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206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二百零六節 將軍難免陣上亡

於世海無奈的看看眼前這個從未有過戰爭經驗的年輕人,耐心的說道“既然在我們進攻長沙的必經之地有了明軍等候,你們難道還認為憑几個內應我們就可以輕易拿下長沙城麼?與其將這些難得的兵源在這裡耗光,還不如撤到江西去再謀其他啊!”

這弟子聞聽此話,一時也愣怔了,不知是該繼續堅持執行師父李法良的命令還是聽師伯於世海的命令。於世海見他不動,立刻有些不說的說道“怎麼?老夫說的話不管用?”那弟子連忙告罪道“師伯息怒,非是晚輩不願傳令,實在是先前海口已經誇下了,所有人都等著打進長沙之後到谷王府和朝廷的衙門裡肆意劫掠一番的,現在突然說要撤走,晚輩怕會引起譁變。”

於世海更加不悅,可也知道這弟子是命令不了那些暴民頭目的,於是只能搖搖頭說道“老夫早就說過,以利趨之,也必將因利散之,你去告訴他們那些人,要想活命,就現在立刻改道撤往江西。如果他們還是執意要進長沙城財,那就請他們分兵三千去擋住那支騎兵,絕不能讓明軍的騎兵接近主陣地。還有,老夫再多說一句你一起告訴他們,那就是豐城候李彬的援軍應該也快要到了,何去何從讓他們自己決斷吧。”

那弟子也頗為無奈的點點頭道“晚輩自是絕對相信師伯的判斷,可師伯也知道,我們都只是暫行領兵之權,實際說了算的,還是那些民夫的頭目,若是他們不願意撤,我們確實也是無能為力啊。”於世海擺擺手道“你去吧,盡力勸說就好,如果他們堅持不走,那你傳完令後就帶著師弟們趕緊離開此地去找你們的師父吧。”

那弟子聞言又是一怔道“師伯這是何意?晚輩們如何能扔下師伯獨自離開?”於世海微微搖頭道“你若能說服他們,我們就一起撤,若是不能說服他們,那就已經事不可為了,你們留在這裡就是白白送死,何必呢?還不如回到你們師父身邊再圖其他吧。”

那弟子再次施禮道“既然如此,那到時候師伯就跟我們一起走吧。”於世海笑笑道“老夫怎麼說也是這全軍的主將,哪有主將臨陣逃脫的道理?無論如何,老夫也會帶著他們戰至最後一刻的,回去告訴你們的師傅,若是能僥倖活著出去,老夫自會再去找他的。”

那弟子躬身領命而去,於世海卻再度喟然長嘆一聲,喃喃自語道“四十年了,既然躲不過這陣上亡的命運,那老夫也就不想再逃了,看看是哪位明軍將領來取了老夫的項上人頭吧。”這位已經六十多歲的老人家,經過四十年的歲月沉澱,讓他將一切都看開了,甚至對生死也都看得淡然了。

當於世海看到己方陣中有一隊人開始向另一個方向開拔時,他就知道這些因利而起的暴民頭目最終還是選擇了要打下長沙城財去,這是分兵去對付明軍的騎兵了。好吧,那便如此吧,雖然於世海的命令是讓他們擋住明軍騎兵,可他深深的知道,這些烏合之眾只要承受一次騎兵的衝鋒就會潰散奔逃,甚至再轉回來把主戰場的友軍衝散,於世海只能無奈的長嘆一聲,起身去做最後的補救。

當漢王看到亂軍開始分兵向自己這邊殺來的時候,嘿嘿冷笑了一聲,將手中的長槍一舉,大喝了一聲“諸軍聽令,隨我殺賊!”說罷,他便將手中的霸王槍向前一指,率先衝了出去。這兩千騎兵都是漢王的直屬麾下,自然是訓練有素,驍勇善戰。

當身穿校尉鎧甲的漢王帶領騎兵殺入前來的亂軍中時,才讓亂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猛虎下山,什麼叫以卵擊石,三千人的亂軍不到兩刻時間就被衝了個七零八落。紛紛開始向主陣地逃命,這就是人的求生欲本能,都想逃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去。

如果讓這些潰逃的人衝入亂軍的主陣地,那就真的一切都完了,於世海所能做的就是盡到主將最後的職責,他親自帶領一隊人堵住了缺口,這一隊人在於世海親自帶領下,終於攔下了潰散的亂軍,並將他們收入陣中。列陣等待明軍騎兵的到來。

