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436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四百三十六節 爭漕運

這個本也不大的偽造經文案只一堂就審結了,原告被告雙方對判決結果均無異議,這也讓應天府尹徹底鬆了口氣,他也很怕王家仗著王貴妃的勢力死咬著不鬆口讓他徹查下去,那他可就要頭疼不已了。而盧方也很好奇,那在人群中示意王家人就此收手的到底又是何許人?

第二天,在將審結的卷宗送進東宮監國太子府之前,應天府尹還是有些不放心,便再次將盧方召了進來,因為他相信有些事情盧方肯定是會比他先搞清楚的,為了不在東宮那裡出什麼紕漏,他還是要將有些疑問先問清楚的好,畢竟就算自己要裝糊塗,最好的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才是。

盧方聞召立刻前來進得房中便躬身施禮道“見過府尹大人,不知召喚屬下前來有何事吩咐。”府尹笑笑道“盧總捕先請坐吧,這次本官沒有什麼吩咐,就是有些事情想和盧總捕聊聊,不然本官這心裡可是不踏實啊。”盧方施禮落座後欠身說道“大人有什麼話就儘管問吧,屬下一定知無不言。”

應天府尹點點頭道“在審案之前本官著你前去探查,你回來之後對本官上報了一些情況,可有些事情你卻並未如實上報,不知本官說的可對?”盧方欠身道“是,不過屬下當時也說了,這些事情其實不知道對大人反而只有好處,大人只需按屬下重新整理的卷宗審案就是。”

應天府尹笑笑道“嗯,本官沒有怪你的意思,這樣也的確是最好的結果,可本官即將去東宮監國太子府上交近期案卷接受監國太子聆訊,所以有些事情本官審案時可以裝糊塗,現在卻不能是真糊塗啊,還請盧總捕將事情的真實情況告知本官,也免得本官到時候被人笑話。”

盧方立刻恭敬的回道“屬下明白了,那不知大人想知道什麼?”應天府尹面色一凝沉聲說道“真相,本官想知道此案的全部真相。”盧方輕嘆一聲,點點頭道“好吧,大人若是一定要知道,那屬下就將所知道的全都告訴大人,只是還請大人切記守口如瓶,否則屬下將會有大麻煩。”

見應天府尹重重的點點頭,盧方也明白,這樣的官場老手自然是有分寸的,他們這些人可是將自身的安危和得失看得比什麼都重。於是盧方也就開門見山的說道“其實想必府尹大人心中也早就有數了,此事的確是漕幫刻意所為,只不過,始作俑者,卻是東宮的太子妃。”

雖然早已猜到,可應天府尹親耳聽到之後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才問道“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盧方幽幽說道“屬下也是將各方得來的情報雜糅之後才理出了大概的脈絡,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太子妃先偷偷拿出了兩幅姚繼手抄的經文給到漕幫,漕幫找人仿造好之後又將真的送了回去,所以姚繼也並未現,而後,漕幫便著那兩個外門弟子將仿造之物賣與了王家,之後便將這兩人在大明的痕跡抹除,又將人送去了南洋的商號裡。”

盧方頓了一頓,見應天府尹猶在凝神靜聽,便接著說道“而週三則是蕭雲故意露出的破綻,因為這個人證一旦有了收受好處的實情,那他所說的一切就都只會是反證,而當鋪的王掌櫃則是異數,那兩個漕幫弟子捨不得大件財貨又不想去漕幫自己的當鋪讓人笑話,便偷偷去了王掌櫃的當鋪,而蕭雲自然是用了青衣社的暗事手段讓王掌櫃連夜銷燬了一切證據並且反過來幫他佐證。”

應天府尹這才輕嘆一聲道“原來如此,太子妃的心機之深沉真是可怕啊,如此一來,不但王貴妃在後宮失了面子遭人嘲笑,就連整個蘇州王家都輸給漕幫,這北方的官糧漕運估計他們也爭不了咯。”盧方點點頭道“府尹大人看得真是通透,不過王家並非已經全無一爭之力,那日隱藏在人群中之人示意王家代表收手,便是保留住最後的希望。”

應天府尹疑惑的問道“那盧總捕可知這王家那日隱藏在人群裡的人究竟是誰?”盧方輕聲回道“據屬下事後探知,當是宮裡的人。”應天府尹重重的“哦”了一聲,他這樣的老官場中人自然是一點就透了,現在王家唯一的希望,應該就是王貴妃找陛下伸冤訴苦了吧?所以宮裡的來人才不希望王家繼續在公堂之上糾纏下去,這樣在陛下面前申訴時才能顯出王家的委屈和隱忍,後宮裡真是沒有一個簡單的女人啊!

