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432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四百三十二節 應天府

看著王貴妃受窘,與她交好的吳惠妃和郭順妃暗中也相視一眼,後宮裡的女人們可沒有一個是愚笨的,兩人此時已經感受到了濃烈的危險氣息。如果說王貴妃還有富可敵國的蘇州王家作為後盾,那她們這樣中級官員家的女子,如何能是張貴妃和太子妃的對手,兩人只能低眉順目的不一言。

可她們不說話不代表別人就不找上她們,張貴妃已經轉頭看著她們說道“既然吳惠妃和郭順妃兩位妹妹也在,不如就做個見證吧,來啊,把太子妃給我的禮物開啟給各位娘娘仔細瞧瞧,可不要讓人說是我們無中生有的故意沒事找事可就不好了。”

張貴妃帶來的宮女們答應了一聲,從禮盒中取出兩幅小楷經文展開,而張貴妃也再度說道“三位妹妹也來看看吧,這可是太子妃親自從姚公子手中接過來的,先前又在姚少師佛堂前供奉了數十日,吸取了姚少師歸天前畢生的精氣,是蘊含著大功德大福報的啊。”

張貴妃越是這麼說,王貴妃的臉色就越是難堪,因為如此一來,她先前用以炫耀的那倆副來路不正的小楷經文就成了不潔不淨之物,還讓她這自詡家世雄厚手眼通天的貴妃娘娘成了笑柄,最重要的是,張貴妃若只是來取笑她的倒也罷了,可若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她們蘇州王家眼下正在力爭的官辦轉民辦之事,那可就麻煩了。

在韓麗妃的“熱情”拉扯下,吳惠妃和郭順妃再不情願也只能上前仔細觀瞧,王貴妃自是不會動的,只是冷眼旁觀的看著這一切,韓麗妃也不敢上前拉扯她。忽然,韓麗妃卻又是一聲驚呼道“哎,我沒看錯吧?怎麼這落款好像是離系二字?!姚公子不應該是叫姚繼麼?我記得原先長安宮裡的那兩幅落款就是姚繼啊。”

王貴妃一聽,眼中也立刻顯出了異樣的神色,莫非這其中還隱藏著什麼秘密?果然,太子妃見眾人都疑惑的看向自己,便淡然的笑笑道“哦,麗妃娘娘有所不知,我這姚師弟自去年底姚少師病勢沉重之後,便自己取了個別號為離系,此乃出自佛經中之離系果一詞,是斷除一切煩惱雜染牽絆之意,這個事倒是絕少有人知曉的,麗妃不知道也不奇怪。”

韓麗妃恍然的點點頭,卻又適時的問道“哦,那照這麼說來,姚公子在姚少師病重之後所親手抄寫的經文都應該是落款離系而非姚繼了?”張貴妃一看這韓麗妃這麼懂事又這麼會配合,也不由得微笑點頭,本來這些疑點和問話都是該由她自己來提出的,如今有人代勞了,那她這貴妃娘娘自然就可以樂得置身事外。

太子妃也沒想到這韓麗妃這麼聰慧,連忙回道“麗妃娘娘說的是,事實確實如此,自那以後,姚師弟為姚少師祈福而抄寫的經文小楷都是落款離系,沒有其他。”韓麗妃憐憫的看了王貴妃一眼,幽幽說道“那如此說來王貴妃的孃家人還真的是被人給騙了啊,這仿冒之人什麼都做完美了,就差了這一點,倒是讓王貴妃白白受累了。”

一聽韓麗妃這話,王貴妃已是怒不可遏,張貴妃和太子妃她不能太過得罪,可這從朝鮮小邦遠嫁而來的韓麗妃她可不怕,不過就是大明朝藩屬國朝鮮的一個官員之女罷了,居然敢仗著張貴妃和太子妃的勢就到她的長安宮裡信口胡唚諷刺挖苦與她,這叫她如何還能忍?

王貴妃立刻杏眼圓睜的呵斥道“韓麗妃莫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吧?怎麼今日到了我這長安宮裡就敢如此放肆了?這些話也是你說得的?我的孃家人有沒有被人騙在查明真相之前還尚未可知,怎麼就輪到你在這裡亂嚼舌根子了?陛下臨行前還特別囑咐讓我看好後宮,不要讓人無端生事,我看陛下所說這後宮生事者就是你這樣的挑事之人,來人,給我執行宮規,掌嘴!”

