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布衣鬼才33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三十三節 往事

當天傍晚,慕容家的大廳裡,十多人圍坐一桌歡宴,有說有笑,其樂融融。這期間,卻有幾個下人裝束的人來到了大廳外,被其中一個下人引著,繞著圈的把裡面的人看了個仔細,眾人只當是府裡的下人好奇來看熱鬧,並未在意。而後,這幾人卻便又換了衣服出府離開了,這不大相干的一幕,也並未引起誰的重視。

酒席宴飲一直持續到亥時臨近,所有人都有了幾分醉意,有蒙禹的侃侃而談,有杜宇和刑名的插科打諢,所有人都笑鬧不止,酒自然也喝了不少,最後賓主盡歡,一個個都被攙扶到了廂房住下,不一會便都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起來洗漱後,慕容家早就準備了豐盛的早餐,吃過之後,眾人便又告辭起身,慕容預要趕著馬隊前往邊境黑市交易,自然也一起出了,平日裡慕容預也是常年在外,慕容預的妻子女兒早已習慣,可慕容宣劍一看父親才回來又要走,卻扯著他的衣襟哭了半天,眼裡卻有意無意的看向元朔。

慕容預好不容易許下從邊境給他帶回好玩的東西,才將他哄得放了手,卻依然拖著元朔送他的劍跟出了好遠才停住。慕容宣劍才七歲,人長的也瘦弱秀氣些,這長劍於他就顯得有些累贅了,可慕容宣劍卻怎麼都不肯解下來,堅持要自己帶著,可見他是有多喜歡這把劍。

終於又再次上了路,慕容預向元朔道謝道“真是多謝元公子了,我們那孩兒對你贈的劍真是愛不釋手,連睡覺都要抱著。”元朔畢竟年紀還輕些,並不知道自己的舉動毀了慕容預一直不讓慕容宣劍學武的計劃,也便回禮道“慕容大哥無需客氣,我也是覺得與小公子格外投緣才會贈劍於他。”

蒙禹自然知道這慕容預並非是誠心感謝,這裡面埋怨的成分其實還更多些,想了想也上前說道“慕容大哥,小生雖是讀書人,可幾次死裡逃生,都是全仰仗著學了些微末的功夫,這燕雲邊境又是亂世,小公子能在習文之外習練些武藝,其實只有好處而並無壞處。”

慕容預見是身為舉人的大才子蒙禹說這話,為了不讓元朔覺得自己是在埋怨他,也只有點點頭道“蒙先生說的是,其實我昨晚也想過了,確實啊,這科舉考試雖是正途,但若是連自保都做不到,或許他連京師都無法走到,以前確實是我想錯了。”

蒙禹笑笑道“確實如此,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君子,可都是文武雙全的,很少有隻讀書不習武的,他們習的六藝裡,除了學問,便還有駕車和射箭兩項,很多人的劍術也是很不錯的,我們的孔聖人就是劍術高手,還有蘇秦、張儀、魯仲連,這些都是人間大才,卻也都是一流劍客,後來的秦漢魏晉隋唐時期也亦是如此,那些大才一個個都是文可揮毫寫意,武可上陣殺敵的。宋朝之後雖然文人逐漸開始輕武,但也並非完全放棄習武,不管是北宋的范仲淹、蘇東坡,還是後來南宋的辛棄疾,6遊,也都是文武全才。我朝雖規定文官節制武將,可若真是手無縛雞之力,又如何真能節制得了的?”

慕容預這才認真的點點頭道“蒙先生說的在理,我這趟回去,就給孩兒尋個好的師父去,讓他好好學劍習武。”杜宇笑笑道“那可一定要尋個好師父,我看那孩子資質不錯,千萬別尋了個庸才給帶壞了,這燕雲地區,高手不少,可矇事的也不少啊。”

慕容預抱拳問道“既然杜老弟也是燕雲人士,又習得真功夫,可否推薦一二?”杜宇皺眉說道“我那師父倒是真厲害,可他老人家行蹤飄忽,我都不知道哪裡尋他,而且他老人家又是刀客,沒見他使過劍或者提過劍的,似乎也不太適合教授小公子。”

