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再議北征(1 / 2)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老皇帝朱棣甦醒過來恢復朝政後,一直忙於料理積壓的政務,這麼些日子裡,小事和常務都由內閣審批,六部著手辦了,可仍然還有很多事是內閣無法批示,六部也辦不了的,一直到正月快要過完之時,朱棣才基本將這些內閣已經給出意見的積壓奏摺批閱處理完畢,並下詔於二月初一舉行大朝會。

很多大臣們一聽有大朝會,就都心知肚明瞭,這老皇帝,估計詩這身體好了些,便又要再議北征了。

正月三十這日,內閣輔楊榮的府中,一間相對僻靜的書房裡,太子勢力的幾個主要成員身著便裝聚集在一起,除了內閣輔楊榮和內閣大臣楊寓在列之外,還有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夏原吉、吏部尚書蹇義和太子府長史顧巖等其他幾人,這些人極少湊到一起,如今在大朝會前聚頭,肯定是要商議非常重要的事。

太子依然還在禁足,作為召集人的楊榮將今天的議題先拋了出來二月初一的大朝會,陛下肯定要再議北征,此次當順著陛下的意思,促成北征,再於其中謀劃大事。楊榮的雖然表達的很隱晦,但在座的都是聰明人,豈能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可是,意見始終不一樣,商談了近一個時辰,還是無法達成一致。

無奈之下,作為太子老師的楊寓只得沉聲說道“我們再這麼爭來爭去有什麼意義?事到如今,老夫也不隱晦了,說句大不敬的話,若那事出在京師,有漢王的雄兵在外,蒙禹的謀算為輔,太子殿下的勝算只有三成,而若那事生在外,不管情況如何展,我們的勝算都有七成以上,成敗在此一舉,還有什麼好爭的?老夫話已至此,你們還有什麼異議?”

太子府長史顧巖施禮道“老大人既然這麼說了,那在下也再重申殿下的意思大逆不道,不敬不孝之事,寧死也不可為。”楊寓無奈的看看他“顧大人,太子殿下以仁德示人,他的話肯定是要這麼說,但事該怎麼做,還是得我們替殿下多擔待才是。”

戶部尚書夏原吉道“此事過於違逆君臣之道,為臣者大不敬又陷太子殿下於不孝,老夫難以苟同。”此時是便衣聚會,楊榮也不管官階高低,大喝一聲道“迂腐!古人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若是將國家推入內亂,陷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才是最大的不敬不孝,甚至愧對天下,愧對身上的官服!。”

楊榮一席話說的眾人啞口無言,幾個之前反對的官員一時陷入沉默,顧巖一看氣氛尷尬,連忙再次問道“大人所說太醫之詞當真屬實?”

楊榮不禁眉頭一皺,不悅的說道“老夫還會說謊不成麼,兩位太醫反覆診斷,後又有幾位太醫輪番把脈確診,此事確定無疑,老夫已經給太醫院下了死命第一,此事一個字都不能傳出太醫院,第二,無論如何保證要太醫院保證在五月之前不生變故,以上兩條只要其中一條出了意外,太醫院諸人便是謀逆大罪將被株連三族,各位大人還有什麼問題?”

見眾人低頭不語,楊榮接著開口說道“士奇已經不顧避諱的說出了剛才那番話,那老夫也就不隱晦了,此次陛下適逢北疆有警時醒來,再次親征北疆只是遲早的事,我們無非是順勢而為罷了,你們所擔心的事,老夫也再次重申,有士奇和各位大人在內,老夫和英國公在外絕對可以掌控一切。”

一旁的英國公張輔卻揚聲說道“我不反對陛下北征,我只想問一句,幾位老大人真的要和東廠苟合?”吏部尚書蹇義連忙說道“文弼言重了,幾位閣老絕無此意,但現在情勢若此,東廠又深得陛下信任,東廠投效哪一方,哪一方就會增加三成勝算,而且,據說對於東廠的主動投效,漢王這次並未拒絕,文弼是想太子殿下即位後再設法裁撤東廠,還是我等眼睜睜的看著東廠助漢王奪位?”張輔一時無語,長嘆一聲,也陷入沉默。

顧巖皺眉道“幾位老大人既然這樣說了,那在下也就沒什麼異議了,太子府全力配合便是,只是在座的各位大人大多一直都是北征的堅決反對者,這次一反常態,是否會太招人嫌疑?”

楊榮呵呵一笑“只要與各位能達成一致,那接下來的事就容易得多,這次的事,其實沒那麼難,我等只要言辭稍加刻意用心,聖上北征之心將立刻被點燃,接下來,就要看文弼他們這些武將的了。”

張輔點點頭道“沙場建功,是每個軍人的夢想,只要我起個頭,大家就會爭先恐後的進諫,這次各位大人都不反對的話,北征之議很快就能定下來。”楊榮施禮道“這麼說來,文弼已經同意了我等的方案,多謝多謝!”