王貴妃這話一出,張貴妃和太子妃也是一怔,因為後宮沒有皇后,現下嚴守後宮約束妃子言行也的確是皇貴妃的職責,韓麗妃剛才也真的是得意忘形得多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這王貴妃果然也不是善與的角色,立刻就抓住錯處小題大做,可偏偏還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可畢竟韓麗妃是自己帶來的,若是就這麼在長安宮裡當著自己的面被打了,那她張貴妃的面子可也就沒了,剛剛才借假經文的事佔到的上風也就蕩然無存了,最關鍵的是還有後面需要繼續深入進行的事,千萬不能就在這裡翻盤了,更何況在這後宮裡,要論耍狠也輪不到她王貴妃啊!

張貴妃立刻爆喝一聲“住手!”韓麗妃一看張貴妃沒有捨棄自己,也立刻就噙著淚喊道“姐姐救我啊!”王貴妃斜著眼睛看著韓麗妃問道“怎麼?張貴妃連我執行宮規也要干涉了麼?莫非是覺得陛下賦予我這皇貴妃監管後宮的職權錯了?”

張貴妃也冷冷笑道“王貴妃無需搬出陛下來壓我,陛下自然是不會有錯的,可王貴妃說韓麗妃亂嚼舌根挑唆生事我可就不明白了,因為如果太子妃所說不假,那王貴妃的孃家人的確是被人騙了,以至於王貴妃將假經文當成了寶貝供奉,請問韓麗妃何錯之有?”

王貴妃也不甘示弱的回道“我知道太子妃與姚公子關係匪淺,所說自是不可能有假,但也或許是姚公子因為要贈予別人,故而便又用回了原名落款也未可知,在事情尚未查清之前韓麗妃就妄自論斷,這不是亂嚼舌根子挑唆生事又是什麼?”

張貴妃嘿嘿一笑道“王貴妃說的也有道理,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若此事屬實,王貴妃的孃家人的確被人給騙了,那韓麗妃就是實話實說?若是最後查實這經文的確事姚公子手書贈予王家的,那韓麗妃就是亂嚼舌根挑唆生事?”

張貴妃所說有理有據,王貴妃也無法駁斥,想了想,只能回道“是,確實如此。”張貴妃立刻笑笑道“好,既如此,在事情查清之前,韓麗妃有錯與否還不能定論,那就先將這頓打記下吧,若是最後查實了她的確有過,我再與王貴妃一起加倍責罰與她,如何?”

王貴妃終於霍然起身道“好,一言為定,那我現在就派人著應天府尹徹查此事,不管是誰在從中搗鬼,都要揪出來嚴懲不貸!”張貴妃也冷冷回道“好,我也同意徹查此事,那韓麗妃我就先帶走了,等著妹妹查出真相之時,我再親自帶她來受罰,走!”

