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202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二百零二節 求援

豐城候李彬左右想了想,忽然問盧方道“盧總捕可是朝廷派下來的密使?”盧方微笑搖頭道“雖然卑職確實是從南京刑部派下來的,每月也要向刑部主事單獨彙報情況,但卑職的確不是什麼朝廷的密使!”

李彬有些不信的說道“可若非如此,你一個吏員,是如何由這般膽識的?而你口中所說的這位朋友應該也是朝中的大臣才對,以本候聽來,海頗有些像內閣中楊士奇大人的口吻啊!盧總捕,你若是朝廷的密使直接受命於楊士奇大人便直說就是,本候也好斟酌行事。”盧方聞言微微一怔,他只是把蒙禹寫給他的話重新說了一遍,怎麼居然會和楊士奇所說一樣?

仔細想了想,盧方還是微微搖頭道“侯爺見諒,卑職的那位朋友要卑職不得向任何人提起他的事,卑職只能遵守承諾,但卑職可以肯定,這位朋友絕不是楊士奇大人。”李彬點點頭道“遵守承諾是應該的,既然貴友不願意邀功,那本候也就不問了,只是貴友既然知道本候的困境,不知可曾指點解困之法?”

盧方欠身道“自然是說了,卑職冒昧前來,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彬立刻好奇的問道“那盧總捕快說說看。”盧方斟酌了一下言辭,小心的說道“為今之計,侯爺當向南京求援。”李彬聞言一愣反問道“陛下在北平,為何卻向南京求援?”

盧方恭敬的說道“侯爺這是要考校卑職了,那北疆剛剛出了事,陛下正在準備復仇之戰,侯爺此時怎麼能向陛下求援?”李彬嘿嘿一笑道“也對,本候若此時向陛下求援,只會被罵個狗血淋頭,確實是要不得。像盧總捕這等人才,怎麼就甘心做個沒有品級的吏員呢?要是不嫌棄的話就來本候這裡吧,本候保證讓你五年之內做到七品經歷,如何?”

這樣巨大的誘惑讓盧方心中一動,可立即又想起了當年蒙禹對他的忠告他只適合公門中謀生,卻不適合去軍中效力,他所擅長的江湖手段到了軍中很難有所作為!仔細想了想,盧方也覺得蒙禹說得對,於是婉言謝絕道“多謝侯爺厚愛,可卑職那點江湖手段到了軍中恐怕寸步難行,侯爺還是讓卑職繼續做自己擅長的事吧。”

李彬點點頭嘿嘿一笑道“好,人各有志,本候也不強求,只是不知這求援又該如何求法?如今反賊還未起事,那監國太子頗為謹慎,貿然求援恐怕反而是洩露了訊息反而不妥。”盧方再次欠身道“那可否請侯爺告知,那孩子來找侯爺,是密報了何事?”

李彬皺眉想了想,才一招手道“附耳過來。”盧方連忙欠身上前將耳朵湊過去,李彬則輕聲將事情說了一遍,待盧方聽完回座,李彬才正色道“本候相信盧總捕,也請盧總捕千萬保密。”盧方臉色凝重的點點頭,然後抱拳說道“侯爺可以寫兩封求援秘信,一封給太子殿下,另一封則給漢王殿下。”

李彬聞言一怔,想了好久,繼而才一拍桌子道“對啊,本候怎麼把漢王殿下也在南京這事給忘了,他可是軍中戰神,如今又是專門為防範彌勒教反賊威脅而坐鎮南京,更與本候有數年同袍之誼,不管從哪一條來說,漢王殿下都會來相助本候平叛的!”

盧方笑笑道“是的,以漢王殿下的脾氣,一旦決意插手,那太子殿下就算不同意也得同意。”李彬眼神有些奇怪的看看盧方,他實在不相信這是一個沒有品級的吏員,就算是大吏,可畢竟還是吏,可這樣的人物,真的只是個吏員?

