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268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二百六十八節 寺中一老僧

大明永樂十一年五月二十六,太子府。

漢王又一次來到了這個他不太願意來的地方。同樣的,太子妃張茵接報後也急匆匆趕到隔壁候著,對於漢王,張茵可是從來都不放心的。

看著面色凝重的漢王,太子也頗為意外,漢王已經偃旗息鼓的推辭了協同監國退入三千營軍中,可老師楊士奇卻提醒他不可掉以輕心,越是對手韜光養晦退避三舍的時候越要小心。太子也在耐心的等著看漢王究竟要耍什麼手段,卻沒想到漢王居然登門了。

見禮完畢坐下,漢王也不繞圈子,直接說道“昨日紀剛已經來找過太子殿下,稟報了城中隱患之事了吧?”太子不知漢王是不是又要借題揮生事,微微點頭道“紀剛是來稟報過,說有白蓮教的賊人混入了南京城中意圖不軌,還說他與二弟正在全力追查緝捕。”

漢王面色凝重的點點頭道“是,這是我昨日吩咐他這麼說的,因為不想讓大哥太過擔心,也怕訊息洩露出去打草驚蛇,可昨日我們在搜查了象奴營地後,卻現事情完全沒有這麼簡單,這背後或許是個天大的陰謀,所以臣弟才親自來向太子殿下稟報。”

見漢王用了臣弟和太子殿下這樣的敬稱,不由得也是一怔,能讓自己這個弟弟如此重視的,肯定不會是小事,可心中還是時刻牢記著楊士奇的提醒,於是小心的問道“那敢問二弟,你們查出了什麼線索又探知了什麼陰謀?”

漢王想了想,還是從頭說道“臣弟半月前在城外抓了一夥行跡可疑的人,乃是白蓮教九江分舵的賊人,一審之下才現其中一人乃是方孝孺的長子,臣弟驚覺此事重大,便上書北平,父皇於是派了紀剛前來處理,紀大人果然也很能幹,立刻又偵知了他們是要在洗象節裡藉助大象狂亂生事。。”

雖然漢王已經儘量說的平靜了,但太子還是敏銳的驚覺這個事情果然不小,他做監國太子也數年了,當然明白這洗象節上一旦大象狂會是什麼後果,當下也不由得皺緊了眉問道“那如今查得怎麼樣了?象奴營地可肅清了?”

漢王點點頭道“臣弟與紀剛昨日徹查了象奴營地,已經將所有前朝女眷看押,而且,還審問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訊息,聯絡這些前朝女眷往大象草料中新增藥草的人,居然就是方孝孺的次子方中愈!”太子聞言也倒吸了一口涼氣驚問道“二弟的意思是方孝孺的兩個兒子都被人救出去了?”

漢王點點頭,自然明白太子擔心什麼,立刻介面說道“臣弟知道當初大哥曾數次為方孝孺求情,可如今要緊的並不是徹查誰救出了方孝孺的的兩個兒子,而是就算我們控制了象奴營地,此次針對南京城的危機恐怕也還遠遠沒有結束。”

隔壁的張茵剛才也一下就緊張了,她自是知道太子為方孝孺求情的事,可那是為了博得天下讀書人的好感。若是真的因此將營救其子的罪名安到太子頭上,那還真是說不清了,畢竟能順利救走方家兄弟的人可不多,而現在看來,太子也是最有動機和嫌疑的。所以她幾乎都要忍不住的衝出去了,還好又聽得漢王說現在不談此事,才又按捺下來。。

太子也是暗中鬆了一口氣,連忙問道“這又是為何?危機來自何處?”漢王想了想,還是將紀剛告訴他的三種可能都儘量平淡的告知了太子,饒是如此,太子聽完之後也是驚愕得無以復加,沉思了半晌才點頭道“你們分析的確有道理。”

為了讓太子相信此事的嚴重性,漢王也只能再度說道“這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是紀剛去求見姚少師後請他老人家分析推演出來的。”漢王並不知道紀剛沒有去找姚廣孝,而且,說是姚廣孝的意思,太子也才能格外重視。

果然,太子恭敬的說道“原來是姚師傅的分析推演結果,那我明白了,既然二弟都已經獨自擔責的上書父皇取消洗象節了,接下來還需要我做什麼,二弟只管說吧。”漢王慨然說道“搜查城中各府的事,臣弟上次就做過了,無需勞煩太子殿下,可唯獨搜查皇宮這事,臣弟一人是做不到的,只能請監國太子殿下下詔了。”

