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396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三百九十六節 難題

看著傻大個格力木歪打正著的把氣氛搞的不錯,額色庫也很是開心,畢竟他是來談判的,也是來求人的,關係融洽一些總是好的,而且,現在的額色庫也早就沒有了當年的爭勝之心,也不再是那個為了打贏元朔還專門去練了幾個月近身搏殺術的莽撞小王子了。

額色庫上前敬佩的說道“沒想到漢王殿下的摔跤術如此了得,這可不是我有意恭維,格力木也算的確是算得大草原一流的摔跤手了,沒想到在漢王殿下面前卻是根本不堪一擊,漢王殿下這軍中戰神的確是名不虛傳啊!”

漢王一邊重新著甲一邊謙遜的回道“哎,其實也就是我天生就力氣大些,所以也算是佔了便宜,真要是比招數技巧我可未必比得上格力木勇士。”漢王也很聰明,知道稱呼草原人為勇士比你叫他將軍還要高興,特別是格力木這樣的人。

果然,只見格力木已經樂顛顛的牽了馬來說道“大汗,反正時間也差不多了,要不咱們就開始吧。”額色庫笑笑道“不知漢王殿下意下如何?”漢王也笑笑道“那就如格力木勇士所言,咱們就各自上馬開始吧!”

格力木把馬交給額色庫後立刻回頭呼哨連連,蒼狼護衛們瞬間就整裝上馬。端坐於馬上的漢王看著眼前的一切,也不由得微微點頭,草原人不會像明軍這樣整齊的列軍陣,但看他們整裝和上馬如行雲流水一般就知道他們的訓練有素了。

威遠川這地方的獵物多以狼、狐狸、兔子、野羊和飛禽為主,並沒有什麼大型的猛獸。所以雙方能夠暗自較勁的也就是現獵物後驅趕獵物的技法和射箭的準確度。說道射術,草原人個個精通,可漢王殿下也是能跑馬射柳十箭全中的人,所以 兩個時辰下來,雙方的收穫其實差不多。

就在雙方又現了一小群野羊開始各自圍獵時,天空傳來了幾聲清脆的鳴叫,所以草原人都興奮了呼哨了起來,原來是一個狼群也現了這些野羊獵物,準備來捕獵的時候卻意外的撞上了圍獵而來的雙方人馬。

捕獵狡猾的狼可是獵手最為興奮的事,雙方的人都立刻施展各自的手段開始追逐圍獵,來捕獵的狼群忽然變成了杯圍獵的物件,頭狼自然是呼嘯連連的指揮狼群四散逃跑,漢王和額色庫立刻就都同時盯上了頭狼,誰獵到頭狼,也就基本等於是哪邊贏了。

兩人都各自帶著親衛從兩邊向頭狼包抄而去,頭狼現自己成了目標之後,也不停的呼嘯著開始迂迴逃跑,還不斷的有別的狼想犧牲自己來干擾捕獵者的視線,可雙方此時都是鉚足了勁的,對於突然出現的狼,一箭不中之後絕不在追,而是繼續死盯著頭狼窮追不捨。

終於,頭狼被雙方逼到了一個土丘之前,只要頭狼奮力越過土丘就能暫時脫離追獵者的視線片刻,而這片刻就或許能夠讓頭狼成功逃脫,作為捕獵者,雙方自然都很明白這一點,所以漢王和額色庫還有屬下的親衛全都開始張弓搭箭。

就在頭狼跑上土丘奮力一躍之時,一陣弓弦聲同時響起,所有人手中的箭都激射了出去,拼命逃生的頭狼在一陣箭矢的破空聲之後“嗷!”的慘叫了一聲便滾落下了土丘,雙方同時響起一陣歡呼,然後策馬準備翻閱土丘撿拾獵物。

頭狼滾落到土丘下的屍體很快就被找到了,可頭狼的身上卻插著兩支箭,而且很明顯,一支是明軍的軍制箭矢,一支是草原的自制箭矢,雙方再仔細一辨認,明軍箭矢上有一個“漢”字,而草原箭矢上,也有隻屬於草原大汗的符號標記。

也就是說,漢王和額色庫同時射中了頭狼,唯一的不同在於,額色庫射中了狼頭,漢王則射中了狼心。這一下可就麻煩了,雙方計程車兵都扯住狼腿不撒手,都堅持認為這獵物該算自己一方的,然後就開始爭執了起來。

草原士兵的理由是“我們大汗射中了狼頭,那獵物肯定是算我們的。”明軍士兵的理由也很充分“漢王殿下射中的是狼心,你也知道要在移動中射中狼的心有多難,況且射中狼頭未必會死,射中狼心才會立時斃命!”