當手持霸王槍的漢王殺到之時,看到這一幕反而有些興奮的叫道“原來這亂軍之中也有熟諳軍陣的高手!我還正愁欺負一群暴民勝之不武!如此正好,諸軍聽令,隨我快擊潰此軍,再與定國公匯合殲敵!”眾人齊聲應諾,而漢王說罷則再次將霸王槍一指,向著於世海策馬衝來。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於世海也有些恍惚了,這對面的領軍之人雖然只穿著校尉的鎧甲,身上卻有著無形的霸氣,看他輕輕一抬槍就能挑飛一個人,說明這也是擁有天生神力無人能擋的飛將啊!這種氣勢和當年自己的上司,那位號稱無敵飛將的張定邊大帥是何其相似?

當年的張定邊可是一個人就殺透了朱元璋的軍陣,連斬朱元璋麾下三員大將,險些就要將朱元璋立斬刀下,若不是常遇春及時趕到用箭射傷了張定邊,那歷史就要徹底改寫了!可就算是身受箭傷,依然沒有人能擋住張定邊殺出重圍而去。

於志海也舉起了大刀,喃喃說道“看來老天待我不薄,這最後一戰能與和當年張大帥一般無二的人物對戰,也算得償所願了,張大帥,恕屬下不能再去看你了,咱們來世再見吧!”這些年為了隱匿行藏,於世海改用了劍,這把大刀一直被他埋在院子裡,都有些生鏽了!

想當年,不到二十歲的於世海初入明教之時,可是和大名鼎鼎的玄武使大刀傲都對戰了百招而不敗,一時聲名鵲起,後來跟著手持大刀的無敵飛將張定邊,又學到了更精妙的大刀技法,這四十年來,只有在四下沒人的時候,於世海才會掄起木質的大刀操演一番。

亂軍沒有弓箭手,面對騎兵的衝擊,唯一的做法就是用長槍組成拒馬陣,於世海也是這麼做的,本來漢王只要願意犧牲一兩百騎兵,這拒馬陣也就破了,可漢王卻不想自己的麾下葬身於這樣的陣地之上,這樣的陣地不該犧牲這些精銳!於是漢王將馬一帶,舉手阻了衝擊,自己則策馬緩緩走到了前方。

在距離一箭之地的時候,漢王高聲喊道“我們是南京大營的明軍,統兵主將的便是中山王徐達的孫子定國公徐景昌!你們應該知道,連京營的大軍都已經在此地等你們了,那固若金湯的長沙城你們還打得下麼?”

於世海在陣中不由的暗暗較好,對面的領軍之人,不貪功,不冒進,卻能以言辭瓦解軍心,真是厲害,可這樣的人物,怎麼會只是個沒有品級的校尉?這也太屈才了吧?看著身邊的亂軍頭目驚愕的神色,於世海就知道,對方的這一手奏效了!

漢王看了看眼前的亂軍,看著他們開始變得慌亂的眼神,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如果你們此時放下手中的武器,繼續回去做百姓該做的事,朝廷便不會再追究你們的任何罪責,有罪的,只是煽動你們起事的彌勒教反賊,如果你們仍然執迷不悟,那等到朝廷合圍的大軍一到,你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漢王說完之後,便這樣冷冷的看著眼前的亂軍,這些亂軍都是準備北上的民夫和後來加入的一些地痞無賴甚至山賊土匪,為的就是去長沙城裡劫掠財,從此過上舒適的好日子,可如今聽完漢王的話,似乎這財的可能性根本沒有了啊!

在這樣的前提下,那自然是保命更重要的,漸漸的,就有人有了逃走的念頭,漢王從這些人開始怯懦的眼神和微微下垂的武器就知道,現在所缺的,無非是一個帶頭逃走的人,只要有人帶頭,這些人必將榮河水決口一般潰散。

老成的於世海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漢王剛要進行下一步的時候,於世海大喝了一聲“敵將住口!”漢王聞言一怔,順著聲音望去,只見一個須皆白的老人家正手持大刀向自己大步走來,漢王看看對方的年紀和氣度,不由得心中暗喜,難道老教主李法良就在軍中?

漢王沒有見過李法良,自然也不知道李法良是一身老和尚的打扮,只是憑藉歲數和懂得行軍佈陣推斷出來的,於是將霸王槍一指,高聲喝問道“來的可是賊李法良?”於世海沒有回答,而是來到拒馬陣前站定,端詳了漢王片刻才說道“你不可能只是個校尉!能否告知老夫你是何人?”

