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2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二節 縱論天下

一轉眼,蒙禹進入宋府已經四年了,兩個學生跟著他也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還都很會活學活用,宋晟回來看了一次,自然很是滿意,他這樣的軍旅家庭,可不需要書呆子,可也不能是隻會打架的莽夫,而蒙禹教的正好合適。

這一日,蒙禹正在院中悠閒的曬太陽,這外邊的戰亂紛爭,還攪擾不到他的生活。他參加去年秋闈已經過了,就等著參加明年的春闈考中之後,便可踏上仕途,從而改變自己低微的寒門身世。

忽然間,就見已經長大的宋琥和宋瑛噔噔噔跑進來,一臉的憤怒和哀傷,衝著蒙禹大喊道“蒙先生,我們不上學了,我們要去打仗!”蒙禹一愣“這不是才跟你們說的,這場莫名其妙的仗,沒什麼好打的麼。”宋琥眼中含著淚吼道“可現在不一樣了,我大哥戰死了!”

“什麼?!”蒙禹也嚇了一跳,這宋瑄四年前被宋晟帶去軍中歷練,如今已經是五品鎮撫使,可這才二十五歲,怎麼就戰死了?那宋琥一向重情義,眼淚已經滾落了下來,高喊道“還不是那該死的燕王朱棣,好好的幹嘛要起兵造反,我大哥在邊關打仗都沒事,回來中原倒戰死了!”

蒙禹也一時沉默,他和這大公子宋瑄雖然沒有多少交集,可畢竟在宋府四年了,也的確是都快當成一家人了,看著兩個激憤哀傷的學生,蒙禹只好勸說道“宋將軍應該就要送大公子的遺體回來了,一切還是等先安葬了大公子再說吧。”二位公子雖然應允了,但都在磨刀備劍,苦練武藝。

五天後,宋晟已經從邊關趕回來,帶著宋瑄的遺體回到了府中。長子突然去世,宋晟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雖說在戰場上早已見慣了生死,可真落到自己白人送黑人,那也還是哀傷入骨的,這宋夫人更是哭得死去活來,一直埋怨宋晟不該把孩子帶去軍中。

終於將宋瑄下葬進了祖墳,諸事完畢之後,蒙禹想了想,如今兩位公子已經長大了,這四年多來也不用花銷什麼,宋夫人對自己像兒子一樣,連自己的衣服零食都包了,這館金自己可以近乎一文不少的全攢著,看看春闈將近,兩位公子也都已成年,自己似乎是該走了。

守靈結束,靈堂撤去之後,蒙禹來到宋晟的書房見禮問安。宋晟看看他,似乎也明白他想說什麼,伸手一指道“蒙先生先坐下陪我說說話吧,我也有些疑惑想請問先生。”蒙禹連忙回禮道“將軍客氣了,有什麼話請儘管問吧,晚生還是那句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宋晟點點頭“蒙先生,上次回來也沒來得及問你,不知你對這場仗怎麼看?”蒙禹想了想,認真回道“這本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強弱之戰,陛下手握重兵和整個大明,燕王卻只有一郡之地,若是一切鋪排得當,至多半年便可將其徹底消滅。”

宋晟點點頭,沒有說話,蒙禹繼續說道“可惜,陛下用人不當,老將耿炳文善守,卻擔當統帥大任與善於打運動戰的燕王周旋,自然是連連失敗,可就在耿炳文剛剛掌握了燕王的打法開始穩紮穩打之後,陛下卻又聽從黃子澄的推薦,任用只會紙上談兵的李景隆代替耿炳文,那李景隆不但無謀還量小,因為貪功而錯失獲勝良機,幾十萬大軍毀於一旦,但雙方強弱之勢並未打破,燕軍兵少,不能分兵駐守,所以不管打下多少城池都只能搶完補給後便又棄城而走。”

蒙禹見宋晟低頭聆聽並不插話,愈開始侃侃而談“此時,陛下本該先拉攏各地有實力的藩王,共同抗擊燕王,可陛下一味聽從齊泰、黃子澄的建議,不知事易時移,更不知變通之法,導致寧王心中惶惑,並未全力對抗燕王,反而將全部勢力拱手交予燕王,這一下強弱之勢才開始生改變。”

蒙禹說的激動,有些坐不住了,起身繼續說道“有了寧王的地盤、軍隊和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又擊敗了李景隆的大軍,燕王看似已經很強大,但其實大勢此時依然還在陛下手中,可此後陛下卻仍不撤換李景隆,大軍在他手中一再消耗,白溝河一戰,在全線壓制燕軍的情況下,居然由於李景隆的多疑怯戰反而讓燕軍大獲全勝,此消彼長之下,燕軍兵鋒日盛。”

