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交換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大明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初二,大明京師。

內閣大臣、大學士楊寓這日午後換上便裝,只帶了一個隨從出了府,慢慢步行到了一間茶樓,上到頂樓找了一間相對獨立的小間坐下,楊寓點了一壺茶,幾個小點,很快茶點上齊,楊寓吩咐小二不需要再來了,小二答應一聲轉身出了門,隨從也退出去守在門外。

約莫半個時辰後,一個一身黑衣的儒士隻身踱步進了茶樓,四處看了看,便徑直上到頂樓,向著門口有人守著的這間走來,楊寓的隨從沒有阻攔,反而幫他推開門,儒士進去後,門又被隨從關上了。

楊寓看見儒士進來,起身欣慰的說道“蒙先生終於還是來了,快快請坐。”蒙禹施禮後坐下,也不繞彎子,悠悠說道“承蒙老大人相邀,這微妙的關頭,在下本不該來,此來也只是想知道,漢王殿下現在怎麼樣了?”

楊寓看看蒙禹笑笑,給他倒了一杯茶,徐徐說道“蒙先生號稱智囊,一直指揮若定,何時也這般急躁了?”蒙禹無奈的苦笑道“幾位老大人算無遺策,將人心都料得死死的,在下的智謀如今又還有何用?索性敞亮些,直話直說就好。”

楊寓也不反駁,微微一笑道“外面的事究竟如何了,其實老夫也不知道,今日請蒙先生來,只是想談談蒙先生的平邊良策。想來蒙先生應該會不吝賜教吧?”蒙禹看看楊寓,無所謂的笑笑道“以幾位老大人的才智,在下的平邊良策該如何推行怕是早就思慮純熟了,不知還要問在下什麼?若還是想借此拉攏在下,那就恕不奉陪了。”

楊寓看看面前這個孤傲疏狂又忠心不二的難得才俊,也不介意,點頭說道“老夫上次與蒙先生論及此事,蒙先生似乎也覺得不該一味征伐,需以懷柔融合為主,老夫想知道的是,若是此次雙方舉國大戰無可避免,那我大明勝算何在?”

蒙禹微微一怔,一時有些不明白楊寓的用意,只能微微搖頭道“幾位老大人安排如此大局,已經事事佈置得當,每一步的各種變化都料在其中,也都備下了後手,這仗如何打得起來?老大人這不是消遣在下麼?”

楊寓卻長嘆一聲道“蒙先生莫忘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漠南之事變數太大,一切,也還是要看天意啊!所以我們這些老傢伙也不得不早做準備。”

蒙禹身子微微一顫,點點頭道“難得老大人也會說要看天意,只是在下不知這一直以來,哪件事是天意?又有哪件事不是人為?那個太子府假冒東廠的太監可還在王府的地牢裡。老大人可是從說服我們支援岳陽樓事件便已經佈下了重重後手,只恨在下也是事後才猛然醒悟,可惜悔之晚矣,不知這是不是老大人說的天意呢?”

楊寓面不改色,抬起茶杯喝了幾口,緩緩放下茶杯道“蒙先生所作的貢獻,老夫一直銘記在心,如今老夫也還是那句話,大明有這一個永樂朝就夠了,不能也不會再有第二個,這就是天意,我們所做的事,就是順應天意。”

蒙禹嘲弄的哈哈一笑道“老大人真是有趣啊,將一己私慾也能說成天意,大明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皇帝,老大人難道不知道麼?如果大明能一直都是永樂朝,又有什麼不好?”楊寓眉頭緊鎖的說道“蒙先生錯了,大明需要安定,需要休養生息,只有國富民強,才能無懼外敵!”

蒙禹點點頭“在下確實錯了,在下錯就錯在一直都是以一介書生的思維想這天下大事,一直未能明白陛下和漢王殿下的苦心,也還要多謝老大人的教誨,上次與老大人相談後,在下反覆思謀,仔細回想了在大草原的點點滴滴,又向漢王殿下多番討教求證,這才知道自己原來的想法是多麼幼稚和愚蠢!”

楊寓皺眉疑惑的問道“此話怎講?”蒙禹慨然道“養虎遺患,與虎謀皮的道理,老大人不會不明白吧?”楊寓微微點頭道“這是自然,但還沒有徹底打死老虎的把握就冒然出擊,其結果就必然是被老虎咬的遍體凌傷,奄奄一息。”

蒙禹搖搖頭,看向遠方道“老大人錯了,若不是陛下一次次的打掉老虎的尖牙利爪,大明就不只是邊境受點襲擾了!老大人想一想,我們想要安定,那草原各部就會乖乖讓我們安定?我們想要國富民強,我們想要休養生息,可老大人莫忘了,人一旦安逸久了,就會變得懦弱膽小,就會變得患得患失,軍隊亦然,一旦安逸的久了,怕是連仗都不會打了,那時的大明,富則富矣,可哪裡還會有如今的戰力?”

