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427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四百二十七節 權力的誘惑

大明永樂十六年正月下旬,交趾,清化。

倉皇逃離藍山駐地的黎利帶著黎氏族人、百姓和數千集結而來的各氏族叛軍約一萬多人在清化和寧化的交界處和只剩一千多人的“安南王陳暠”會師了,“陳暠”雖然用一場勝利昭告了自己的存在打出了聲威,可處境卻比在龍王山逍遙做山大王的時候差多了。

早已得到訊息的“陳暠”遠遠的看著黎利的隊伍過來,心中卻有些失望,因為黎利的隊伍裹挾著太多的百姓,而各氏族前來集結的戰士也還沒有磨合成一家,還是各自為戰的集結在一處,遠遠看去,黎利的隊伍雖然人數眾多,可一看就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烏合之眾,真要遇到明軍,或許還不如自己這一千多人呢。

沿著標記找到等候自己的“陳暠”,黎利連忙上前行禮道“臣安南平定王黎利參見安南王。”“陳暠”也端著架子伸手示意道“愛卿平身吧,聽聞愛卿也在藍山起兵,我心甚慰,也多謝愛卿能追隨至此,今後你我君臣合力,定能驅除明軍,恢復安南!”

黎利連忙再度謝恩,“陳暠”身邊的將軍和都督看到氏族領袖黎利帶兵來投,都是喜出望外,只有長臉將軍有些眉頭微蹙,因為他已經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也預料到了這君弱臣強到底意味著什麼,更何況,他從黎利的眼神裡看不到一絲對“安南王陳暠”真正的尊重!

安排好隨行的百姓和叛軍,黎利和“陳暠”便單獨走到了一個隱蔽的所在,周圍也自然是有黎利和“陳暠”的親衛把守不讓人靠近。見沒有外人了,黎利才親暱的拍了拍“陳暠”的肩膀說道“你做的不錯,確實有王者的氣度,那一戰不惜一切代價的贏下來,如今你陳暠的名頭可就有號召力了。”

“陳暠”卻平靜的看看黎利說道“那黎大哥呢?為何不戰而逃?就算峨樂縣城外的伏擊被明軍識破了,黎大哥也可以在藍山再次組織伏擊啊,李彬倉促追來,又不熟悉藍山地形,加上我給黎大哥留的這麼多火器和神火飛鴉,黎大哥給明軍一次迎頭痛擊再撤應該不難吧?”

見“陳暠”質疑自己,黎利也收起了笑意,他雖然一手培植出了眼前這位“安南王陳暠”,雖然在外人面前以臣屬自稱,可這只是權宜之計,他可並沒有打算真的聽命於“陳暠”,所以眼見得“陳暠”居然敢質疑和質問自己,他的心中當然是非常不悅的。

更何況,黎利之所以不戰而逃,也是因為本來以為必勝的平生第一戰就被李彬被反突襲了,這對於黎利的自信心打擊很大,短時間內他還沒有再度面對李彬的勇氣,他還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陳暠”這話恰恰就戳中了他的痛處,怎麼能不讓他難受?

黎利哼了一聲冷冷說道“你還真把自己當成安南王了?”“陳暠”也嘿嘿一笑道“黎大哥說什麼?難道我不是安南王陳暠?”黎利聞言一怔,轉頭眼神凌厲的看向“陳暠”,而“陳暠”也毫不示弱的盯著黎利,經過了這近一年血火洗禮的“陳暠”確實是完全不同了。

良久,黎利才現此時他就算人再多也沒有和“陳暠”撕破臉的底氣,因為各族聚集來的戰士很有可能被“陳暠”一聲召喚就宣誓效忠了,自己這個敗軍之將在如今聲威赫赫的“安南王陳暠”面前還真是沒有什麼可豪橫不臣的,更何況,自己也是不可能去戳穿“陳暠”身份的。

黎利有些憋氣的轉開了頭冷冷說道“安南王教訓的是,臣是不該不戰而逃,那王上說說看,我們此時該何去何從啊?”“陳暠”卻並沒有急著說出計劃,而是幽幽說道“黎大哥真的願意聽從我的意見,甚至聽從我指揮麼?此時我們可經不起內耗啊!”