刑名也搖搖頭道“可惜我師父已經過世了,若是他在世,倒是會喜歡小公子這樣的人才的。”楚天王也笑笑道“我那師父雖然是劍道高手,可行蹤卻更難尋覓,連我都還沒來得及正式磕頭拜師的。”眾人相視一笑,也有些無奈。

蒙禹卻忽然想到“小生有個好友,是河北滄州人士,他的武功就很不錯,他的師父就是個文武雙全的高人,不但教他武功劍術,還教他讀書,只可惜他並未告知我他恩師的名姓,等著下次回到南京,小生就幫慕容大哥問上一問。”

慕容預一聽還真有這樣文武雙全的高人,立刻開心不已,抱拳說道“那就多謝蒙先生了,這些高人隱士,對於我們來說,真是咫尺天涯,不經引薦的話,真是對面也不相識。”刑名聞言惆悵的說道“那倒真是,我那師父,就是不修邊幅 邋里邋遢的,這要走在街上肯定都是人見人躲的,誰會能想到他是隱士高人啊。”

楚天王好奇的問道“那師叔究竟是何來歷,不知可否相告,我也好有線索去尋找師父他老人家。”刑名點點頭道“師父不喜歡說他的來歷,但每次有老朋友尋到他,他也是開心不已,我估計師伯應該也是這樣。如今他老人家已經故去了,他的來歷,其實也無需保密了。”

眾人一聽,立刻便來了興致紛紛策馬圍了上來。刑名收起了笑意,臉色平靜的看看遠處,悠悠說道“我的師父,就是原先明教烈火旗的旗主,在洪武先帝立國之後,大力打壓整頓明教,後改稱焱教,其主力便是以烈火旗為主,師父知道自己身處險境,便悄然離開了,然後便一直浪跡天涯,直到洪武先帝停止了對明教前輩們的搜尋剿殺,才在太行山中安定下來。”

眾人這才點點頭,楚天王想了想,驚訝的問道“那我的師父他老人家也該是明教中人咯?”刑名點點頭道“應該是,師父他老人家說過,他師兄弟三個都加入了明教,而且後來都地位頗高,以他老人家提到師伯時的那種崇敬,我想師伯在明教裡的地位應該更高才是。”

楚天王點點頭道“怪不得師父對他老人家的來歷名姓隻字不提,更是在哪裡都不願久居,看來也是為了躲避洪武先帝的追剿啊!”眾人一片唏噓時,安和卻不解的問道“他們不都是幫助洪武先帝立國的大功臣麼,為什麼還會被追剿而逃亡?”

蒙禹無奈的笑笑道“安和,有些事情,你或許無法理解,我只能告訴你,洪武先帝起事也好,反元也好,還是與其他反王互相征伐也好,都離不開明教高手的支援,可一旦立國之後,這些不願為官為將,卻又功勞卓著的高人們,就會成為上位者心頭的忌諱,更何況,大明立國之初,根基不穩,內外交困,更容不得這些不安定因素存在,所以才會刻意打壓,而一旦大明朝安穩之後,這些老人家便也再構不成什麼威脅,自然也就無需再追剿了。”

安和點點頭,卻依然疑惑的問道“那這些高人怎麼就不願意為官為將呢?”刑名笑笑道“這個我倒是真知道,因為我也問過師父,他老人家說的是,其一因為自己自由自在慣了,不願意受那樣難受的約束,二則他們從小就痛恨官府和官兵,要他們自己去做官做將,也實在是做不來,第三嘛,自然是他們心中其實是有怨氣的。”

這一下,眾人都點點頭不再說話,畢竟,明教自己尊奉的皇帝是韓林兒,而並非朱元璋,朱元璋派人裡應外合的暗殺了韓林兒,強行接管明教,此事當時是人盡皆知,只是後來修史書時,要求寫成韓林兒是因病亡故,有敢提及真相著,也都被殺了。

所以,明白的人自然明白了,不明白的人,卻也不敢隨便問。楚天王一看氣憤凝重,也開言道“不知道各位可曾聽說明教的前輩高人裡,誰是善使劍的?或者誰用的是疾風劍法?”眾人都微微搖頭,畢竟這裡年紀大的安和和慕容預不是江湖中人,而其他人又年紀太小。