楊寓聽罷,也有些驚訝於蒙禹今日的言論,他原想借平邊良策先和蒙禹達成共識,再試著說服蒙禹在事了之後能為自己所用,可現在蒙禹卻忽然變了思想,居然和老皇帝朱棣和漢王平時所說的是一個調調了。

楊寓一時有些苦悶,他居然一時想不到什麼可以反駁的話。當然,對於楊寓這樣已經修煉成精的人物,自是不會這麼輕易亂了方寸,略略舉杯品茶之後,楊寓再次說道“蒙先生還沒回答老夫的問題,若是大戰開啟,該如何應對?”

蒙禹一看楊寓毫不為自己的話所動,也頗為失望,不由嘿嘿冷笑一聲說道“老大人當真要考校在下,那在下就斗膽一言,依在下分析,幾位老大人應當已經分別派兵駐守西疆,漠南和漠北的重要關隘,以明軍的當前的火器裝備和戰力,任他草原騎兵如何強悍,阻敵與邊關一月應當不難。而一旦邊關告急,就可再調動各地駐軍,幾位大人只需部下重兵以逸待勞,不管是在宣府還是大同與敵人會戰,前後夾擊之下,草原大軍就算依然取勝,也定是慘勝,若是草原大軍還有餘力繼續向前,最後便是京師決戰,十萬京師大營精銳,外加四十八門大將軍火炮,上千支神機營火銃,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草原騎兵久攻不下,要麼敗退而回,要麼在城下被圍殲。就算草原大軍真是強悍得無以復加,連京師也不保,那也依然可以空間換時間,草原大軍越深入,損失就越大,此戰的最後,獲勝的一方,必然還是大明。”

楊寓點點頭,蒙禹果然不愧是號稱智囊,他們一群人反覆推演的結果,被他幾句話一語道破,雖然說的略顯簡單,但基本意思是對的,楊寓點點頭悠悠說道“是的,蒙先生分析的沒錯,若是沒有大的意外,結果就是這樣,可大明,也必將元氣大傷,軍民死傷無數,二三十年也未必能恢復!”

蒙禹喟然一嘆,有些無奈的說道“當初正是因為在下將這段話說給漢王殿下聽了,殿下才會答應全力幫助岳陽城之局,還不惜讓在下使出渾身解數幫助幾位大人拾缺補漏,請問老大人,這樣大仁大義,顧全大局的漢王殿下,何錯之有?”

楊寓微微搖頭道“老夫也承認漢王殿下確實是賢王,若要說錯,便錯在若是漢王登基為帝,那經此一役之後,就算國力虛空,百廢待興,他仍然會召集兵力再次北伐,如此,則大明危矣!不知道蒙先生覺得是否?”

蒙禹一時啞然失笑,也不禁無奈的搖頭,事實的確是如此,以漢王的秉性,國家遭此大辱,如何忍得下來,立刻召集兵力報復是必然的,可如今除了北方草原各部外患,西邊還有帖木兒帝國和察合臺汗國窺視,而南方收服不久的安南地區的黎利叛亂也尚未肅清,還有各種潛藏在內部矛盾和危險,大明確實是身處巨大的危機之中,自己屆時真能將漢王勸住麼?

看蒙禹不說話,楊寓繼續說道“所以,陛下龍馭賓天之後,漢王絕不能繼位為帝,必須是寬仁的太子登基才能讓大明緩過這一口氣來,這,就是天意!”蒙禹此時也知道,就長遠來看,自然是漢王為帝有利,而就眼前來看,確實是太子為帝要把穩一些,這便是幾位老大人的抉擇,蒙禹也已經無力迴天。

蒙禹長嘆一聲,淡淡說道“在下明白了,老大人說吧,需要在下做些什麼?你們才肯放漢王殿下一條生路?”楊寓連忙擺手道“蒙先生說的哪裡話,漢王殿下乃是皇子親王,老夫如何能決定他的生死。”

蒙禹似乎根本沒聽見楊寓的話,繼續說道“老大人不需以功名相許,在下本也就不在乎什麼功名,就算助漢王殿下奪位之後,在下也打算歸隱田園的,你們也不需以天下蒼生說事,殿下為天下蒼生所做的犧牲也不少了。更不需要故意激在下反擊,好試探在下的後手底牌,想在下區區一介布衣,就算得漢王殿下信任可調動王府一切勢力,可相比起老大人控制的整個朝廷,仍然是螳臂當車,我們唯一的勝算,就是徐景昌手中聽命於殿下的京師大營,可惜,殿下不願做唐太宗,自己放棄了。若在下所料不差,自漢王出京之後,這如今的京師大營,恐怕也不再是徐景昌能掌控的了吧?漢王殿下已經沒有任何勝算,在下還能如何,所以還是請老大人明言吧,要在下如何做?才能放漢王殿下一條生路?”