太子聞言也是一驚“你要我下詔搜查皇宮?!”張茵在隔壁也是一驚,他可不管什麼南京城的安危,她只知道如今皇帝陛下不在南京,太子若是下詔搜查皇宮,那可就是大不敬的重罪啊,一旦皇帝陛下震怒,那廢黜太子也是可能的。

張茵立刻就急了,搞了半天,漢王是在打著這個主意啊,所以,在太子還在沉吟思忖時,張茵便快步繞到前門闖進去說道“哎呀,二弟怎麼來了,可是軍中呆得膩煩了?”漢王一看本不該輕易出現的太子妃張茵又來了,也不由得眉頭擰緊。

太子也有些不高興的說道“我與二弟正在商量朝中要事,愛妃還是先暫且迴避吧。”張茵立刻佯裝不知的說道“哦?商量什麼要事?如今海晏河清,風平浪靜的,能有什麼大事?”太子一向寬容張茵,只因張茵對事情經常能有獨到的見解和意見。

太子想想搜查皇宮這麼大的事,也的確不能倉促做主,便簡要的說道“二弟與紀大人偵破了一起意圖覆滅南京城的大案,可如今人犯在逃,危機猶在,而且很可能有朝中的大人物做內應將炸藥運進了宮中,所以二弟想讓我下詔徹查皇宮。”

張茵故作驚訝的說道“啊!還真是平地起風波啊,居然還是這麼大的事,可二弟怎麼就能肯定有大人物將炸藥運進了皇宮?可有什麼證據?”這一下,漢王也徹底無語了,這都是紀剛轉述的分析推演結果,自己哪裡會有什麼證據?

漢王無奈,只能繼續抬出姚廣孝道“這是紀剛請姚少師分析推演出的結果,臣弟也覺得非常有可能。”張茵自是不敢出言駁斥姚廣孝,想了想,便轉身對太子說道“既是姚少師的意思,那太子殿下便親自去拜望一下吧,順便也聽聽姚少師覺得該怎麼辦才好,若是姚少師也主張徹查皇宮,那想來父皇也不會怪罪的。”

太子自然明白張茵的意思事讓自己親自去找姚廣孝求教,就算是真的要搜查皇宮,也讓姚廣孝親口對自己說出來,這樣一來,就算沒查出什麼,以父皇和姚廣孝的交情也不會怪罪的,這是要自己去找姚廣孝擔責啊。

太子想了想,也覺得似乎只有這樣做才最為穩妥,便對漢王說道“愛妃說的也有道理,不知二弟怎麼看?”漢王巴不得趕緊離開張茵面前,連忙起身道“好吧,事不宜遲,既然如此,臣弟就親自陪太子殿下走一遭吧。”