“內衛!”李彬的心中莫名的跳出了這兩個字,對的,一定是內衛,只有皇帝陛下身邊的內衛才會拒絕自己的好意甘心做個大吏,因為人家本身就已經有品級了,更何況還是見官大一級的那種,也只有內衛,才會在談起皇族事務時這般的雲淡風清,也難怪他說的話像楊士奇的口吻,因為楊士奇是內衛的上司啊。

可李彬哪裡會知道,這些思考問題的方式都是盧方當年和蒙禹在一起的時候經常討論經常言說這些朝中之事而養成的習慣,而這李彬的誤會,也意外的幫了盧方的大忙,只見李彬立刻抱拳道“多謝盧總捕,本候這就寫兩封密函連夜差人送到南京,盧總捕這邊只管放手去做吧,本候再給你一張手令和一個都司令牌,持此手令和令牌到任何一處守備軍營均可調兵聽令!當然,所調兵力不能過三百人。”

盧方一聽還有這樣的好事,真是大喜過望,看來這次冒險前來還真是沒有白來啊!盧方立刻翻身拜謝道“多謝侯爺,卑職一定不負侯爺重託。”李彬笑笑道“起來吧,本候這也是在為自己著想啊,盧總捕擒獲的反賊頭子越多,本候將要面臨的壓力就越小啊!”

盧方起身行禮道“卑職明白,卑職一定盡力而為,不知侯爺可還有什麼吩咐?”李彬想了想,點頭說道“你先著人監視著布政使陳尋府邸和谷王府邸,莫再出什麼紕漏,等漢王殿下一到湖廣本候就去請令抓人!”盧方一看事情如此順利,立刻激動的躬身領命“卑職得令!”

送走了盧方,李彬便親筆寫了兩封密函,差了一隊親衛連夜送往南京,另一方面,則開始暗中調兵遣將前往都司府庫周圍,防範即將到來的反賊偷襲。李彬這邊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而盧方那邊有了調兵手令也再不需要輾轉申請,之後半月裡直接調兵又剿滅了三處反賊的分舵。

而隨著第二批赴北平輪換的民夫開始集結,這李法良的親傳弟子們也加緊了起事的謀劃,開始不斷的在民夫中製造死亡威脅的恐慌,這百姓就是如此,能活著是他們最後的底線,一旦活著都做不到了,那自然就豁出去了!