楊寓再次震驚於蒙禹居然已經洞悉一切,想起楊榮和蹇義對於蒙禹的處置建議,楊寓心中也有了那個可怕的念頭蒙禹不死,漢王難平!如果漢王死在路上,那也就罷了,但萬一漢王真的回到了京師,那太子就不能再殺他了,而只要蒙禹還是漢王的智囊,那這後患可真是無窮啊!

蒙禹看看面色微微有些變化的楊寓,灑脫的一笑道“在下知道老大人在想什麼,若沒有在下,漢王殿下不會一直和你們斗的勢均力敵,若沒有在下,漢王殿下也只是一隻善戰的猛虎,若沒有在下,漢王殿下再厲害,在你們看來,也都盡在掌握之中,不會有多大威脅,所以,在下想和老大人做個交易,還望老大人允准。”

楊寓眼中寒芒一閃沉聲問道“如何交換?”蒙禹長嘆一聲道“既是天意如此,在下也就該隨了天意而去,只是不看見殿下平安無事,在下走的也不心安,所以,在下願意撤回已經安排下的一切後手,待到塵埃落定,殿下平安回到京師,在下就自行了斷,如何?”

楊寓眉頭緊皺沉痛的說道“蒙先生難道寧願為漢王殉死,也不願投效朝廷為百姓效力?”蒙禹搖搖頭道“老大人不用勸了,只需要告訴在下,答應,或是不答應?”

楊寓一時難以回答,一個是當朝內閣大臣,一個是一介布衣,這樣的對話原本是極端不對等的,卻偏偏如驚雷在耳,楊寓自然是不想受這樣的威脅,淡淡說道“若是老夫不答應呢?”

蒙禹看看楊寓,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冷冷說道“老大人適才品茶,是否覺得味道有些熟悉?”楊寓聞言猛然一驚,沉聲問道“你是什麼意思?”

蒙禹冷然道“在下知道這座茶樓裡都是老大人的人,可老大人難道沒有何處來,適才所喝的茶,便是清明時節剛剛敬獻給皇上的雲頂玉芽?東宮照例分得了些,太子一向尊師,所以除了自己品嚐,自然也要孝敬您這位愛喝茶的老師了。”

楊寓腦中一時浮想聯翩,不由大驚道“那又如何?”蒙禹苦笑一聲道“這批雲頂玉芽,在進貢的路上便已全部被在下安排人下毒,只是留在陛下那裡的,已經被小太監失手落水了,如今喝過這茶的,便只有太子殿下和老大人了。”

楊寓聞言大驚,霍然起身怒指蒙禹道“你竟敢在貢品中下毒?”蒙禹微微笑道“老大人稍安勿躁,在下一介布衣,孑然一身,為了殿下大計,又有什麼不敢做的,原本這慢性毒藥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那原本身體就不好的太子平靜的死去,可惜,當真是天意啊!那太子妃竟然勸太子少食肉少飲茶,如今要等毒,這時間是來不及了,功虧一簣,在下也無能為力了。”

楊寓心中暗道,太子妃確實有勸,但少喝,不代表沒喝啊,當下厲聲呵斥道“蒙禹,你已犯下死罪,還不教出解藥?”蒙禹看著一向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老大人也終於聲色俱厲起來,不由得開心的笑笑道“老大人放心,剛才給老大人喝的,就是解藥,而且只要老大人點頭,解藥立刻奉上,不知現在,老大人是否願意和在下做這個交換了?”

楊寓道“你這又是何苦呢?”蒙禹平靜的說道“當然,老大人不要覺得解藥到手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在下自然還安排有最後的殺招,老大人若是同意,在下看到漢王殿下平安回京就會撤回棋子,自裁謝罪,老大人若是不允,那在下就只有和你們拼個魚死網破了!”

楊寓無奈的搖搖頭道“蒙先生有所不知,太子殿下本就下令只要漢王不造反,就不傷他性命的。”蒙禹呵呵冷笑道“老大人還真是當在下無知啊,天家本就無情,那嘴上說的好,背地卻暗害的例子還少麼?更何況,不管是太子殿下還是各位大人,真的不想借機除去漢王殿下這個隱憂?所以,老大人若是不答應,在下只有拼盡全力,與這天意爭上一爭了!”

楊寓看看說的輕鬆平靜的蒙禹,心中極其痛心惋惜,但還是點點頭道“好!老夫就代太子殿下答應你,只要漢王隻身回到京師,就絕不傷害或囚禁於他!”蒙禹從身上拿出一個瓷瓶放到桌上,起身施禮道“如此,就多謝老大人及太子殿下了!解藥在此,在下告辭!”

蒙禹說罷也不等楊寓回話,便轉身瀟灑離去,只留下楊寓久久獨坐,唏噓感慨!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三卷“清風絕塵”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