蒙禹想了想回道“我教書那戶人家是武人,所以買書根本不看名錄,見人家處理藏書便一股腦全買回來放著,反正也不看,自然也不知道有些什麼書,而小生在翻閱的時候,卻意外的現了一本手札,按律還是禁書,因為裡面記載的,就是明教往事。”

楚天王連忙的問道“那書還在不在?”蒙禹搖搖頭道“那主家對我有恩,我不想他們因此留下隱患,所以看完之後便將其燒燬了。”眾人一片嘆息,蒙禹笑笑道“幸而小生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所以在老得不記事前,裡面的內容大致還是記得的。”

楚天王眼睛一亮,連忙問道“那手札裡可曾記載關於我師父的事情?”蒙禹點點頭道“似乎是有的,裡面記載,當時有師兄弟三人到明教效力,很得教主賞識,其中老二善使烈焰劍和烈火掌,當是刑名的師父,而老大使的卻並不是疾風劍,手札記載的是驚風劍,老三使的又是疾雨劍,他們都做到了明教的高位。”

刑名眉頭一皺“師父並未老糊塗,應該不會記錯,他明明就說大師伯使的是疾風劍,難道是記錄這手札的人記錯了,把疾風劍和驚雨劍記顛倒了?”楚天王點點頭道“這倒也有可能,只是怎麼從未聽你提起這三師叔?”

刑名看看他,微微搖頭道“因為師傅也不願提及,他只說人各有志,各自選擇的路也不一樣,從各自做出選擇的那一刻,他們便再無關係了,叫我以後也不要再問了。”這話雖然說的含糊,但稍微有點江湖閱歷的人都聽明白了。

這朱元璋既然是裡應外合拿下明教,那就必然是有內應的,這位三師伯,估計就是被朱元璋收買的內應了。此時,刑名卻大驚道“等等,蒙先生,你是說,那手札裡記載的老三使的是疾雨劍?”蒙禹點點頭“是啊,怎麼了?”

刑名苦笑搖頭道“原來義父就是我的三師叔啊!我曾經見過,他的劍上,確有疾雨二字,只是他已經不再用劍了,平時都是置於劍架上,我也是一時手癢趁他不在時拔出來看了一眼,幾乎都要忘了。”楚天王連忙勸道“刑師弟,三師叔雖然選擇的作內應,但他並未殘殺師父和師叔,我想他收你做義子,應該也是因為見到烈焰劍,知道了你是師叔的弟子。”

刑名點點頭道“這就是了,當時我不知輕重,獨闖焱教連連傷人,義父本是狂怒而來,可見我之後,卻立刻平靜了很多,將我打敗時也並未傷我,後來更力排眾議對我免於處罰,更收為義子,現在想來,都是因為師父的這把烈焰劍的關係才對。”

蒙禹也勸道“是啊,老一輩的恩恩怨怨,或許他們自己都是說不清,既然老教主對你如此厚愛,也說明他心中一直是愧疚的,既然你們並無什麼深仇大恨,此事也就不該成為什麼礙難之事,更不該讓你對老教主心存芥蒂才是。”

刑名點點頭道“是的,師父從未說自己有什麼仇恨,所以他應該既不恨三師叔,也不恨洪武先帝,或許正如他所說,只是各自的選擇不同罷了。師父和義父都對我恩重如山,我自是不會對義父有什麼怨恨,這次回去,我也要把師父的那些話告訴義父,讓義父知道,師父他們從未恨過他。”

眾人都唏噓不已,江湖事,江湖了,這恩怨情仇,有時候還真說不清楚,可老教主並未藉機消滅刑名,反而收其為義子,還大有將教主之位傳給他的意思,這也說明了老教主雖然選擇了做朱元璋的內應,卻並非是喪心病狂的人,或許他只是覺得朱元璋更適合執掌天下吧,而朱元璋立國後追剿明教前輩的行徑,估計連老教主也是想不到也阻止不了的。

杜宇看氣氛越來越陰鬱沉悶,也有心轉換一下,立刻假裝好奇的問道“那敢問蒙先先,那手札之上,可曾記錄過家師啊?”蒙禹也覺得話題越說越沉重,於是換了輕鬆的語氣問道“那手札上倒真未記錄有天狼刀,不知你師父可還有其他特徵和名號?”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四卷“番外合集”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