張貴妃說罷轉身拂袖而去,太子妃則自覺的上前攙扶起已經嚇得癱軟在地的韓麗妃一起離開,隨行宮女們也連忙收好東西跟了出去。待得人都走遠了,王貴妃才大喝一聲道“來人,給應天府下令,讓他們嚴查此事,再給王家的南京堂口去信,讓他們也好好查一查!”

~~~~~~~~~~~~~~~~~~~~~~~~~~~~~~

訊息一傳出,南京城裡就熱鬧了起來,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堂堂的皇親國戚,貴妃娘娘的孃家人,財大氣粗的蘇州王家居然是被人給耍了?這不成了天大的笑話了麼?又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敢去老虎嘴裡拔牙的?據說蘇州王家為了買這兩幅小楷經文可是花費了百金之數的啊!

應天府尹接到這樣的案子也是頭疼不已,哪個朝臣不知道後宮的兩位貴妃之爭是能遠離就遠離的麻煩之地,可偏偏這次還就都指定到他這裡來了,最讓他頭疼的就是除了兩宮皇貴妃,還有監國太子府送來的指令也要他儘快查清原委,雖然應天府尹知道這樣連印信都沒有指令很可能是太子妃假太子之名出來的,可他也沒有辦法去質疑啊!

看著手中的初始卷宗,應天府尹的眉頭就擰了起來了,表面看這就是一件仿冒作假詐騙錢財的案件,可仔細看來卻又不是這麼簡單,因為據王家人所說,他們是從自稱漕幫弟子的人手中購入的,而之所以選擇相信就是因為漕幫在江湖上的信譽。

這相當於後宮之爭又捲入了江湖幫會的恩怨啊!應天府尹長嘆一聲,還有一個月他就要升遷了,可千萬不要因為這事被搞的受罰貶官可就不妙了,思來想去,他就想起了自己手下可是有個熟悉江湖的能人啊,那便是先從刑部外放湖廣,又從湖廣調任應天府總捕的幹吏盧方。

待得盧方應召而來,應天府尹連忙客氣的笑著招呼道“盧總捕來了啊,快快請坐吧,本官也是萬般無奈,只有求助於你啦。”盧方施禮坐下後朗聲說道“大人有什麼吩咐就儘管說吧,屬下知道大人接到了棘手的案子,有什麼屬下能效力的,屬下一定全力而為。”

應天府尹點點頭道“既如此,那本官就先行謝過了,盧總捕先看看這初始卷宗吧。”盧方恭敬的接過來仔細的翻看完了之後又遞還過去,然後欠身道“屬下大概知道了,以屬下之見,這事恐怕只有先過上一堂才能再往下追究了。”

應天府尹點點頭道“那以盧總捕之見,該先傳哪些人上堂?”盧方想了想回道“最重要的自然是姚公子,只有他親口承認他確實沒有出手過手抄經文這案件才能成立,其次嘛,就先問一問王家的購買之人,若是能找到出手的所謂漕幫之人自然是最好的,起碼就能知道大概是在哪個環節出的問題。”

應天府尹開心的說道“對啊,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此,現在書吏帶回的問話最大的矛盾就在於王家說是從自稱漕幫弟子的人手中購得,可漕幫卻說他們從未經手過此事,也從未有門下弟子和姚公子有任何交往,更不可能替王家去求得手抄經文,所以,在過堂之前,本官也想請盧總捕先去訪上一訪,或許盧總捕能從中找出什麼線索現什麼端倪。”

盧方起身抱拳道“大人太客氣了,這本就是屬下的職責所在,大人只需派人吩咐下來就是,何須親自召見?這真是叫屬下受寵若驚惶恐不已,屬下這就前去查訪,定不負大人厚望。”盧方說罷,便起身施禮告辭而去,這應天府尹的心思他自然明白,可他盧方也不是混飯吃的啊。

走出應天府,盧方沒有帶屬下的捕快差役,而是換上便服一個人自己朝著南京城裡的一個隱秘所在走去。這個地方,南京官府裡也只有他這個在南京城裡混成了老油子而江湖中人又都給幾分面子的混江龍才知道,其他官府中人可是根本沒有機會挨近的。

見盧方走至近前,早有放風的暗樁出聲招呼道“來的可是盧頭啊?怎麼今日有空過來了?是來點燈還是來找火?”這是黑道的暗語,意思就是問盧方是來拜門子要東西還是來查案子查人查線索。盧方也笑笑抱拳回道“小哥見諒,上頭壓得急,盧某無奈之下,只好來這裡找火了。”

暗樁又出言問道“那盧頭只是來找火還是要當家的送炭?”這句的意思是問盧方,只是來這裡找線索問情況,還是要來這裡找人頂罪交差?所以盧方連忙擺擺手道“哎,確實只是找火,盧某可從不做要人送炭的事,這個當家的是知道的。”

不見人的暗樁沉默了片刻,這才將手放入口中長短不一的呼哨了好幾聲,不一會兒,遠處也傳來了長短不一的呼哨聲,這是他們在用暗語請示交流,在得到答覆之後,暗樁才轉而招撥出言盧方道“那盧頭請進去吧,當家的在正堂等著您。”

盧方向著出聲的方向略略抱拳回禮後便大踏步向前走去,轉過巷子口先進了一個小門,又進了一個院子,這才來到了正廳,一路上盧方看不見一個人,可是她也知道這裡到處都是人。這是南京城裡的最隱秘的所在,也是南京城裡的地下之眼,只要是在南京街面上生過的事,多半都能在這裡知道原委。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