可是應天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皺眉問道“咦,對了,最後那漕幫代表蕭雲原本是要給王家難堪的,怎麼又會突然就收手了?莫非也有漕幫之人在暗中示意?”盧方一聽說到了江湖之事也來了興致,笑笑道“府尹大人有所不知,這江湖中人的行事作風可是與官場中人完全不同的,蕭雲這麼做並不是臨時授意,其實是早就想好的。”

應天府尹好奇的問道“哦?這又是何意?盧總捕且說說看?”盧方興致勃勃的說道“江湖中人講究恩怨分明,也講究口碑聲譽,蕭雲反訴王家要討回公道,這是為漕幫表明立場找回臉面,而在王家嚴詞拒絕後卻不再糾纏,這便是顯示漕幫的大幫風範和氣量,重新豎起漕幫的金字招牌,也為漕幫在接下來真正的官糧漕運之爭中立住腳。”

應天府尹這才恍然道“原來是這樣,本官還以為是漕幫顧忌到本官的處境,不想給本官增添麻煩呢,看來是本官自作多情了啊。”盧方連忙回道“不不不,是屬下還沒有說完,漕幫自然也是顧及到府尹大人的難處,所以蕭雲也才點到即止,不讓大人為難。”

應天府尹滿意的笑笑道“盧總捕果然不愧是各省都爭著要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啊,這漕幫的代表蕭雲也很是不錯,想來應該也很快就要在漕幫身居高位了吧?”盧方謙恭的回道“大人謬讚屬下了,不過此案過後,蕭雲也的確是得到了幫主沈武侯的認可在漕幫真正立住腳,今後的漕運之爭也少不得他為漕幫出頭才是。”

~~~~~~~~~~~~~~~~~~~~~~~~~~

半月之後,北平城行宮裡,手裡翻看著南京送來的簡報,老皇帝的面上也看不出什麼喜怒來,一旁隨行的新任內閣輔楊榮也只能如近侍太監海壽一般靜靜的侍立著。終於,老皇帝看完了所有的簡報才笑笑道“嗯,有意思,朕這兒媳倒是不得了啊,看來姚少師故去後也不用再給皇太孫找老師了,太子妃就是他最好的老師啊!”

雖然明知老皇帝是在調侃,可楊榮也只能硬著頭皮進諫道“陛下,皇太孫的學業還是要緊的,臣已在翰林院中著選了幾位德才兼備之人,還請陛下聖斷。””老皇帝卻擺擺手道“哎,這等小事,勉仁做主摘選三人就是,倒是這官糧轉為民運之事也該有個結果了。”

楊榮躬身施禮道“陛下聖明,官糧先前由官軍運送北上的確是耗費甚大,若能儘早轉為民運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只是這重任究竟交給哪一家?不知陛下可有了聖斷?”老皇帝饒有興致的說道“那勉仁不妨說說看,如此重任,究竟交給誰家更好些?”

內閣本就是皇帝陛下的顧問團,既然老皇帝開口詢問,楊榮也只是如實答道“回陛下的話,最適合接此重任的,當然就是漕幫和蘇州王家,因為只有他們兩家有足夠財力墊付採辦之資,也有足夠的商船和運輸能力保證運送順暢無虞,這些其他家的確是做不到。”

老皇帝嘿嘿一笑道“勉仁說的是,焱教如今可是夠亂的,就算那刑名撥亂反正整肅了一番,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朕的確也不放心將此重任交給他們,這焱教的事就先暫時放一放,看看這刑名能整肅到什麼樣子再說,這教主之位,就先讓他空著吧,刑名可以先接任左使之職。”

楊榮躬身領命,畢竟內衛是由內閣協助皇帝陛下管轄的,而焱教和丐幫這樣和朝廷息息相關的幫會中都是一直有內衛互通訊息的。只要這個訊息一傳到焱教,刑名自然就明白了,現在他還沒有資格接任教主,而老皇帝也不想隨便在老資格中找一個人接任,接下來就看他刑名的本事了。

老皇帝又想了想才說道“王貴妃可是已經來信向朕盡訴冤屈了,也不知勉仁覺得王家這次冤不冤?”早已看過內衛詳報的楊榮自然是立刻就躬身回道“臣覺得,不冤!”老皇帝立刻來了興致,開心的問道“哎呀,難得見勉仁說出這樣的話來,快給朕說說,你這樣一向以剛正著稱的人怎麼也會覺得王家不冤的?”