黎利聞言又是一怔,只能強壓怒火說道“你是安南王,我是平定王,你是君,我是臣,我本就該聽你的調遣才是,王上就無需再試探於臣了。”黎利說完,已經是渾身都充滿冷冽之氣,“陳暠”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黎利在想什麼,可他不管,在黎利真正能統軍之前,他可不希望黎利再做出錯誤的判斷而斷送了他的復仇大計。

所以“陳暠”才用了一種最極端也最危險的方式拿回主導權,同時也在刺激黎利,好讓他認清現實並且儘快恢復到以往指揮若定智計百出的樣子,可“陳暠”並不知道,黎利的內心遠沒有他所以為的這麼大度,雖然有這麼些年的相處,可“陳暠”從未真正看懂黎利。

所以“陳暠”又說出了一段更不該的話“平定王若是真的想擺脫明軍轉戰交趾以待時變,那就立即遣散藍山百姓,只留下善戰之人,我們立刻率軍進入寧化,獲得範氏補給後立刻進入嘉興府,因為那裡地勢開闊又與各國接壤,那才是我們最適宜騰挪的地方。”

黎利仔細想了想,“陳暠”說的是對的,可他卻接受不了這樣的建議,因為他的愛民如子的氏族大領,是交趾各氏族的領袖,他怎麼能做出拋棄百姓的事?更何況,“陳暠”越表現的像個真正的王者,黎利的心裡就越的氣憤和惱怒。

在黎利原先的預計裡,在外人面前“陳暠”要怎麼端著架子都行,可一旦只剩他們兩人的時候,“陳暠”就應該翻身下拜,對他這個真正的“主人”表達思念之情和聽命之意,這才是他培植出“安南王陳暠”的初衷,他可不是真的要給自己找個壓在頭頂的王上!

所以,就算“陳暠”說的是對的,黎利仍然不悅的回道“王上說的話是沒錯,但是臣一旦拋棄了百姓,那就變成了無信無義之人,今後還怎麼號召各氏族起兵響應,王上要做拋妻棄子的劉邦,可臣卻只願意做帶著百姓同行的仁德劉備!”

“陳暠”聞言一愣,黎利會用劉邦和劉備來形容他們兩他倒是萬萬沒有想到的,可很明顯,自己的計劃只成功了一半,黎利是逐漸恢復了該有的樣子,可是卻並不夠理智,也不願意做出正確的選擇,或者說,他著所謂的仁德,其實是想拖著百姓甚至犧牲些百姓來成就他的好名聲罷了!

“陳暠”終於開始真正認識黎利,他眼前的這個黎利,或許比師父和師兄所說的還要更加陰險狠毒,可“陳暠”還是不死心的說道“可你帶著這些毫無戰鬥力的百姓婦孺,一旦明軍追殺而來,我們根本無法保護得了他們,他們只有死路一條!你現在遣散他們回去,他們還可以說是被裹挾同行是被迫的,明廷應該不會太為難他們!”

黎利嘿嘿一笑道“臣還以為王上已經修煉成了真正的,可如今看來,你還是差得遠了,你可知道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能在明軍的圍追堵截下存活多久?你可知道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我們最需要的是交趾全境都起兵響應,這樣就算我們被打得不剩一兵一卒也還能隨時再度崛起!”

“陳暠”驚訝的問道“所以你是早就打算好了要犧牲這些百姓來激起交趾百姓心中的怒火和仇恨?這可都是你們黎氏的百姓啊,你怎麼忍心這麼做?”黎利陰陰一笑道“那王上要的是整個交趾的百姓還是某個氏族的百姓?反正我黎利若是隻要一個氏族的百姓,那就安安穩穩的做族長和各族領袖就是了,何必冒著生死起事?”

