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大明危局前傳486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四百八十六節 致命的細節

大明永樂十九年,二月,大明邊境再度傳來急報,韃靼太師阿魯臺趁著過年期間再度劫掠邊境城鎮,由於已經太平了幾年,邊境的軍民都有些懈怠了,讓阿魯臺的韃靼軍輕易便得了手,劫掠甚多。

軍報傳到北京皇城之時,老皇帝正在與內閣議事,正說著減免山東稅賦,賑濟青州和萊州等地好讓山東的百姓休養生息的緩上一緩。而且近來南方廣東沿海倭寇又有重新成勢力的樣子,也要派兵征剿。

恰在此時,邊境加急軍報送到,老皇帝看完之後一時怒不可遏的吼道“阿魯臺這該死的老狐狸還真是可惡,居然敢趁著過年劫掠我大明邊境,看來朕在新都穩定之後也該教訓教訓這些不老實的韃子了。”

內閣輔楊榮連忙回道“陛下息怒,韃靼已經數年沒有寇邊,此時忽然前來劫掠,或許還有其他隱情,陛下還是等所有情報匯齊之後再做定奪,”老皇帝嘿嘿冷笑道“不管有什麼隱情,敢劫掠我大明邊境,就是死罪!”

內閣大臣楊士奇也連忙說道“陛下且容臣一言,自陛下上次北伐至今才不過數年,加之近年來災害不斷,又有山東白蓮教禍亂,陛下的休養生息之策還未得以全部實施,我大明此時還不適宜再度對外大戰啊!”

老皇帝有些煩悶的擺擺手道“你們說的道理朕明白,可我大明的邊境百姓不能白白受害,朕若是不能保境安民,那還做什麼大明的皇帝?遷都到北京以示天子親守國門的決心又有何意義?”

內閣大臣金幼孜適時的勸解道“陛下曾親封阿魯臺為和寧王,阿魯臺也一直遣使進貢,今番忽然劫掠邊境也屬於是臣子之過,按大明的禮法,臣子犯錯,陛下應該先遣使詰問,使其知錯能改,若是其依然冥頑不靈陛下再行征討不遲。”

老皇帝有些不悅的擺擺手道“罷了,那你們就快些遣使去問問這老狐狸究竟意欲何為吧,朕也乏了,今日便議到這裡。”一看老皇帝餘怒未消,內閣大臣們也知道其他事也商議不了了,只能無奈的起身施禮告退。

待得內閣大臣走遠,老皇帝才對身旁的海壽問道“柳升到哪裡了?”海壽連忙回道“回稟陛下,柳升接陛下旨意後並未在家過完元宵節,而是隻在家住了一晚第二日便出了,此時應該已經到達邊境的蒼崖戍。”

老皇帝點點頭道“嗯,還算他有些自知,選了蒼崖戍這樣的荒涼苦寒之地,可知他帶了多少親衛?”海壽依然平靜的答道“柳侯爺這次是真的下了決心了,只帶了十個親衛就趕赴了蒼崖戍。”

老皇帝這才滿意的笑笑道“好,有了這次的磨礪,希望他能變得沉穩些吧。對了,朕讓你兼著監管東廠的差事,你可曾用心盯著?”海壽連忙答道“陛下交辦的差事奴婢怎麼敢不用心的,奴婢天天都看著東廠那幫猴崽子的。”

老皇帝微微皺眉道“那你給朕說說看,東廠近來都在忙些什麼?”海壽悠悠回道“東廠撒出了人手在各個朝臣府裡盯著,只要他們對陛下有不臣之心或是背後議論誹謗陛下的言論都會立刻上報。”

老皇帝微微點點頭卻面無表情的問道“還有呢?”海壽也是察言觀色的老手,自然知道老皇帝並不滿足於此,於是接著說道“還有,各個王府裡也都有人盯著,東廠的人可不同於內衛,他們還需要個差事的身份,所以難免會有差事在身無法分身的時候,而東廠的人就只是潛藏偵緝,所以絕無疏漏。”

老皇帝這才面色和緩了些的說道“朕知道,朕的這些親族沒有一個是安分的,可只要他們不越矩,朕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可若是再出現齊王那樣勾連白蓮教反賊的,朕也絕不姑息,東廠就替朕送他們一程好了。”