蒙禹開始來回踱步“就算李景隆將六十萬大軍敗光了,陛下也未見得就失去了大勢,盛庸將軍在屢敗之後後迅成長為可以剋制燕王打法的統帥,又有善守的鐵弦相助,濟南之戰大獲全勝,依然執掌大半個大明天下的陛下本可以藉此一舉挽回頹勢甚至圍殲燕王,可惜,在連連獲勝後,不知道是哪個蠢材給陛下的建議,竟然出那道‘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聖旨,從此便讓大軍畏畏尾,燕王憑藉這道聖旨,居然可以堂而皇之的親自殿後而毫無傷。”

看到宋晟點點頭,蒙禹氣憤的說道“是問,在不能傷害敵人主帥的聖旨下,這仗還怎麼打?明明可以全殲敵人,卻因為這道聖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燕王護送敗軍離去,明明可以一舉擊殺燕王,卻因為這道聖旨,不得不停止攻擊,由攻轉守,唆使陛下下這道聖旨的人,該殺!就算這是陛下自己的意思,這些大臣們也該拼死力諫才是,就是這道聖旨,才使得東昌大捷之後,卻連續遭遇夾河、藳城、沛縣之戰的慘敗!”

宋晟終於長嘆一聲“是啊,有了這道聖旨,這仗根本就沒法打了,蒙先生,那我是否該上書勸陛下收回這道聖旨?”蒙禹心中激盪,他何嘗不明白宋晟此時為子報仇的心切,可有些話,他又不能不說,想了想,蒙禹翻身下拜道“將軍,晚生有一言奉上,還請將軍恕罪。”

宋晟點點頭道“蒙先生有話但說無妨,我不會怪你。”蒙禹依然跪著說道“晚生知道將軍喪子之痛,心中定是報仇心切,可將軍待我有知遇之恩,夫人待我如嬸母一般,二位公子與我名雖師徒,實如兄弟之情,所以,為將軍全家上下著想,晚生懇請將軍結好燕王。”

“什麼?!”雖然心中早有準備,可親耳聽到蒙禹說出這樣的話,宋晟還是驚訝不已“你是叫我去與那殺子的仇人屈膝獻媚?”蒙禹誠懇的說道“將軍且聽我說,如今陛下方寸已亂,而大勢已然轉到燕王一邊,這場仗並非兩國之戰,只不過是他叔侄二人的爭權奪位之戰,沒有誰對誰錯,所以也就無所謂忠誠與否,晚生敢斷言,燕王登基之後,依然還是會大力削藩。”

宋晟看看蒙禹,並未勃然大怒,而是輕輕點點頭道“蒙先生說的在理,按說,我常年駐守北疆,與那燕王也算得上是部署故舊,本來我也沒打算摻和到他們的奪位之爭中,原想我駐守好邊境便是,他們最後誰勝出其實與我都沒有多大影響,可誰料我這瑄兒,剛剛升職調任,便戰死了,在我聽到訊息之時,真是恨不得立刻率邊軍直殺北平!”

蒙禹回道“若是大勢仍在陛下一邊,晚生一定會勸將軍請戰,晚生也願隨軍參贊為大公子報仇,可如今大勢已去,將軍若再請戰,便是害了宋家滿門啊,晚生也不忍待我如嬸母的夫人和情同手足般的兩位公子在陛下戰敗後一起遭殃啊!”

宋晟眉頭緊皺的問道“你是說,陛下輸定了?”蒙禹回道“若是燕軍仍這樣東一戰西一戰,那陛下還有三成勝算,再不濟,也就是隔江而治,持久對峙之下,陛下再堅持個十幾年應該不成問題,最後的勝敗也未可知。可若是燕軍敢孤注一擲,拼盡全力繞過堅城直搗南京,那一年之內,燕軍必勝。”

宋晟疑惑的問道“不對啊,按兵法所云,孤軍長途奔襲,乃是兵家大忌,燕軍若敢如此,只要盛庸鐵弦他們能堅守三月,燕軍必敗啊!”蒙禹回道“將軍,兵法所說只是常態,而此時的情形,陛下只有地利,而燕王卻佔盡天時與人和,那李景隆損失六十萬大軍,連推薦他的黃子澄都請罪力主將其斬,而陛下卻不允,已然寒了天下將士的心,那徐達之子徐輝祖連連告捷,卻被敕令召回,又寒了開國功臣的心,陛下至今未改削藩之策,還讓皇族人人自危。這上層已經難以依靠。陛下敢於啟用盛庸為帥,原本害能讓將士們心存希望,可那不得傷害燕王的聖旨一下,便是所有將士都無心再戰了,如此上下皆失的情形之下,你讓盛庸他們如何能堅守三月?”