而往往事情的導火索,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就像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為大雨沖毀了道路導致的延誤一樣,彌勒教的起事也爆於誰都想不到的湘潭地區,這個距離長沙僅僅一百里的地方,原本沒有什麼大的彌勒教分舵,只有一個香主帶著四五個教徒在這裡活動,可誰能想得到,這禍事,便偏偏就在這裡爆了。

~~~~~~~~~~~~~~~~~~~~~~~~~

當漢王接到豐城候李彬的求援密函之後,果然是大喜過望,這個為戰場而生的王爺,沒有仗打的日子可真是難受得要命。既然他回南京的任務就是防範彌勒教反賊,現在有了反賊的確切訊息,又有都司將軍李彬求援,那他自然是責無旁貸了。

漢王操起密函便往太子府而去,畢竟他的兵權是不能離開南京的,要出京,還需要監國太子和內閣的批准才行。可走到半路,漢王又停住了,想了想又折返回府,換上了征戰時的全副甲冑,配上長劍帶上天策衛才再次向太子府進。

這樣的陣勢可是夠嚇人的,接報後的詹事府可就亂做一團了,這漢王殿下身披甲冑帶兵前來,這還了得?這是要兵變還是要造反啊?詹事府官員緊急調動,將皇宮宿衛和東宮府兵全都調了來,饒是如此,這些官員還是急得不行。

胖太子倒還算鎮定,看著一眾官員忙碌,不好拂了他們的一腔熱誠,可是也覺得頗為好笑,漢王若真要殺他,還會是這樣的情形?最後他實在看不下去了,只能呵斥顧言道“你這個贊善到底有沒有腦子?二弟會是來殺我的麼?”

顧言一看太子呵斥他卻不罵其他官員,也只能代表大家說道“太子殿下寬厚,自是不會做這樣的事,可這個漢王殿下卻不好說,還是以備萬全的好。”東宮長史知道太子是說給他們聽的,也上前施禮道“太子殿下,防人之心不可無啊,還是小心為妙。”

太子無奈的點點頭,就聽得外面通傳喊道“漢王殿下求見監國太子殿下。”太子笑笑道“看吧,二弟是正常求見,可沒有帶兵闖進來!”長史卻裝作沒聽見,還是對通傳命令道“為保萬全,還是請漢王殿下一人入內的好,隨行軍士皆在府外等候。”

通傳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就聽得甲冑聲響,漢王大踏步的走了進來,轉眼一看周圍的侍衛和官員,漢王嘿嘿冷笑道“敢問太子殿下,這是在防備於我麼?”太子無奈的笑笑道“誰叫二弟軍威太盛,嚇到我府裡這些官員了。”

漢王不屑的擺擺手道“快退下去吧,本王有絕密軍情要與太子殿下商量。”長史為難的看看太子,太子想到了剛剛接到的李彬密報,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出言問道“二弟所指,可是荊湘之事?”漢王一看太子也知道了,便點點頭道“正是。”

太子鬆了一口氣,擺擺手道“都下去吧,四周守好了,此乃絕密軍情,任何人不得靠近偷聽!”長史一看這兄弟兩說的好像還真是同一件事,再看兩人面色凝重,也不敢再造次,連忙撤下了四周的護衛去外面守著,顧言也一起施禮退出。

待得只剩下他們兄弟二人,太子才出言問道“二弟是不是也收到豐城候的告急求援密函了?”漢王找了個地方坐下,無所謂的一笑道“這李彬老哥哥倒是也夠謹慎的,同樣的密函,還給你我二人都各了一份,太子殿下可知為何啊?”

太子微微一笑道“自然是因著你們的袍澤舊誼。”漢王卻輕蔑的搖頭道“不對,給你一份,是因為你是監國太子,不能繞開你,而給我一份,則是怕你收到之後就壓下來秘而不,貽誤戰機!”太子聞言眉頭微微一皺,因為還真被漢王說中了,他的確是想壓下來的。

漢王見太子不說話,便繼續揶揄的說道“看來豐城候倒是頗為了解你這太子殿下的秉性啊,好了,現在既然本王也知道了,那你就壓不下來了。”漢王說著,便霍然起身施禮道“本王向太子殿下請旨率兵趕赴湖廣平叛,還望太子殿下允准!”

太子無奈的擺擺手道“二弟無需這般急躁,此事也只是豐城候的揣測而已,賊兵未現,情況未明二弟又以什麼名義調兵?又調多少兵合適?”漢王正色說道“太子殿下,豐城候密函中說的很清楚,江、湖兩省可用之兵不過萬人,一旦賊兵勢大,兩省將旋即淪陷,父皇將監國重任交予太子殿下,又專門調本王回來防範反賊,我們若是視而不見,如何對得起父皇重託?!”

太子還是猶豫的說道“此事還是八百里加急呈送父皇定奪吧!”漢王忍無可忍,勃然大怒的吼道“太子殿下!豐城候為何將密函呈送南京而不是直接送去北平你這監國太子當真不知?你就這麼怕承擔責任?”太子被喉的也來了脾氣“二弟!你可知我們一旦貿然出兵卻沒有反賊軍情,那就是削爵圈禁的大罪,我這做哥哥的也是為你好!”

漢王冷笑道“好,多謝太子殿下體諒,那臣弟只帶本部兩千千輕騎前往救援,無需你這監國太子和兵部給我調兵,只需要一紙敕令準我沿途徵調糧草,若是事後要承擔罪責,臣弟自會認作是我用劍挾持於你下的敕令,太子殿下可滿意了?”

太子抬起眼疑惑的看著自己的弟弟,心中確實有些不信,這個弟弟真的是為了出兵平叛願意擔上天大的罪責?不,不對,肯定還有其他原因!對,一定是父皇和他說過什麼承諾,才讓他有如此的底氣可以有恃無恐!

想到這裡,太子也直起身子道“好,既然二弟為了天下安危願意擔此風險,那我這監國太子便與你一起來擔這責任,只是我也只有調兵三千的權力,再多就真的需要去北平請旨了。”漢王擺擺手道“我有五千兵馬足夠了!來回北平一趟最少半個月,等調令下來早就錯過戰機了!太子殿下應該明白,既然豐城候選擇來南京求援,那就是時間不等人啊!”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