這一下,“陳暠”是真的愣怔住了,原來黎利真的是這麼想的,原來他真的是準備這麼幹的,原來他帶著這些無辜的百姓出逃並不是捨不得他們,而是要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來交換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這就真的讓“陳暠”有些無法接受了。

~~~~~~~~~~~~~~~~~~~~

此時,大明邊境的開平城外,已經卸下烏金鎧甲隻身著常服漢王也帶著三千騎兵回來了,徐亨和夏貴兩員大將帶著開平城裡的官員迎候在道旁,漢王遠遠的一見這陣勢就下了馬,然後快步上前抱拳道“哎呀呀,怎敢勞動二位將軍出城久候。”

徐亨抱拳道“漢王殿下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費一兵一卒就迫使科爾沁的黃金家族聯盟正式解散,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啊!”夏貴也也連忙介面道“就是,漢王殿下可是真正大將之風啊,古往今來能有幾人?”

聽著兩位將軍的誇讚,漢王心裡卻很不是滋味,他心裡也知道自己此行確實已經完成既定任務了,可另一方面,他卻始終覺得深深的遺憾,也覺得不是靠拼殺得來的軍功並不值得誇讚,這大概就是老皇帝為什麼一直要磨鍊他的原因了吧。

漢王只能矛盾而彆扭的聽著眾人的誇讚,神思不屬的往城裡走去,直到進了城,王府長史才找機會湊到近前輕聲說道“殿下,陛下的詔命到了。”漢王聞言一怔,雖然早有預料,但還是有些緊張的問道“哦?是怎麼說的?”

長史微微搖頭道“殿下還是先應付了這些將軍官員們,咋們回到府中在做計較吧,反正不算好也不算壞,殿下也無需心憂。”漢王聞言點點頭,他與這王府長史已經是這麼多年的相處,也算是彼此瞭解了,所以看長史的樣子他就大概知道事情會是什麼樣的。

徐亨和夏貴兩位將軍已經擺好了慶功宴,漢王也不想拂了軍中眾人的好意,便笑意盈盈的隨眾人赴宴去了,當然,漢王這樣愛兵的統帥自然是不會忘了隨行的三千屬下,也吩咐了今晚讓眾人一同慶功,王府長史自然立刻便著人安排去了。

待得慶功宴盡歡而散之後,漢王才醉醺醺的回到了開平城的臨時宅中,而王府長史則早已等在了書房之中,漢王一進房,長史就安排侍者奉上了熱毛巾,漢王擦臉醒酒後,便遣退了侍者,然後對長史說道“好了,說吧。”

長史從懷中掏出信函遞給漢王道“這是隨批覆一起送來的,只說交漢王府處置,並未說由殿下親啟,屬下便斗膽開封了,所以信函中的內容徐亨、夏貴二位將軍並不知情,而屬下也從未對任何人提起。”

漢王聞言一愣道“怎麼?難道不是父皇的明詔?”王府長史為難的點點頭道“嗯, 這就是礙難之處,信函不是陛下的明詔,卻是內閣大臣楊榮代陛下寫給漢王殿下的,所以,屬下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漢王更是滿腹狐疑的接過信函開啟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也是疑惑的問道“父皇這是什麼意思?讓我自己灰溜溜的回封地去?這不是讓滿朝文武看我笑話麼?父皇到底想讓我被壓制到什麼時候?”

長史連忙示意道“殿下慎言,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不可對陛下有任何怨懟之言啊!”漢王有些氣惱的將信函拍在桌子上,然後頹然的靠在椅背上長嘆一聲道“哎,好吧,走吧走吧,過幾日咋們就會封地去待著便是。”

長史也無奈的搖搖頭,可隨即漢王就直起身子說道“不過走之前還有件事得先了結了,我一定要先查出是誰將突襲科爾沁的訊息提前洩露給了阿岱!”長史聞言也是一驚“什麼?洩密?不是說是殿下改變戰術威壓阿岱就範麼?”

漢王冷笑一聲道“我雖然率直些,可也不是蠢貨,事已至此,既然結果是最好的,那過程自然也要說的圓滿些,可事情的真相是我帶兵接近時,阿岱就已經派兵來迎接我們了,若不是有人洩密,阿岱怎麼可能未卜先知的!”

長史皺眉想了半晌,才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這真的是不可能啊,因為殿下是出軍報的同時就出兵的,哪個諜子的資訊傳送能比殿下的急行軍還快的?莫非是飛鴿傳書還是鷂鷹傳信?不可能啊,咱們的斥候也都在開平城四周嚴密注視著天上的動靜啊!莫非阿岱身邊還真有能未卜先知的人?”

聽聞此言,漢王腦中忽然靈光一閃,繼而苦笑道“我知道是誰了,阿岱身邊是沒有,可草原裡有啊,這想必就是那位留在居延海的蒙先生的傑作吧!”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