海壽躬身領命道“奴婢記下了,奴婢這就把陛下的口諭傳下去,該怎麼做,馬雲和劉懷禮都省得的。”老皇帝微微點了點頭,先前幾位涉事的王爺都是馬雲和劉懷禮送走的,做的都是乾淨利落沒有留下把柄,他只需要在合適的時候宣佈誰病逝就行。

這些事,內衛和錦衣衛來做的確不合適,只有東廠的太監來做才不會留下什麼麻煩,老皇帝最初設立東廠的初衷,其實就是專門針對皇族的,只是後面的演變也著實是讓這位英明瞭一生的老皇帝想不到的。

老皇帝繼續問道“那東宮和京師大營如何?我這兩個兒子最近都在做什麼?”海壽再度悠悠答道“太子殿下每日除了處理國事便是讀書,前些時候太子妃不在北京,太子殿下頻繁臨幸了幾個宮女,太子妃一來自然就收殮了。”

老皇帝呵呵一笑道“皇后真是慧眼如炬啊,還真是隻有這樣的太子妃才能管得住我這個兒子,那高煦那邊如何?”海壽回道“漢王殿下那邊除了每日的例行巡視京畿內外,便是在大營中教授定國公如何帶兵如何訓練,並未有別的事。”

老皇帝點點頭道“我兒高煦倒是重情義的很,只為了小時候的那一點恩情便將徐景昌當成了親兄弟一般,也著實是叫人欣慰啊。”海壽也諂媚的說道“是啊,漢王殿下的仁義是傳遍了軍中的,連宮裡的人都知道。”

老皇帝點點頭道“就看看他們能安分幾天吧,可還有別的事?”海壽略一猶豫,還是如實回道“回稟陛下,還有一事未及稟報,那在長安宮裡自省的王貴妃沒能熬過年關,在除夕前病歿了。”

老皇帝聞言眉頭微微一皺道“病歿的?什麼病?哪個太醫診治的?服的什麼藥?”一聽老皇帝的連番問話,海壽便是心中一驚,連忙撲通一聲跪下道“陛下容秉,只因此事過於蹊蹺,奴婢也正在暗查。”

老皇帝嘿嘿冷笑道“暗查?那可有眉目了?”海壽不敢再有猶疑隱瞞,連忙回道“據長安宮倖存的人交代,是張貴妃帶著太子妃去長安宮探視說王貴妃有病的,還說是王貴妃怕被別的宮笑話,重病纏身了還硬撐著說沒病,張貴妃還將藥給了一個角連生的小太監,讓他找王貴妃貼身的太監給他服下。”

老皇帝略略一想就冷笑道“這一定是我那好兒媳想出的絕妙主意,張貴妃那樣喜歡舞刀弄劍的女子可想不出來,以朕看來,那個叫連生的小太監和王貴妃身邊的貼身太監應該也都沒能來北京吧?”

海壽連忙回道“陛下英明,王貴妃突然病歿,張貴妃便以欺主致死的罪名把連生和王貴妃的幾個貼身太監都杖斃了。”老皇帝點點頭道“是啊,她們怎麼可能留下對她們不利的活口,這些太監也是蠢得該死了。”

海壽輕輕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回道“陛下教訓的是,都是奴婢們疏於對下屬的管教才讓她們如此愚蠢的。”老皇帝擺擺手道“罷了,人也死了,既然說是病歿的那就是病歿的吧,傳旨按貴妃的禮數將其葬入長陵陪葬。”

海壽連忙叩道“奴婢代王貴妃謝陛下隆恩。”老皇帝揮揮手道“你也起來吧,不要跪著了,也跟我去看看那位喜歡跨刀的貴妃娘娘吧,朕倒要瞧瞧她是怎麼給朕一個交代的。”老皇帝說著便起身而行,海壽也連忙起身招呼人跟上。

新建的北京皇城萬安宮裡,剛剛從南京遷來的張貴妃正指揮著下面的人弄這弄那的,忙得不亦樂乎,忽聽得一聲“陛下駕到!”也是驚得不輕,連忙提著裙裾往外小跑著去接駕,畢竟張貴妃也是心虛的。

一見老皇帝走來,張貴妃立刻下拜行禮道“臣妃參見陛下。”老皇帝手一揮道“起來吧,朕來看看你的萬安宮,你帶路吧。”張貴妃連忙起身陪著老皇帝到處走走看看,來到後院,老皇帝指著一片空場道“知道你喜歡操練女兵,朕專門叫人給你留了個校場的位置。”