漢王說罷,便向張茵施禮告辭,而後就轉身率先出門去了。太子也在張茵的攙扶下艱難起身,張茵再度小聲囑咐道“太子殿下切記,此事就算要辦,也只能在姚少師親口說出後,讓二弟去辦,太子只能下詔,不能親自插手。”太子微微點頭應允。

~~~~~~~~~~~~~~~~~~~~~~~~~~~~~~~~~~~~~~~~~~~~

壽慶寺大門口,負責照顧姚廣孝的沙彌接報後一見是太子河漢王同時來了,連忙迎上去施禮,不等太子說話,漢王就擺擺手道“無需多禮了,我們要見姚少師,快快帶路吧。”小沙彌為難的說道“此時道衍大師正在打坐參禪靜修,恐怕不便打擾。”

漢王正要火,太子連忙搶著說道“還請小師父通稟一聲,就說我們找姚師傅有非常要緊的大事,他老人家應該會見我們的。”小師父連忙告罪進去通稟,漢王有些不高興的說道“這老和尚架子也太大了,我去見父皇也沒這麼難的!”太子只能笑而不語。

片刻之後,小沙彌匆匆而出再度施禮道“道衍大師請二位殿下禪房相見,請隨小僧來。”小沙彌說罷,躬身前頭引路,太子和漢王也沒有帶隨從,隻身跟在小沙彌身後一路向姚廣孝所在的禪房行去,這壽慶寺不算大,可也不小,而姚廣孝的禪房又是在最偏僻幽靜的地方。

小沙彌將二人引到禪房門口便躬身施禮守到院門去了。太子和漢王也只得按規矩脫鞋進屋,能讓當今大明天下最有權勢的兩人如此規矩的,恐怕也只有這位姚少師了。已經馬上就八十歲的姚廣孝此時正盤腿坐在氈墊上,面上毫無波瀾和表情。

太子一進禪房就來到姚廣孝面前下拜行禮道“弟子拜見姚師傅。”漢王也躬身施禮道“小王拜見姚少師。”姚廣孝面上顯出一絲笑意,伸手示意道“二位殿下怎麼有空一起來這壽慶寺中看老僧了,快快請坐吧。”太子和漢王這才各自落座,沒人扶持的胖太子行動自然很是艱難。

姚廣孝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還是該多動動才是。”太子不好意思的欠身笑笑,者要在平時,漢王少不得又要譏諷幾句,可此時他也不想再浪費時間,立刻抱拳說道“打擾姚少師清修,實在過意不去,可紀大人轉述姚少師的分析推演實在無可辯駁,現在我們就想去徹查皇宮,小王和太子殿下也是專程來請教姚少師的意思。”

姚廣孝聞言,心緒並未有多大的波動,面上也沒有什麼表情變化,他敢以僧侶身份去見當年的燕王朱棣並攛掇他謀取大明天下,心性自然是有過人之處的,更何況又經歷了十年的朝堂生涯,所以,聽得漢王說紀剛轉述的是自己的意思,也並未著急辯駁說自己從未見過紀剛。

對於這些朝臣的心思,姚廣孝可是最清楚不過了,說是自己的意思也就是拉大旗作虎皮罷了。於是歉意的一笑道“哎呀,實在抱歉,老僧年老昏聵,似乎是有些健忘了,不知道漢王殿下能否再重複一下紀大人找老僧說的是何事,而老僧又是怎麼說的,怎麼這腦中似乎是有點印象,卻又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漢王一時也不知道姚廣孝是要再聽自己親口將事情的始末再說一遍,還是怕紀剛和自己說的不一樣,但想想只要能讓姚廣孝請太子下詔搜查皇宮,那就算再說一遍也無妨。於是,漢王便又將事情從頭到尾詳細的再說了一遍,包括紀剛轉述的最新分析推演出的三種可能。

姚廣孝一直就這樣面色如常的靜靜聽著,似乎是古井不驚,實則心中卻也是震驚不已!此事確實是關乎南京城甚至大明朝局安危的大事,姚廣孝雖然不明白紀剛為何要以他的名義說出如此周密的推演結果,可姚廣孝自己在心中反覆分析推演了數次,也的確只有這三種可能性了,而且此事的緊迫和重大,確實是真真切切的。

而太子這邊也是第一次聽到事情全部的詳情,比起紀剛和漢王先前給他的簡述,太子此時聽到詳情的心裡也是波瀾驟起,原來事情還真是不簡單!而且,若不是漢王先就自己一力承擔了下來,那由自己這個監國太子來處置此事還真是有些捉襟見肘的!

待得漢王述說完片刻之後,姚廣孝才點點頭道“有勞漢王殿下了,老僧這健忘的毛病也確實是麻煩,嗯,如今老僧已經完全想起來了,此事確實事關重大,也的確危機重重,半點也疏忽不得,老僧也覺得立刻徹查皇宮排除隱患非常有必要。”

見姚廣孝親口說出了這句話,漢王這才鬆了口氣,連忙開心的向姚廣孝行禮道“小王多謝姚少師。”姚廣孝見漢王喜怒都在臉上,也不由得微微一笑,輕輕擺擺手道“老僧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接下來的事還要靠二位殿下齊心協力才是,他日若是陛下為此怪罪下來,你們就說徹查皇宮是老僧的執意要求便可。”

當面得了姚廣孝的這句話,太子也徹底放心了,可他和已經興沖沖率先告辭離去的漢王可不一樣,他記得姚廣孝在修完《永樂大典》之後才剛剛又主持修了《太祖實錄》,從未聽說姚廣孝患上了健忘的毛病啊?於是本就行動緩慢落在後面的太子尋機輕聲問一旁的小沙彌“敢問小師父,姚師傅這健忘的毛病是何時開始的?”

小沙彌畢竟是跟在姚廣孝身邊受教了好些年的,疑惑的想了半天,卻想起姚廣孝先前吩咐過的,在這些皇親國戚王公大臣面前,一定要慎言,於是便也含糊的說道“這個小僧也不清楚,似乎是有些時日了吧。”太子這才將信將疑的離去了。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