宋晟點頭道“也是,如今京畿四周的防務全在皇族和開國元勳家族手裡,而盛庸因那道聖旨由勝轉敗之後,軍心也所剩無幾,可那燕王真敢犯兵家大忌孤軍前來?”蒙禹回道“晚生觀燕王對北疆用兵和對陛下用兵之策略,經常都會出些奇招險招,此時,他應當也明白這東征西討並不是辦法,他也只是欠缺一個能讓他下定決心的理由罷了。”

宋晟一怔,疑惑的看著蒙禹道“你是說,讓我~~~~~~”宋晟沒有說下去,畢竟,他還是建文帝的臣子,這樣的話還說不出口也不能說出口。蒙禹點點頭道“為了宋家上下的平安,為了將軍和二位公子今後的前程,將軍應該這麼做。”

宋晟長嘆一聲“哎,我那瑄兒,就白死了麼?”蒙禹正色道“大公子當然沒有白死,因為大公子的死,燕王必定對將軍心懷愧疚,將軍若能再助燕王拿下南京登基為帝,那宋家,想成為勳貴甚至皇親國戚也不是難事。”

宋晟眼前一亮,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皇親國戚?”蒙禹點點頭“是,二位公子資質出眾,將軍立下大功之後,燕王本就對大公子的死心懷愧疚,將軍那時再為公子求娶公主,並不是難事。可若是將軍執意與燕王為敵,那燕王登基之後,必會猜疑將軍一家心懷怨恨而斬草除根啊!”

宋晟點點頭道“蒙先生說的是,對了,還有一事,我此前按蒙先生所說,對草原小部族實行安撫招徠之策,也的確起了效果,一支五萬多人的部族前來投效,可惜,卻被燕王提前偵知,半路給劫了去,我那足以封侯的功勞也沒了,也不怪蒙先生沒有實現五年之約,只怪這造化弄人啊。”

蒙禹連忙說道“將軍毋憂,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啊,此時這五萬人,對燕王可謂雪中送炭,若是得知是將軍招徠的,便又是將軍的大功一件,好事不怕晚,這晚個一兩年,這封侯的等級,只會更高才是。”

宋晟仔細想了想,點點頭道“罷了,若是瑄兒的一死,能換來宋家滿門的榮耀,也算是死得其所了,若是為了替他報仇搭上宋家滿門的性命,想來瑄兒泉下有知也不願意看到啊。那我現在就給燕王修書一封,還請蒙先生幫忙潤色措辭才是。”

蒙禹連忙回道“晚生一定盡力而為。只是晚生此來,也是來向將軍辭行的。”宋晟一聽,皺眉道“如今這兵荒馬亂的,蒙先生要去哪裡?”蒙禹回道“這春闈馬上就開始了,晚生想去南京趕考。”

宋晟疑惑的問道“你剛剛才說陛下必敗,那你何必還去趕考?不如等改朝換代之後再去不遲。”蒙禹搖搖頭道“不了,我知道將軍的好意,是想到時候助晚生一臂之力,可晚生還是想憑藉自己的實力去試一試,這陛下也好,燕王也好,不過是換個人做皇帝罷了,天下局勢不會有多大的改變,晚生此去,若能高中,正好投效新君,那燕王殿下登基後也需要有自己的朝臣才是。”

宋晟自然明白蒙禹表面上雖然玩世不恭,可心中卻是極其孤傲的,他是想靠自己的努力站上朝堂,然後在和宋晟攀交情,而不是等著新朝之後,靠著宋晟的幫助站上朝堂。想到這裡,宋晟也不再勸阻,點點頭道“好吧,蒙先生有此志向,那我也就不勉強了,那就預祝蒙先生高中,我們他日南京朝堂之上再見了!”

接下來,蒙禹幫宋晟編好給燕王朱棣的信函之後,便要離開宋府了,宋晟給他多準備了一些盤纏,宋琥更將自己心愛的千里駒送給了蒙禹,宋瑛則專門找人給他做了一把沉香木為骨蘇繡為面外加一個上好的和田玉扇墜的摺扇,宋夫人也為蒙禹又準備了幾套新衣服。

就這樣,蒙禹帶著宋府上下的贈禮和深情厚意,與眾人依依惜別,策馬前行,奔赴南京趕考,殊不知,這一去,卻徹底改變了蒙禹的人生軌跡。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四卷“番外合集”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