是放心了,于謙這個愣頭青確實不是誰的耳目眼線,那這樣有遠見卓識又敢說敢做的人才,倒也的確是難得,於是衝于謙一笑說道“於大人不必驚愕,你適才所說,殿下都知道,只是你方才的話,出了這個門就當從來沒說過,也不要再和任何人說起。”

于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過於魯莽了,連忙收斂心神施禮道“多謝蒙先生提醒,下官記住了。”蒙禹點點頭,剛要說話,卻見漢王猛的一拍桌子說道“蒙先生,父皇不會真的是被他們控制了吧?”

這下輪到蒙禹錯愕愣怔,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剛才自己只是假設而已,可漢王明知故問,卻是何意?自己數十次的勸諫都沒有用,莫非他終於被這個愣頭青于謙給說通了?想到此蒙禹立刻介面道“若是殿下已有決斷,屬下立刻便去部署。”眾人也都一愣,這是何意?真要反了?

也難怪蒙禹不信,連漢王自己說出這句話後就有些後悔了,立刻又說道“本王只是說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在本王搞清楚之前,不可輕舉妄動,若真是萬一如此,那本王也絕不手軟。”

蒙禹無奈的長嘆一聲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諸位切記,蒙某在漢王府所做的一切,均是在下肆意妄為,與殿下和王府諸人沒有半點關係。”漢王眉頭一皺,蒙禹這是什麼意思?忽然攬下一切罪責?是對自己過於失望還是心有去意?漢王剛要說話,卻見於謙霍然起身躬身行禮道“下官代表殿下的所有親信官員謝過蒙先生。”

其他人也紛紛起身行禮,這下漢王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點點頭也起身施禮道“蒙先生,諸位,多的話本王也不說了,只等那一日,本王自會在大殿之上再行相謝!”眾人紛紛還禮,卻聽門外儀賓高聲通報道“東廠提督馬雲求見漢王殿下!”

眾人一怔,見漢王臉上露出厭惡的表情,蒙禹立刻勸諫道“殿下,現在東廠是陛下的心腹,東廠副都督海壽又隨侍皇上身側,東廠更是有了協管京城防務和治安的職權,這時候只宜拉攏,不可交惡。”漢王冷哼一聲“自古宦官干政,無一不誤國誤民,要叫本王和這些得勢的閹人賠笑臉,本王實在拉不下這個臉,就勞煩蒙先生與於大人替本王去見見吧。”

蒙禹還要勸諫,漢王已經起身走了,蒙禹無奈的搖搖頭輕嘆一聲,只好起身邁步走出了會議室,于謙緊跟在後面。二人來到客廳,馬雲立刻起身想要向漢王下跪行禮,卻現二人身後並沒有漢王,不禁有些疑惑,蒙禹連忙躬身施禮道“在下見過馬督公,殿下抱恙在身,不便見客,著我二人向馬督公賠罪,這位是殿下心腹,漢王府審理副官於大人。“

于謙上前見禮,馬雲當然知道漢王是不想見自己而找的藉口,有些失望的回禮後,三人落座,蒙禹開口問道“不知馬督公今日到訪所為何事?”

馬雲無奈的一笑,悠悠說道“陛下突降大任,東廠上下一片歡欣鼓舞,都想為陛下分憂,為社稷盡力,奈何朝野上下對東廠成見過深,處處掣肘,連日來東廠協管京城防務治安可謂是舉步維艱,只因漢王殿下乃是軍中領袖,有常年掌管京城治安和防務,這才冒昧前來,希望求得殿下支援。”

——未完待續——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二卷“邊塞醫神”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