關係到今日狩獵的輸贏,雙方計程車兵肯定是都不願意退讓,只要一開了頭,很快就是越吵越兇,就差翻臉動手了,雙方的主帥一看情形不對,這才策馬上前,同時大喝住手。可當看清眼前的問題所在時,一時也都犯了難。

對於草原人來說,坐下的良馬甚至女人都可以讓,唯獨榮譽不能讓,他們看待榮譽可是比命還重要的,所以為了榮譽,拼命都行。而明軍作為宗主國,這臉面自然也是很重要的,更何況漢王還頂著明軍戰神的名號,就更不能輕易讓步了。

這還真是一個兩難的局面,額色庫若是主動讓了,這些當初就是以為他們爭取到草原上至高無上的榮譽才凝聚起來的蒼狼護衛很可能就心散了,魂沒了。漢王若是主動讓了,不但失了宗主國的臉面,今日這事很可能就會成為日後被太子黨彈劾的把柄。

一時間,場面就好像凝固了一樣,四個拿著頭狼屍體的雙方士兵各不撒手,而雙方主帥卻都一同陷入了沉思,雙方的其他屬下也就這麼靜靜的等候著雙方主刷的決斷,只要主帥一聲令下,他們就將毫不猶豫的拔刀相向。

~~~~~~~~~~~~~~~~~~~~~~~~~~~~

在距離老皇帝的一月期限還有四天的時候,蒙禹終於是到了雙方交界的緩衝帶,這狹長的區域裡有已經歸附大明的草原部落百姓到了中原地區不習慣那裡的生活又回遷到這裡的,也有中原的百姓逃荒到這裡安家的,畢竟這裡的土地都是無主之地,開出來就是自己的,還不用交稅。

這樣的地方,其實蒙禹也算是來往過好幾次了,可每次都是形色匆匆的路過,每次都是隨口問了一下隨行的人這裡是什麼情況,連和這裡的人說上幾句話都沒有過,既然要求得平邊良策,那就從這混居之地開始好了。

就在威遠川狩獵的雙方正在為頭狼的歸屬犯難的時候,蒙禹也到了相距百里之外的一個小村裡,說是小村,其實就是聚集著幾戶人家,但只要看房子的造型就知道肯定是漢人的村落,蒙禹已經吃了幾頓乾糧了,此時也想著能不能去找點吃的。

一路走去,小村的四周種滿了麥子,中秋已過,低垂的麥穗就快成熟了,已經是黃澄澄的一片,幾個身背簡易弓箭的莊稼漢正聚在田邊喝茶聊天,說是茶,其實就是拿草原裡有味道的灌木叢樹葉子曬乾了之後煮水喝罷了。

看著這久違的閒適一幕,蒙禹的臉上也顯出了笑意,自從開始修習姚廣孝交給他強身健體的內功心法之後,的確是感覺精神越來越好了,身上也越來越有勁了,也不像剛出詔獄暗牢的那幾日又畏寒又怕熱的,就連昨夜在土埂邊睡了一晚也沒有受寒的感覺。

蒙禹走上前招呼道“幾位老哥,小生有禮了。”幾人回頭一看,俱是滿臉的驚訝,一個年紀最長的老者疑惑的問道“你這後生,怎麼獨自跑到這裡來了?你是什麼人啊?”蒙禹一看他們一臉戒備的樣子,也暗自奇怪難道自己長的像惡人麼?

蒙禹也只得無奈的笑笑解釋道“幾位老哥莫怕,我不是壞人,我乃是大明陝西鳳翔府人士,是個讀書人,只因先前曾答應了別人要寫一本草原風物誌,便想到草原裡實地走走看看,這不剛出了開平城沒幾日,就走到你們這裡來了。”

幾人聽罷,這才將信將疑的起身道“哦,原來還是讀書人,那是我們失禮了,先生快快請坐吧。”重新落座後,有人給蒙禹拿碗倒了茶,蒙禹也的確渴的不行了,便連喝了三碗,這些人看到這裡,才終於有些相信的點點頭。

可那上年紀的老者還是有些懷疑的問道“我說這位先生,你既然要到草原遊歷,就該跟著個商隊馬隊之類的才是啊,怎麼會獨自一人前來的?還連個隨身包袱都不帶。你這樣走不了多遠很可能就會被餓死渴死的啊!”