楊榮無奈的苦笑道“多謝陛下誇讚,臣也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這樁案子看似離奇,其實太子妃的真實意圖臣還是明白的,她就是想透過這樁案件讓所有人看清王家和漕幫在處理事務上的能力高低,結果已經顯而易見,漕幫事無鉅細皆在掌握之中,而王家則錯漏百出,不堪大任。”

老皇帝頗為欣慰的點點頭道“勉仁能有這樣的見地,倒也真是讓朕高興啊,看來朕的內閣再也不會是一幫書呆子了,你說的不錯,所以朕適才才說朕的這個兒媳不簡單啊,只是此事姚繼的確半分都不知道麼?這倒有些匪夷所思啊,按理說,就算他與太子妃串通一氣也是說得過去的。”

楊榮躬身回道“回陛下的話,此事姚繼確實不知,據內衛所報,姚繼每日抄寫經文為姚少師祈福,堆滿案几之後便抱去焚化,所以案几上多少了兩卷經文他並不會在意,而姚繼一向受姚少師教誨,也的確是心性清寂孤傲得很,這些陷害人的暗事,他多半是不會參與的。”

老皇帝嘿嘿一笑道“可姚繼真的能忘了他是誰的兒子?”楊榮略略想了想回道“回稟陛下,從洗象節危機姚繼能放下仇恨棄暗投明來看,他當是已經被姚少師感化,況且陛下去歲下詔不再追究齊泰和黃子澄二人逃散民間的親屬,這也等於已經是給他下了免罪詔書,想來姚繼應該是會感明肺腑的。”

老皇帝點點頭道“但願如此吧,他願意去光祿寺也好,朕將尚寶司少卿的職位給他也沒什麼,著內衛還是盯緊他的一舉一動,特別是暗中做了些什麼,見了些什麼人,與太子府到底有沒有什麼過密的交往都要查清。”楊榮心中一凜,沒想到老皇帝對姚繼還是這般戒懼,可面上卻不敢表現出分毫,連忙躬身領命。

老皇帝又拿起簡報翻看著說道“官運轉民辦的事,你們內閣和戶部再議一議吧,須得給出一個叫各方都滿意的章程來。”楊榮再次躬身領命,這大概的意思兩人剛才都說的差不多了,這議一議,不過也就是給漕幫佔多少利而已了,至於王家麼,只能是留點面子讓他們一起參與官糧的採辦吧。

可就在楊榮以為已經沒其他事了的時候,老皇帝卻忽然又沉聲說道“勉仁啊,太子妃敢在朕的後宮和應天府行這樣的暗事,你說這背後有沒有太子的支援?”楊榮心中在讀咯噔一下,他最怕的就是皇帝陛下又藉機打壓太子,可偏偏就是怕什麼來什麼。

可他自然也知道,天狼幫的幫主杜宇手中也有一塊地字號內衛金牌,而且老皇帝也從未下令收回,所以杜宇也依然可以透過內衛的渠道直接給老皇帝送信,這分明就是給漢王殿下留了個告密狀的後門啊,這一次的事也不知道漢王又告了什麼密狀。

楊榮也知道此時他一旦說錯了話就很可能被老皇帝歸為太子一黨了,這可是他現在這個新任內閣輔的大忌,因為老皇帝沒有給他安排任何東宮屬臣的職位,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不想他這個內閣輔再成為某一黨,而是要堅定的站在老皇帝一邊。

所以,楊榮斟酌再三還是隻能為難的說道“回稟陛下,這個臣實在不知,所以不敢妄加評判。”老皇帝這才滿意的點點頭道“嗯,你不知道也對,可太子近來究竟有沒有什麼不軌之舉還是得查查清楚,禮部侍郎胡不是要去巡視江浙諸郡麼,就讓他到南京時多留數日以察訪太子德行吧。”

楊榮聞言心中暗驚不已,這太子身邊已經有內衛的人全天盯著了,太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已經每日在記錄,怎麼還要胡濙去密查的?老皇帝到底要查出些什麼?可楊榮不敢有絲毫的遲疑和質疑,立刻躬身領命道“臣領旨,臣這就讓胡濙前來見駕。”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