漢王哈哈一笑道“就憑你,還不配知道我是誰!”於世海點點頭道“也罷,既然你不知道我是誰,我也不知道你是誰,那我們就在這陣前公平一戰吧,如何?”漢王微微搖頭道“看你的年紀也這麼大了,我和你一戰擺明就是欺負你,哪裡算得公平?”

於世海將大刀一杵,熬然說道“小娃娃,老夫四十年前也是縱橫沙場斬將奪旗無數的,看你年紀輕輕,應該還沒上過幾年戰場,這樣一拉扯,自然就是公平了。”漢王饒有興致的看看此人,能在四十年前縱橫沙場,那肯定也是元末的義軍將領啊,居然還有意外的收穫,也是難得!

於是漢王點點頭道“原來是前輩的老將軍,那倒是晚輩失敬了,只是如今大明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您老人家如何要助紂為虐領軍叛亂呢?我看不如你放下武器率眾投降,我替你去求求陛下念在你當年的功勞,從輕落於你!”

於世海聽得這樣的話語不禁微微一笑,一個校尉能也去求皇帝陛下開恩?再結合之前聽到的傳聞,忽然就猜到了幾分,想當年他就在燕雲地界的滄州隱居,這漢王殿下的名頭聽到的可不少!現在看來,眼前這一副俾倪天下氣勢的年輕人,應該就是他了!

於世海哈哈一笑道“多謝了,可惜老夫四十年前就是朱元璋的敵人,如今雖是被迫出山,但也不會做那投降之事,你若想讓這些人散去,就只有先打敗我,難道說你是不敢?!”這激將法還的確是有效,脾氣火爆的漢王一聽這話就受不了了,騰的一下跳下馬將槍一指道“好,既然如此,那便讓我送你上路吧!”

漢王身後的騎兵紋絲不動,也沒有人出聲相勸,而於世海這邊也是一樣的情形,那些頭目都在等著結果,於世海若敗,他們立馬就跑,於世海若勝,那就還有扳回的可能!更何況陣前單挑這種事,幾十場戰役也難見到一次啊!

一支霸王槍,一把大刀,就這樣對峙著,本來漢王是更習慣馬戰的,可惜於世海沒有騎馬,既然說了是公平一戰,那他便只能下馬應戰。於世海手杵大刀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心中並無太大的波動,如果對手真是靖難之役中崛起的戰神,那自己還真算是有幸了!

終於,還是年輕的漢王率先進攻了,一支霸王槍上下翻飛,他也是遍尋名師學藝的,這槍法中糅合了數家之長,更何況他本身就天生力大,這霸王槍在他手上還真使出了幾分霸王項羽橫掃千鈞的氣勢!而於世海則揮動大刀捲起一片風浪。

兩人使的都是軍旅打法,雖然於世海內力深厚,但既然是要公平,他便也沒有運用內勁,只以自身外力相抗,這驚心動魄的五十招一過,漢王天生神力的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了,這一槍接一槍重重的砸下,於世海的每一次格擋都像是受了一次內腑的重擊。

終於,又是五十招之後,已經被漢王的神力震傷內腑的於世海忍不住張口噴出一口鮮血,手上也隨之一滯,而漢王則抓住這難得的時機一槍刺穿了於世海的身體!漢王收槍而立,鮮血隨即狂湧而出,於世海手杵大刀借力站穩,然後才開始運起內力減緩生命的流逝。

一看勝負已分,一夥山賊出身的亂軍率先撒腿就跑,其他人見有人帶頭了,立刻也便跟著跑了。漢王對這些逃跑的亂軍已經不再關心了,他卻很疑惑的看著於世海,因為他此刻也現了,如果於世海早些運氣深厚的內力,那他真不一定會是這位老前輩的對手!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之前有人留言猜想張定邊就是彌勒教老教主,也有人猜測盧方的師傅就是彌勒教主李法良,可惜都不是,我也知道寫這兩種可能性戲劇效果會更好,但事實就是如此,不是就是不是,當年城破之時,只有張定邊的一支孤軍殺出了重圍,而當於世海他們問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的時候,張定邊卻讓大家都各自回家去吧,而他自己則去了餘杭的一座寺廟裡出家為僧,一直到永樂末年才圓寂。###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