張貴妃感激的斂衽施禮道“臣妃多謝陛下關愛。”老皇帝在椅子上坐下道“愛妃和朕就無需客氣了,只是怎麼聽說長安宮裡空了?朕的王貴妃怎麼沒有一起來北京的新皇城麼?”老皇帝說著,便眼神凌厲的看向了張貴妃。

張貴妃本就心虛,被老皇帝這一嚇一驚腿一軟就跪倒在地謝罪道“陛下恕罪,臣妃沒有照顧好王貴妃,讓她感染的惡疾,等臣妃知道的時候也已經太晚了,雖然給她服了藥,可還是沒能救得了她啊,還請陛下責罰。”

老皇帝沒有說話,只是冷冷的看著跪伏在地的張貴妃,這樣無形的威壓和呵斥責罵更叫人恐懼,冷汗瞬間就溼透了張貴妃的衣衫,張貴妃卻一動也不敢動,只是片刻之後,她的身體就開始不由自主的微微顫抖起來。

終於,老皇帝長嘆一聲道“唉,王貴妃也是時乖命舛啊,朕原本不過是想讓她閉門思過幾日,知道自己已經是貴妃的身份就不該再隨意插手孃家的事,還想著等到了北京就解了她的封禁,沒想到,她卻沒等到這一天啊!”

聽得老皇帝這麼說,張貴妃緊繃的心絃才立時就鬆了下來,眼淚也止不住的往下落,哭泣著說道“臣妃對不起陛下的重託啊,陛下將後宮交給臣妃,臣妃卻沒能照顧好其他姐妹,還請陛下降罪責罰。”

老皇帝冷笑一聲道“罷了,人都沒了,朕再怎麼責罰你又有什麼用,你不是已經將王貴妃身邊伺候的人都處死了麼?那就再次言明,就是這些勢利眼看著王貴妃受罰便無心照拂,以至於王貴妃病入膏肓都無人知曉無人醫治,等到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是無力迴天了。”

張貴妃如何聽不出老皇帝的暗示之意,當初她想做掉王貴妃的時候就曾想過如何躲過老皇帝的質詢責罰,她想了幾十種可能性和應對之策,可當老皇帝真的出現再她面前開始責問此事時,先前所有想好的應對之策就都忘了。

張貴妃只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只等著老皇帝宣佈她有罪還是無罪,等著老皇帝決定她是生是死,所以當聽得老皇帝說完這番話之後,張貴妃也是真的渾身虛脫一般的趴在地上哭泣不止,這一刻,她才完完全全的又變成了一個無助的女子。

老皇帝看看眼前已經被自己徹底摧垮意志而失態的張貴妃,眼中滿是冷戾之色,天家無情大概指的就是如此吧,老皇帝可以對徐皇后萬分寵愛包容,卻對其他人沒有一絲的憐憫和疼惜,更不會有愛意。

老皇帝之所以最後仍然選擇了沒有責罰張貴妃還替他遮掩,只不過是因為現在廢黜或者責罰張貴妃沒有任何好處,更何況蘇州王家已經被榨乾而沒落了,王貴妃也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棄子罷了,沒了反而更好些。

可張家是老皇帝需要依重的,不僅僅因為戰死的張玉是開國第一功臣,也不僅僅是因為張輔手握重兵,更不僅僅因為張麟是禁軍統領,張茵是太子妃,而這些組合在一起,那就是一個巨大的利益網。

老皇帝當然不會因為一個沒落的王貴妃而廢黜張貴妃,他只是要張貴妃知道他是洞悉一切的,也是主宰一切的,王貴妃到底是死於疾病還是死於謀殺也只能由他這個主宰者來判定,張貴妃有罪還是無罪也只能由他來決定。

可老皇帝不知道的是,這種威壓的恐懼除了讓人臣服,也會讓人產生另一種想法,特別是張貴妃這樣本就性情剛烈的女子,一旦從這種恐懼中釋放出來,那她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從而輕易的融入到另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

王貴妃的死就這樣怪罪在幾個太監宮女的身上就過去了,沒落家族的女子依然得到了昭獻貴妃的諡號進入了長陵陪葬,這大概是老皇帝對蘇州王家最後的回報了,大概也是老皇帝對王家貢獻的幾千萬兩銀子回饋吧。

王貴妃死了,沒有皇后的後宮裡,張貴妃再次執掌了一切權力,而作為張家的女子,她自然會不遺餘力的支援娶了張家女子的胖太子,老皇帝自以為掌控了一切,所以就無視了這個致命的細節!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