蒙禹無奈的搖搖頭道“老哥說的是,商隊的朋友我認識,可商隊都是走的商道,又是直來直往不會沿路停留,我若要寫風物誌,還是需得緩緩前行,慢慢走慢慢看才是。至於包袱嘛,不瞞老哥說,我原先是有匹馬也有包袱的,可惜在開平城被人給截了。”

這下老者就更驚訝了“既如此你就該先回去重新置辦齊了或是等官兵幫你找回失物在出啊,如何能這般冒失前來的?”蒙禹一看這老者表面看似在關心他,實則一直在懷疑他的身份,也有些疑惑的反問道“敢問老哥可是還在擔心我是歹人,若是如此,我即刻離開便是。”

這老哥畢竟也是莊稼人,性子實誠,一看被對方說破了心思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連忙掩飾尷尬提壺給蒙禹續水,然後才放下壺說道“先生莫怪,只因這附近有一夥賊人出沒,雖然他們只是劫掠過路的客商,可我們這裡眼看麥子就要收割了,也怕被他們盯上啊!”

蒙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幾位老哥怕他是賊人派來踩點打尖的奸細啊!蒙禹無奈的笑笑道“哎,原本該給你們看身份文牒的,可惜也被人給拿走了,哦,對了。”蒙禹說著便掏出了懷中當初買東西剩下的兩錢散碎銀子,這也是他身上唯一值錢的東西了。

蒙禹將銀子放在茶盤上說道“我身上也就這麼點錢了,原想著也是要叨擾幾位老哥能給我點吃的和夠我走幾日的乾糧,還想要個水囊,幾位老哥若是願意,就麻煩幫忙準備一下,若是嫌麻煩或是還是怕我是賊人派來的,那我馬上就走,絕無怨言。”

兩錢銀子,說多也真不算多,可對於這些逃荒而來的難民來說,其實也真不算少了,所以一個年紀稍微小些的漢子已經嘿嘿笑著說道“那感情好嘞,我們還正愁著要再打幾把鐮刀之類的農具嘞,這下可都夠了。”

年長的那位立刻不悅的說道“說的啥話呀?就一包乾糧一個水囊值幾個銅錢?就好得要別人這麼些銀子?我們可不能來了這裡就忘了本。”那年輕漢子立刻便羞紅了臉低下了頭,蒙禹聽他們說話的口音完全不一樣,也不由得心中疑惑。

蒙禹擺擺手笑笑道“哎,老哥可千萬別這麼說,只要你們願意幫忙就是萬幸了,反正往後這錢我留在身上也沒什麼用了,若是你們能多給我準備些乾糧夠我吃個十天半月的就更感激不盡了,幾位老哥就收著便是。”

年長的漢子看他說得誠懇,這才一拍大腿道“中,既然先生都這麼說了,那我便做主了,我們幾家把乾肉都拿出來給先生帶上,再讓俺婆娘把家裡那個揹簍墊上點布給先生帶上,各家今晚都烙幾張餅,要用實料,可不能摻糠皮!”

幾人紛紛點頭應諾,那年輕漢子也再度說道“正好我那裡有兩個水囊,都給先生帶上,進這草原裡多帶些水總是沒錯的。”蒙禹一看大家想的這麼周到,自然是連連稱謝。那年長的漢子卻忽然又問道“不知先生可會些武藝?”

蒙禹一聽這話,只能尷尬的笑笑道“當年跟著別人練過幾年,可惜只學了點皮毛,實在是算不得甚麼武藝。”年長漢子點點頭道“練過就好,這草原裡雖說沒有虎豹,可這狼群倒是不少,我那裡還有把匕,也給先生帶上吧。”

看著眼前這些淳樸的中原漢子為自己設想的這麼周全,蒙禹的心裡也是頗為感懷,這就是兩位恩師讓他留下的原因,這就是兩位恩師交給他守護的大明百姓,這就是他此行的意義所在。

如果邊境安寧了,那麼兩族的百姓也就再不用飽受戰亂之苦了,那麼大明邊界的廣袤土地也就會再度煥新的生機!可自己真的能做到麼?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