張輔回禮道“老大人多禮了,只是希望不要讓東廠那幫太監從此變成了左右朝政的主力才是!”楊榮一愣,旋即點點頭算是答允。戶部尚書夏原吉一直沒有再說話,此時卻長嘆一聲“哎,好吧,事已至此,老夫既不能阻擾,但也不想參與,在這大朝會上,老夫就為太子殿下再爭取到一成勝算吧。”

楊榮大驚道“夏尚書要做什麼?”夏原吉搖搖頭“適才也說了,漢王勢力必定會全力爭取由漢王替父出征,最少也要爭取隨駕出征,陛下年老情怯,很可能會答應,必須要有人去狙擊才是,正好,老夫也實在不想參與後面的違逆之事,那這狙擊的任務,就交給老夫吧!”

眾人一聽,無不動容,要知道,在大朝會上公開頂撞老皇帝的下場,是不堪設想的,特別是在這樣的時候,更是危險萬分,見眾人默然,夏原吉笑笑“欲成大事,總要有些犧牲,楊溥老大人不是還在獄中的麼,就讓我去陪陪他好了。”

太子府長史顧巖起身施禮道“下官代太子府全體謝過老大人!”其他人也紛紛起身施禮致謝,夏原吉擺擺手笑笑,眾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半個時辰後,在座的十來位官員終於將此事議定,一場出乎意料的變故,即將到來。

~~~~~~~~~~~~~~~~~~

二月初一一大早,朱棣起床後先服了藥,又吃了些點心,洗漱更衣後,便精神熠熠的上朝去了。這是老皇帝康復後的第一次大朝會,大臣們都格外緊張,早早就在奉天殿外候著,時間一到,在司禮監的大聲宣導下,幾位尚書在前,百官魚貫而入分列大殿兩旁。朝堂之上,老皇帝朱棣已經端坐龍椅之上。

大臣們行完三拜九叩的大禮起身之後,朱棣心情不錯的問道“諸位愛卿,今日乃是二月之始,朕也覺得精神格外的好,不知可有什麼喜事?”內閣大臣楊寓立刻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自從聽聞陛下康復的喜訊,邊軍將士士氣大振,連續擊退阿魯臺的進攻,各處援軍趕到後,連續動了幾次反擊,臣接到兵部最新奏報,阿魯臺見無機可趁,已經退兵,探子正在尾隨刺探,是否真是退兵,很快就會有結果。”

朱棣哈哈一笑道“這個狡猾的阿魯臺,就像老鼠一樣的煩人,現在雖然退去,但若不將其徹底消滅,北疆還是永無寧日。”楊寓回道“是啊,阿魯臺每次退兵都要大肆劫掠,這次不但搶了我大明的城鎮,連周圍的草原部落都被他洗劫一空,殺戮甚重,邊境漢蒙兩族都對其恨之入骨,都盼我天朝大軍早日將其消滅。”

朱棣一聽楊寓這麼說,本來還不敢貿然就提的御駕北征的念頭又上了心頭,試探性的問道“愛卿說的有理,北疆不平,阿魯臺不除,始終國無寧日,若不能將其掃滅,朕也覺得愧對百姓啊。”一旁的將領們哪裡還會聽不出皇帝的意思,一臉求戰心切的張輔當即出班奏道“啟奏陛下,將士們聽說邊境有警也是日夜操練枕戈待旦,只求早日奔赴北疆殺敵,我等也願隨陛下掃清漠北,為國分憂。”

大將軍柳升一看這陣勢,也立刻出班奏道“陛下,上兩次北征,臣因身在南疆未能隨皇上前去,心中甚是遺憾,此次北征,請一定讓臣親自領神機營為陛下護航保駕。”朱棣心中甚樂,剛要說話,只見原是韃靼王子的忠勇王金忠出班後就跪倒在地大聲說道“啟奏陛下,臣自從投效大明以來,深受皇恩,卻未立寸功,此次阿魯臺犯境,臣心中一直惴惴不安,若是皇上能再次北伐,臣願為前驅,並立下軍令狀,絕不再讓阿魯臺遁入大漠逍遙。”

一看金忠這樣的表現,朱棣心中大喜,連忙說道“愛卿快快平身,愛卿能有此心,朕心甚慰,況且,愛卿以韃靼王子之尊投入我大明朝廷,已經是大功一件。朕就準愛卿所奏,若再次北征,便讓愛卿做前鋒。”金忠喜出望外,連忙叩道“臣謝陛下隆恩。”

朱棣一邊請金忠平身,一邊用餘光看了看幾位尚書、內閣大臣和御史臺眾人的反應,卻見尚書和內閣眾人還算平靜,御史臺眾人也波瀾不驚,心中不禁有些暗自慶幸,看來自己的意外康復還是給了群臣比較大的心理支柱的,當下轉向文官方向問道“諸位愛卿,將士們求戰心切,朕難以拒絕,不知你們可有異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